公司董事、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戴士平先生、證券總監周帆女士對公司2021年年度業績情況進行了說明:2021年公司依然保持了既定的經營和管理戰略,收入和利潤都實現了穩定持續成長,2021年收入實現37.26億元,同比增長25%;剔除股份支付費用的扣非歸母凈利潤為4.7億元,同比增長22%。從2021年收入細分構成來看,軟件開發和服務占比進一步提升到77%;創新運營業務占比從3.8%提升到4.4%,占比提升主要得益于創新業務較其他業務更快的增長態勢。從軟件業務收入細分上來看,體現了公司比較均衡的客戶結構,也體現了公司垂直體系作戰的能力。系統集成業務上保持相對平滑的增速,增長了16.6%。截至2021年年底,我們軟件開發和服務已簽合同約33.4億,較2020年年底增長了26%,為未來的公司業務增長預期帶來了很好的支撐。創新業務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態勢,2021年較2020年增長46%。數字信貸層面在包括C端數字信貸、中小微端以供應鏈金融為場景的普惠金融;營銷運營層面,去年有三個銀行簽約落地。營銷運營旨在幫助銀行和相關金融機構提升攬儲、攬存效率,幫助提升銀行存款端增量資產。傳統科技運營業務依然保持了穩健的態勢,在2021年簽下了兩家保險和兩家非銀金融機構,這三個場景模板整體支撐了創新運營業務2021年46%的增速。未來這塊業務還會是公司的戰略重點,會持續在團隊、技術、運營模式以及各個層面投入支撐業務的增長。在毛利率層面,綜合毛利率相對穩定,下降了一個點。軟件開發和服務下降兩個點,毛利較同行相對穩定是源于公司在客戶管理、項目管理、團隊管理上做了很多工作。展望2022年,我們認為毛利率會保持相對穩定的水平,軟件業務收入在增長上也會采取更加穩健的方式,以業務驅動人員增長的思路來支撐2022年的收入增長,實現公司長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系統集成業務毛利率上升約一個點。創新運營業務毛利率雖然較2020年下降了兩個點,但依然保持在相對高位的70~80%。一個是創新應用本身規模的提升,第二我們更多的模塊和更多的場景的開展也會帶來更多的投入,為綜合毛利率的穩定和支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管理層面,上市以來公司管理效率逐步提升,管理費用率逐年下降。銷售費用率方面,銷售規模在擴大,但是并沒有靠鋪人頭的方式提升規模,銷售人員是個位數的增長,體現在銷售費用率逐步下降。在研發方面,上市以來公司持續在研發上加大投入,持續迭代平臺工具能力,2021年研發投入金額達到了4.35億,較2020年增長38%。過去幾年研發投入的復合增長率為34%。本次交流活動相關問答:1、在一季度各地疫情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公司的情況如何?答:現在疫情情況超越了年初的估計,確實有一些業務會受到疫情影響,但從目前進展來看,大型銀行包括頭部的城商行客戶,在跟疫情相處中積累了經驗,所以很多項目現在一開始通知要準備隔離或封閉的時候,項目團隊就已經趕到現場,在銀行里面封閉交付。實在沒有辦法進入現場的,我們也提前準備了VPN去支持項目的交付和及時落地。現在項目交付層面還是按計劃走,但是新項目的開展或交付后驗收可能會受到影響。從長遠來看,這個季度沒有辦法驗收的,下個季度也會驗融機構,這三個場景模板整體支撐了創新運營業務2021年46%的增速。未來這塊業務還會是公司的戰略重點,會持續在團隊、技術、運營模式以及各個層面投入支撐業務的增長。在毛利率層面,綜合毛利率相對穩定,下降了一個點。軟件開發和服務下降兩個點,毛利較同行相對穩定是源于公司在客戶管理、項目管理、團隊管理上做了很多工作。展望2022年,我們認為毛利率會保持相對穩定的水平,軟件業務收入在增長上也會采取更加穩健的方式,以業務驅動人員增長的思路來支撐2022年的收入增長,實現公司長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系統集成業務毛利率上升約一個點。