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董秘陳斌向調研方簡單介紹了公司基本情況,并圍繞公司近期業績、主要產品及競爭優勢、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等問題與調研方進行了深入交流,具體如下:1、公司基本情況介紹: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發展20余年來,在無錫胡埭工業園建有五座現代化智能工廠,資產規模超28億元。自成立以來,公司一直專注于精密零部件和智能裝備及工裝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并且利用在智能裝備及工裝領域的各類先發優勢,還將業務延伸至高端航空裝備制造以及工業自動化裝備領域。公司發展至今,形成了“工裝夾具、鑄造產業、精密加工、智能制造”四大產業聯動發展的核心競爭優勢。近年來,公司緊扣時代脈搏,積極迎接行業挑戰,在“內生發展和外延擴張”相結合的雙輪驅動發展模式下,大力發展新能汽車產業:圍繞“綠色化、智能化、低碳化”發展理念,投資新建五期、六期工廠,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管齊下,夯實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公司堅持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力,擁有高效的研發團隊,建成了規范化、系統化、流程化的研發體系。其中,公司研發的人工智能缺陷視覺識別分選工作站、數控雙工位轉臺、全自動去毛刺工作站、具有感知和自適應功能的全自動智能夾具等產品,實現了替代效率質量低下、工人技能和勞動強度高的原始手動生產單元,實現機械加工的自動、高效、智能化以及無人化、少人化生產方向。2、公司近期業績介紹:今年以來盡管受到疫情反復、原材料漲價以及芯片荒等影響,但公司仍舊保持了高質量發展。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77億元,同比增長15.47%;凈利潤1.59億元,同比增長28.24%;扣非后凈利潤1.32億元,同比增長17.89%。3、請介紹一下公司主要產品及競爭優勢?答:目前,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適用于混動動力汽車及燃油汽車的渦輪增壓器精密軸承件、葉輪、中間殼、壓氣機殼以及發動機缸體等汽車零部件,車載充電機組件、直流變換器組件等電動車功能部件,轉向節等輕量化結構件,氫燃料電動渦輪壓縮機殼體、全銑葉輪、軸承蓋以及功能部件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座椅構件、連接件等飛機機艙零部件,用于汽車、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智能裝備及工裝,以及飛機機身自動化鉆鉚系統、生產自動化系統等智能制造系統集成產品。關于公司的競爭優勢:首先,公司所處行業存在較高的市場準入壁壘。汽車零部件下游客戶對其供應商的質量服務要求高、前期考核周期長、評審認證體系復雜,從資質審核到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一般需要1-3年的時間,因此其轉移成本相對較高,一旦建立合作不會輕易變更供應商。公司積累的優質豐富客戶資源是保證業績穩定和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其次,獨特的技術優勢。公司在智能裝備及工裝領域擁有豐富的技術積淀,工裝夾具可以實現精確定位,精確定位又是精密加工的基本前提。精密零部件加工的實際需求促進了工裝夾具技術的提升,同時高性能的工裝夾具也為公司精密零部件加工業務的拓展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撐,二者的相互促進和聯動發展成為公司多年來的獨特技術競爭優勢。最后,產品多元化優勢。公司擁有包括汽車、航空、制冷設備和氣動工具等多個行業的優質客戶群和相關產品設計及生產經驗,同時具備柔性生產能力,可根據下游行業周期波動及時調整生產線和產品結構,保證公司經營業績的穩定性。4、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的布局呢?答:公司在做大做強現有業務的同時,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分別從純電動汽車零部件、氫燃料電池汽車零部件、混合動力汽車零部件等多個賽道切入新能源汽車產業。純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方面,公司已經與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標桿企業特斯拉等建立合作,并且隨著公司可轉換債券募投項目產能逐步釋放,將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結構件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另外公司還聯合控股子公司蘇州赫貝斯、易通輕量化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和平臺,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拓展新業務。氫燃料電池汽車零部件方面,公司也早已布局,相關產品包括:氫燃料電動渦輪壓縮機殼體、氫燃料電動壓縮機全銑葉輪、軸承蓋以及功能部件等,下游客戶包括:博世中國、蓋瑞特、海德韋爾等國內外優質企業。混合動力汽車零部件方面,公司產品之混動傳動系統結構件以及渦輪增壓器核心零部件等普遍適用于混合動力汽車,公司已與蓋瑞特(Garrett)、康明斯(Cummins)、博馬科技(BMTS)、長春富奧石川島(FIT)、博格華納(BorgWarner)、皮爾博格(Pierburg)、寧波豐沃、上海菱重(SMTC)、三菱重工(MHIET)等國內外著名企業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并且,公司還持續不斷地積極主動參與客戶新產品的創新研發,跟隨客戶拓展新領域、新業務。本次交流會中,公司嚴格依照信息披露相關管理制度及規定執行,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未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泄露等情況,同時已按深交所要求,安排調研人員簽署了《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