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董事、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戴士平先生、證券總監周帆女士對公司2021年年度業績情況進行了說明:2021年公司依然保持了既定的經營和管理戰略,收入和利潤都實現了穩定持續成長,2021年收入實現37.26億元,同比增長25%;剔除股份支付費用的扣非歸母凈利潤為4.7億元,同比增長22%。從2021年收入細分構成來看,軟件開發和服務占比進一步提升到77%;創新運營業務占比從3.8%提升到4.4%,占比提升主要得益于創新業務較其他業務更快的增長態勢。從軟件業務收入細分上來看,體現了公司比較均衡的客戶結構,也體現了公司垂直體系作戰的能力。系統集成業務上保持相對平滑的增速,增長了16.6%。截至2021年年底,我們軟件開發和服務已簽合同約33.4億,較2020年年底增長了26%,為未來的公司業務增長預期帶來了很好的支撐。創新業務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態勢,2021年較2020年增長46%。數字信貸層面在包括C端數字信貸、中小微端以供應鏈金融為核心場景的普惠金融;營銷運營層面,去年有三個銀行簽約落地。營銷運營旨在幫助銀行和相關金融機構提升攬儲、攬存效率,幫助提升銀行存款端增量資產。傳統科技運營業務依然保持了穩健的態勢,在2021年簽下了兩家保險和兩家非銀金融機構,這三個場景模板整體支撐了創新運營業務2021年46%的增速。未來這塊業務還會是公司的戰略重點,會持續在團隊、技術、運營模式以及各個層面投入支撐業務的增長。在毛利率層面,綜合毛利率相對穩定,只下降了一個點。軟件開發和服務下降兩個點,源于公司在產品、客戶管理、團隊管理以及更細顆粒度的項目管理上做了很多工作。展望2022年,我們認為毛利率會保持相對穩定的水平,軟件業務收入在增長上也會采取更加穩健的方式,以業務驅動人員增長的思路來支撐2022年的收入增長,實現公司長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系統集成業務毛利率上升約一個點。創新運營業務毛利率雖然較2020年下降了兩個點,但依然保持在相對高位的70~80%。一個是創新應用本身規模的提升,第二我們更多的模塊和更多的場景的開展也會帶來更多的投入,為綜合毛利率的穩定和支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管理層面,上市以來公司管理效率逐步提升,管理費用率逐年下降。銷售費用率方面,銷售規模在擴大,但是并沒有靠鋪人頭的方式提升規模,銷售人員是個位數的增長,體現在銷售費用率逐步下降。在研發方面,上市以來公司持續在研發上加大投入,持續迭代平臺工具能力,2021年研發投入金額達到了4.35億,較2020年增長38%。過去幾年研發投入的復合增長率為34%。本次交流活動相關問答:1、金融信創對我們軟件業務和集成業務的影響?答:金融信創在我們看來是推動行業長期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因素。具體到業務層面,在系統集成和銷售這一塊,從2014、2015年提出去IOE到現在,我們系統集成的合作伙伴已經從原來的外資企業,到現在基本上全都是國產合作伙伴。具體到軟件業務上,2022年金融信創相關預算投入計劃明顯較去年提升。公司的數據產品、信貸產品、監管產品以及其他產品線,在金融信創和國產化的標準廠商的合作和迭代磨合出來的產品能力,在2022年會看到更多有競爭力的項目。在去年以及更早的信創推進和打磨過程中,我們和客戶形成了很多標準案例,使得公司的行業頭部地位和技術領先性進一步凸顯。信創中長期來看更加有利于頭部廠商市場份額的提升,是支撐行業穩健發展的重要的因素。一開始信創主要是基于硬件生態環境的改變,接下來是基于硬件生態環境的軟件替換或者升級。我們的合作伙伴在信創投入上,去年不僅是在硬件上,更多的是在軟件層面,甚至還包括一些核心的系統和操作系統。今年在軟件上的投入會進一步增加。