創新運營業務毛利率雖然較2020年下降了兩個點,但依然保持在相對高位的70~80%。一個是創新應用本身規模的提升,第二我們更多的模塊和更多的場景的開展也會帶來更多的投入,為綜合毛利率的穩定和支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管理層面,上市以來公司管理效率逐步提升,管理費用率逐年下降。銷售費用率方面,銷售規模在擴大,但是并沒有靠鋪人頭的方式提升規模,銷售人員是個位數的增長,體現在銷售費用率逐步下降。在研發方面,上市以來公司持續在研發上加大投入,持續迭代平臺工具能力,2021年研發投入金額達到了4.35億,較2020年增長38%。過去幾年研發投入的復合增長率為34%。本次交流活動相關問答:1、在一季度各地疫情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公司的情況如何?答:現在疫情情況超越了年初的估計,確實有一些業務會受到疫情影響,但從目前進展來看,大型銀行包括頭部的城商行客戶,在跟疫情相處中積累了經驗,所以很多項目現在一開始通知要準備隔離或封閉的時候,項目團隊就已經趕到現場,在銀行里面封閉交付。實在沒有辦法進入現場的,我們也提前準備了VPN去支持項目的交付和及時落地。現在項目交付層面還是按計劃走,但是新項目的開展或交付后驗收可能會受到影響。從長遠來看,這個季度沒有辦法驗收的,下個季度也會驗會在更多領域去實踐。所以現在國產的數據庫確實看到了越來越多的迭代和發展。4、今年行業景氣度上行,訂單增速是否會超過去年增速的水平?答:不完全如此,首先是我們從簽下訂單到交付到確認收入有周期跨度,至少是12個月以上,平均到了18個月。所以去年年底簽下的訂單不一定都會在2022年能夠去確認,有可能在2023年。第二,公司按照終驗法來確認收入,現在受疫情的影響,比如有一些項目客戶已經支付了90%,但是由于沒有辦法去現場聯調,就沒有辦法去確認收入,還是有疫情的不確定性的影響。當然從訂單的景氣度飽和程度來講,支持我們今年明年的增長都是沒有問題的。5、現在交付的周期越拉越長,今年收入確認這方面有沒有比較大的壓力?收入端增速公司是否有相對保守的估計?答:收入確認壓力倒沒有,從上市一直到現在是按終驗法確認收入的思路,不管是銷售和客戶溝通,還是跟內部財務和審計師溝通都是一致的思路,特別大的壓力倒是沒有。只是在收入確認上時間把控上有一些不確定性,但是本身我們實現收入的增長,還是能按照既定的收入增長目標和利潤增長方針執行,我們覺得是比較穩定的。今年我們希望更審慎和穩重的去發展,一方面整個國內經濟有不確定性,第二確實在疫情的影響上,包括今年我們整個的思路和戰略也是更加聚焦高質量的增長,更加務實的去實施和發展,這是我們整個今年的戰略方針和思路。在新業務上,我們還是依然保持積極主動的拓展和實踐,去提升新業務包括海外業務的發展。因為這兩塊業務確實也是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他們的高成效和高毛利都會為公司更好更高質量的增長帶來中長期的動力。6、公司去年經營性現金流不太好的原因是什么?2022年凈現比的展望是什么?答:去年的經營性現金流是正的一個多億的水平,較2020年有一定下降,主要因素是軟件業務的增速較快,人員的增加,再疊加人均成本的上升,這是去年一個行業普遍因素,都影響了現金流大幅流出。和行業水平相比,我們還是處理的比較好,其實也是公司下半年快速反應,同時在精益管理上下了很多的功夫。今年我們認為軟件業務增速可能不會像去年28%的增速那么高,我們希望控制穩健增長也讓現金流情況也會有更好的體現。同時去年整個人員增速比較快,今年我們會以更加穩重的人員增長,大概15%-20%左右的增速去發展,對現金流也會有改善和緩解。7、收入會有季節性比較大的波動嗎?答:是的,公司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為負主要是由于公司業務具有一定的季節性特征,公司收入及回款大多集中在第四季度確認。8、今年的人均薪酬方面有比較大的壓力嗎?互聯網裁員會不會對公司有一些比較正面的影響?