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董事長做簡要介紹公司上半年業務增長情況良好,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71%,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10.48%,歸母凈利潤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今年上半年公司PC業務略有下滑,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消費行業不景氣,公司的PC業務市占率較高,PC整機銷量的下滑對公司帶來了一些影響;另一方面,PC業務一般提前兩年投標,2020年聯想的一款產品公司未中標,所以聯想業務公司出貨量下降。PC業務的毛利較高,其銷售額的下降也導致公司毛利率的下滑。但是,去年聯想的新標公司又都中回來了。同時,公司上半年的經營情況不乏亮點:公司車載業務發展良好,子公司廣通遠馳增長迅速,今年全年預計會達到去年2倍以上的收入規模;IoT業務拓展順利,5G網關發貨情況非常好。我認為下半年公司的銷售能夠保持上半年的增勢,PC、網關及車載的訂單目前看都比較穩定,公司在精細化管理上的努力成果已經有所體現,期間費用率在下降、現金流也有明顯改善。公司在上半年的經營情況中看到了新的增長點,也注意到了不足之處。未來,如何在多變的外部環境下使公司高質量地發展,是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公司將繼續積極完善業務布局、把握優質客戶、降本增效,在業務發展的同時保持利潤,增強公司的抗風險能力。二、提問環節1、張總,您剛才所提到的“車載業務發展迅速”請問體現在哪里?公司對車載業務做何展望?車載業務與其他IoT業務不一樣,客戶集中且對質量的要求較高,公司在三年前成立子公司廣通遠馳開始布局車載業務,通過三年的努力,公司已成為第一梯隊的供應商,充分說明當初的布局是正確的決定。廣通遠馳是比亞迪的主要供應商,比亞迪的整車業務一枝獨秀,其業務增長給公司帶來增長;同時,公司與吉利成立合資公司,吉利的5G項目是國內首個5GT-box項目,公司目前也在給吉利供貨;此外,廣汽也是公司的客戶之一。去年,公司導入了很多車廠,今年慢慢到了收獲期。公司非常看好車聯網賽道,相應也投入很多的資源,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未來,公司的目標是做到這個細分賽道的第一。2、車載業務方面公司在產品性能、成本、客戶結構方面有什么差異?車載業務對質量要求高,且每年都要降成本。國內外在車的應用上有不同的方向,國外以T-BOX為主,國內既有智能座艙又有T-BOX,所以根據需求的不同,公司有多平臺的供應,且與芯片原廠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提供更大的訂單以降低成本。3、比亞迪與高通簽署了最新的消費級芯片合作協議。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上,公司是更多產出車規級,還是從成本考量來說消費級也夠用呢?公司對這個行業趨勢的判斷如何?消費級的產品一般是走到最前面的,處理能力也較強,部分企業選擇通過技術創新來做成適合車里使用的產品,那么用最新的芯片也是一種創新,這主要看車廠對產品的認可。國內近些年在汽車上的創新很多,很多企業對車規級和消費級的產品都有需求,無論車規級還是消費級芯片,我們都可以在此基礎上推出滿足車規客戶的需求的產品。廣和通主要做好產品,做好車規和安規認證,以滿足客戶對產品的選擇。4、銳凌無線的發展策略以及競爭優勢?2020年公司與專業投資機構通過子公司銳凌無線收購Sierra的車載業務,并于去年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擬使其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以進一步進行優化管理,提高其運營管理效率,實現協同效應。我認為銳凌無線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Sierra的車載業務原先全球領先,收購后保留其原有的團隊,由于多年的深耕,其對車載業務擁有更深層次的認知和更豐富的項目導入經驗;其次,由于其與海外車廠的長期合作經驗與合作關系,銳凌無線有較明顯的客戶優勢。