因此,我們感知到的是整個生態環境的改變,數據庫相關的改變,實際上是增量業務,然后又再疊加分布式微服務架構,整個的業務機會還是比較多的。另外根據今年的相關部門的要求,信創的推進不僅僅只是在外圍,更多的是每個銀行必須要有一般操作、一般業務或者核心業務要在金融信創去落地。所以像宇信科技這樣有能力、有經驗的廠商會更多受益。我們也希望公司的金融信創能力能夠向中小行去輸出,進一步去幫助客戶滿足他們金融信創的實踐,也能夠提升公司在行業里面的競爭能力和市場占有率。2、創新業務的進展及未來發展展望?答:在對C端零售端的數字信貸上,去年我們新增了一家國有大行,5家分行已經簽約在逐步實現落地,預計今年將會上線試運營。同時還新增了一家外資銀行,今年有望實現上線試運營。在數字信貸這一塊,我們以前的三個客戶,其中有兩個還遠沒有達到天花板,我們在進一步的運營和發展里面還會看到收入增加。展望2022年我們在國有大行的其他的分行,今年也還會有幾家的分行落地。中小微端的供應鏈金融,我們去年是簽下了三家大型城商行,今年有望上線。這三家城商行都表現出對供應鏈金融相關業務有非常強的興趣,也是符合國家普惠金融的發展戰略和思路的。第二塊是營銷運營或者說業務運營,本質上是幫助銀行去提升他們的攬儲、理財產品銷售的效率和規模,本質上是銀行的存貸匯的存款業務的數字化運營。我們不僅提供產品平臺,更重要的是去做業務做運營,包括小程序的運營、私域流量的運營乃至各種獲客方式的運營來提升客戶的業務規模。去年我們簽下了三家銀行,其中有一家今年1月份已經上線了,所以這一塊今年也會有收入的支撐。第三就是傳統的科技運營,我們去年簽下了兩家保險和兩家非銀金融機構,也會在今年體現出收入。此外,去年我們在印尼的兩個海外項目都是運營類的項目,一個項目在今年的1月份正式在印尼上線。另外一個是在3月份正式上線,是印尼的第一家數字銀行,也是創新運營的模式。3、創新業務毛利率下降情況,和未來變化預期?答:未來一方面是在更多的場景去落地,本身業務在發展,以前可能只是對C端零售端的數字信貸,現在拓展到了營銷運營乃至在海外業務的發展,毛利率也在正常的波動范圍。長期來看,我們認為創新業務70%左右的毛利率是正常的,也是業務可持續發展的態勢,是公司非常重要的利潤貢獻點,也是能夠體現公司中長期的經營戰略和高質量發展的有效的支撐點。4、疫情對海外業務的影響?答:確實出海的時候正好遇到了疫情,這兩年伴隨著疫情的發展,還是堅持不懈地在業務落地,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僅在新加坡、柬埔寨有項目落地,在印尼也有項目落地,海外四個國家都有業務落地,也有包括網點轉型、數字手機銀行這些層面的模塊落地。今年在海外業務會看到更多的機會,比如新加坡有了第一個試點項目,成功交付之后也得到了客戶的認可,今年還會在這個基礎上去持續服務,拿到二期或是三期項目。海外業務的態勢也跟國內客戶的簽約也有一定的類似性,大部分每年需要去公開競爭的就20%左右的項目,剩下的大部分是二期三期,包括前面談到的信創項目也是如此,基于一期項目上成績和能力,那么二期三期訂單自然就單一競爭來源談判就實現了,這個體現了我們現在海外市場的客戶對我們的認可和進展。今年我們認為海外還是會有非常快速的增長,一個是因為基數比較低,第二確實在我們這幾個項目的落地,這幾個國家的發展上面也有不錯的成績。海外市場疫情影響是兩個方面的,一方面海外的疫情按照中國的標準肯定是非常嚴重的,所以過去幾年國家跟國家之間首先很難履行;同時在海外國家內部,像新加坡、印尼那邊很多都是居家工作,去做市場拓展去見客戶挑戰和難度還是非常大的。另外一個層面,是國內的疫情把國門給封掉了,所以互相之間旅行是造成很大的問題,所以我們的業務專家也很難去國外跟客戶現場講。但是目前來看還是有一些比較好的變化。現在不管是新加坡、印尼還是馬來西亞,基本上已經完全放開了,也不需要隔離,所以至少在東南亞市場本地是完全開放了,沒有任何疫情的影響。所以我相信今年市場拓展工作能夠比去年有不少環境上的改進,希望今年海外市場跟去年項目有非常明顯的提升。5、數字人民幣推廣進展和對業務的影響?答:關于數字人民幣,宇信在國有大行、商業銀行以及個人用戶的相關接入上面,前、中、后臺相關的產品和試點工作都有參加,特別是在兩家非常重要的國有大行里面,前、中、后臺的產品都有參與建設支撐和發展的。