答:其實互聯網裁員溢出的人員和我們行業需要的人才有一定差異,一是他們的低端人員可能到我們這里來成本還是比較高,如果是中高端人才到我們這里在業務的落地性上不一定有那么強。所以互聯網裁員導致的人才壓力的減小并不是那么明顯。前幾年我們有專門儲備一些人才來支撐后續的發展,但是今年我們更希望是以業務驅動的方式來帶動人才發展,人員增長上會更加保守。在內部管理上,今年內部整個的核心是人才的穩定性,降低人員流動,這個是今年管理的重中之重,薪資成本方面會有支撐和幫助。9、今年的激勵費用情況如何?表觀利潤端的增速會不會比較高?答:去年激勵費用將近1.1億,今年激勵費用預計是4,100萬,所以表觀層面今年利潤肯定會有比較大的躍升。10、去年毛利有比較大的下滑,2022年能否看到毛利恢復的情況?公司做了什么準備?答:2022年毛利要恢復到2020年水平還是有壓力的,我們2022年的目標更多是在21年的基礎上去穩定,大家也都能感知到行業景氣積極發展的態勢,宇信科技在行業深耕多年,是按照自己的戰略節奏去布局,不管在毛利還是在現金流上,都會是更長期可持續發展。11、收入增速在20%以上,但人員規劃只有15%,人效提升背后公司做了哪些努力?答:我們覺得按照這樣的計劃是可以支撐公司業務的增長的,一方面是在產品化布局上進一步推動業務增長。第二是創新業務的占比提升,人效相比傳統業務要高一倍以上,會帶動綜合能效提升。第三是海外業務也會有比較大的發展,海外的人效也是比較高的水平,綜合來看還是可以實現支撐收入的增長。12、一季度歷史上公司都是小虧或者小賺,今年會不會有比較大的變化?答:一季度通常在全年業績占比較低。跟去年同期相比,全年股份支付費用預計下降至4,100萬左右,今年明顯的下降,對于表觀利潤會有比較正面的影響。另外去年一季度集成業務超常發揮,整體的收入里面集成業務達到了1.5個億,今年的集成業務應該更加趨于正常化,占比會下降,也會導致收入略有下降,但是軟件業務收入和創新運營業務收入增長還是非常健康,跟全年保持相對一致的趨勢。所以也使得整體不管是表觀利潤還是剔除股份支付費用之后的扣非歸母凈利潤還是會有比較不錯的增長。13、數字貨幣相關的業務有什么布局?今年大概會做到什么體量?答:數字貨幣我們一直有參與。我們對數字貨幣的看法分為四層,第一層是央行層面,第二層是九大行,第三層是各個中小銀行運營層面,最后是兌換的層面,宇信科技在第二、三、四層都有參與相關的項目系統和平臺以及其他開發工作。特別是在有幾大行的前端、后端、前臺、中臺、后臺的項目系統上都是深入參與,這兩大行本身也是在數字貨幣單獨起了一套系統去支撐和發展,所以跟他們的合作使得宇信科技在數字貨幣層面,不僅僅限于傳統的軟件開發服務,因為新搭建的一套體系和系統,所以宇信科技有了更多、更深的功能工作,相關的項目或者服務和開發已經體現在報表里面。現在數字貨幣還是在個人端的消費場景里面用比較多,更多是和微信、支付寶類似的支付工具,最近也看到數字貨幣有很多官方促銷去推動大家使用,我們認為當數字貨幣從C端進入對公體系,從消費場景進入信貸場景,也是必然的趨勢,會帶來更大的系統平臺的升級,基于數字貨幣的渠道,整個對公信貸場景的體系可能會重建和重構,這個也是我們深度參與的,兩大行是按照這樣的思路和模式去推進,在這個層面我們有比較多的先發優勢。在研發層面,我們數字貨幣的研發是集中在各個產品線上,今年會統一集中起來,統一立項,把它當成長期的產品,作為重要的戰略產品去研發和推進,也是跟整個數字貨幣推動的趨勢和態勢相一致的,這個層面我們也有更多的優勢。最后基于公司四大產品體系的疊加,那么數字貨幣在傳統的渠道產品里面,本身在兌回兌出,然后清算里面就會有相關的模塊和產品。第二我們也會把在研發里和信貸相關的模塊和產品去打通,為下一步數字貨幣在信貸里面包括對公信貸以及對中小微的定向信貸,都會有相關的疊加的需求,我們先做儲備,當相關政策或者需求來的時候,就能夠有先發優勢。具體到用戶層面,今年大行在數字貨幣的金額投入較去年幾倍的增加,但是跟大行一年100多億的投入來講,肯定占比還是相對比較小的,但是在絕對金額上是有幾倍的增加。數字人民幣第三批試點城市已經公布,今年在創新運營業務方面,在渠道待遇方面會跟數字人民幣的業務做一些相關的,幫助中小銀行去更加積極、有效的推廣數字人民幣。14、推廣數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