在上述優勢的基礎上,加上國內的供應鏈成本優勢和研發效率提高,銳凌的整體競爭優勢還是很明顯的。5、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的時間安排?銳凌上半年的發展情況?重大資產重組項目所需時間比我們原來預期要長,本次中止是因為財務數據過了6個月的有效期,目前公司正在抓緊準備更新材料,財務數據更新后將會重啟審核流程,之后還需要深交所審核通過并經證監會注冊同意,具體進展大家可以關注公司后續披露的公告。去年銳凌無線的業務增長很快,今年由于疫情和俄烏戰爭的影響,銷售收入略有下降,但毛利上升,整體發展還是符合我們的預期,比收購Sierra車載業務之前的預期要好很多。6、PC上半年銷量不景氣,請問筆電業務占公司收入的比例大概是多少?未來的計劃如何發展?PC的滲透率是否已經達到了頂點,未來的增長預期如何?以前PC在公司整體收入中占比較高,近年由于車載及IoT等其他業務的發展,其占比在逐漸下降。由于消費疲軟,PC整機銷量下滑,而公司PC業務市占率較高,所以模塊業務也有一定比例的下降。PC是公司的傳統優勢業務,公司已經進行了很多的布局,未來在筆記本業務上,公司除供應模塊之外,也在孵化其他相關的業務。我們認為今年的困難是短暫的,未來滲透率會繼續提升,另外隨著公司市場份額的保持、內置率的上升、產品的迭代,公司對PC業務未來的增長持樂觀的態度。7、過去幾年行業發展迅速,業務拓展的同時公司人員數量也大幅上升,未來管理方面會面臨壓力。請問張總公司人均創收要提高主要依靠哪些方面?在管理方面公司做了哪些準備和調整?廣和通上市前一百多人,目前有1700多人,將近是10倍的增長,團隊擴大確實會對經營形成壓力,近年來我在組織建設管理方面投入很多精力,公司也聘請了一些資深的管理人員。我們不能靠人海戰術,提高效率是公司經營永恒的主題。未來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要使毛利率大幅提升比較難,那么在中低毛利下如何做到有質量的發展,內部效率的提升將成為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經過幾年的努力和改進,公司的管理體系已經日益完善。公司在內部管理方面進行了很多優化,比如流程改進、信息化投入、干部梯隊建設及應屆生培養,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打下基礎。未來公司的業務邊界擴展及規模增長必然會對人才儲備及管理能力提升及可持續發展提出新的要求,我相信做好充分的準備及優化管理,公司應對變化的能力將不斷增強。8、公司在橫向方面做了很多拓展,縱向方面,比如上游的芯片和下游的服務、ODM整機解決方案,請問張總對業務延伸的看法?隨著萬物互聯、數字經濟的趨勢,模塊作為中間件發展很快,但未來是否能夠繼續保持高增長,模塊的邊界是否能夠外擴,這涉及到公司的戰略選擇。作為上市公司,應該要打破邊界,提前布局。比如海外市場認可服務收費,公司成立美國子公司專門從事美國的物聯網服務,通過兩三年的業務孵化,目前進展順利;國內通訊模塊轉向物聯網模塊,對計算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公司提供PCBA和整機的解決方案,上海子公司主要是針對高通平臺做延展性的服務,包括PCBA、ODM整機等。公司未來的業務布局將著眼于物聯網的生態,而非單純從模塊出發。通過生態的布局,把廣和通的集團業務抬升到一個新的臺階。9、公司直銷的經驗比較豐富,經銷渠道也有所布局,但是規模較小,請問張總,公司目前經銷體系建設及泛IOT業務拓展進展如何?公司擅長做直銷,經銷目前是公司的一塊短板。泛IoT領域的業務非常零散,且價格競爭激烈,單價較低,如果公司沒有先機且渠道建設尚不完善,那么投入大量的資源可能也難以取得理想的成果。把握技術的拐點,進行業務的突破,揚長避短,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許是另外一條出路。在機會不成熟時集中精力在優勢業務,時機成熟時再發力公司的目標陣地,公司需要做好差異化,并不斷調整銷售策略。關于泛IoT業務的拓展方面,我認為公司要做,但是需要先集中精力把有優勢的業務做好,然后等待更好的時機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