展望今年的第三批試點,乃至以后數字人民幣的發展。目前數字人民幣推廣和使用主要是支付層面,替換紙幣功能上,現在看到的只是消費場景,在消費場景里系統的升級和搭建并不是那么大。我們參與的這兩家銀行典型案例,今年的投入較去年增加了好幾倍,我們內部也專門就數字人民幣在集中立項去整合我們的相關技術產品能力,去更好的支撐客戶的幾倍式的增長需求。但是坦率的講,它跟像國有大行一年100多億的IT投入相比,確實不是非常大的占比。展望未來,我們看到更多的機會是,當數字人民幣從消費場景走到了信貸場景,從個人場景走到對公場景,會帶來更多的系統改造升級、軟件開發迭代的需求,甚至是整個架構需要大規模發展的需求。宇信在信貸多年一直是行業龍頭,疊加數字人民幣帶來的對公場景潛在機會的變化,這個也會是推動行業中長期發展,系統、軟件升級迭代和需求的推動因素之一。6、定增募集資金的用途計劃?答:感謝各位投資人對公司的支持,年初我們完成了11億再融資的發行。第一,我們還是會在既定的募投方向上去發力,提升公司的產品、技術能力,來實現公司在交付開發上面的高效、高質。同時我們在微服務架構、分布式體系、云原生、隱私計算等更前沿的方向去進行探索和布局,來支撐下一步整個銀行IT的發展。第二,我們也還會在創新業務上持續提升人才的吸引探索,來支撐我們公司第二增長曲線。第三,我們還會積極去做一些投資和戰略布局,來不斷的完善公司的產品線和多維度能力,用宇信科技的品牌支撐更全面的金融IT服務,實現融通式的發展。7、公司的客戶構成中,農商行客戶收入主要是來自于排名前200的農商行還是都有?從農商行資產規模或營收排名的角度,有觀察到哪些趨勢?答:在農信農商體系,公司市場份額一直是遙遙領先的。省級農信里面就80%以上都是我們的客戶,因為省級農信的不少核心系統都是基于AS400的平臺,宇信科技在AS400平臺上的核心系統產品一直是比較領先,所以我們在農信體系的不管是核心層面還是外圍的渠道、信貸,都是比較有優勢的。但是過去兩年受疫情的影響,農信體系并沒有完全從疫情中恢復出來,所以跟其他的客戶像城商行、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相比,農信市場過去兩年投入還是比較弱的。但是我相信不管是農信體系還是其他銀行,如果過去兩年投入少的話,后續等到疫情恢復正常之后IT需求還是會非常明顯的追趕上來。8、創新運營業務作為新業務毛利率較高,這個是如何實現的?答:創新運營業務的合作模式跟傳統的軟件開發模式是有非常明顯的差異。軟件開發的模式更多的還是甲方乙方的商業關系,我們通過軟件開發去幫助客戶解決系統問題。所以從客戶端來看是個成本項,定價權還是在甲方手里,所以使得我們的人均創收在傳統的軟件業務里面,相對其他的軟件行業相比可能偏低一些。但創新運營業務不單單是軟件產品,依托于我們核心的軟件產品體系,再加上系統運營運維的能力、在一部分的場景業務能力,去幫助銀行改進它業務的效率增收和減支,根據業務的效果和規模來收取一定的費用。所以收費的方式跟我的投入其實并沒有非常正相關,這個和軟件業務是有非常大的區別,所以在這方面業務的優勢能更加明顯的體現出來。到目前為止,創新運營業務的綜合的毛利率基本上能夠保持在70~80%范圍之內。9、軟件業務今年有沒有增速的指引以及毛利潤率現在的趨勢是怎樣?如果和去年比的話,今年會是怎樣的情況?答:截至2021年底,我們軟件業務在手已簽約訂單較2020年增加26%。所以2022年軟件業務依然會保持我們之前的增長態勢。毛利率的情況,今年我們的工作重點也是希望能夠穩定公司的團隊以及毛利率,所以我們在不管是在人員擴張還是其他管理上面,都會采取一種更審慎的態度來實現公司毛利率的穩定。所以2022年我們的策略和思路是希望在軟件上能夠穩定現有的毛利率,在整個綜合毛利率上,希望通過高毛利率業務的發展和占比增加來帶動公司中長期綜合毛利率的改善和改進。創新運營業務還是會保持像40%以上的態勢,軟件也保持和去年差不多的態勢。10、去年創新業務的毛利率也是有所下跌的,這個是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