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后期發展的重點是塔筒還是能源?目前是在營收方面是制造業占比更高,資產方面能源已超過制造,但是隨著能源不斷增加,未來二者都會兼顧,總體上講會由傳統制造企業變成能源企業。2、能源資產有多少及未來規劃?截至三季度末,風電站并網363.8MW,并網光伏電站118MW。目前核的還有150MW正在辦理手續,明年能開工但是不一定并網。目前不做并網方面的規劃,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方面核準存在不確定性,一方面是這些指標核下來;二是資金、負債率情況能否匹配相應規模等。介于以上兩種原因,不做上面的規劃。3、資金方面是否需要二級市場融資?制造方面資金是流轉的,這一部分影響不大,銀行授信也很足夠。新能源發電方面投入大,會有通過項目貸和融資租賃等,是否二級市場融資也是根據情況。珠海港集團成為控股股東后公司資金環境很好。4、海工產能能達到多少?大連8萬噸、江蘇10萬噸、廣東10萬噸,合計28萬噸的海風產能。東營總體規劃30萬噸,一期20萬噸。預計22或23年投產,實際時間也要看政府碼頭。東營碼頭在進行運輸承重、吊裝方面的改造。5、上半年利潤受鋼材價格影響大嗎?鋼價目前如何?上半年一方面是鋼材價格導致利潤受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搶裝過后訂單不是很多。目前鋼材價格有下降趨勢。6、是否會考慮轉讓,收益率低于多少以下會轉讓?根據未來產業規模及資金量,確定是否合作開發或者滾動開發。但目前新能源項目全都是自持。7、今年海上做了多少?海上中標價格比陸上如何?全年看,海上風電塔筒和單樁在公司制造業務收入中的占比小于陸上。第四季度海上訂單占比很小。售價基本是按噸位計算,海風塔筒和單樁的投標價格一般在1.2-1.35萬元/噸,陸風價格會稍低一些,今年陸風在0.95-1.05萬元/噸。8、原材料一般備料要多久?一個月多,鋼廠限產雙控,交付比較慢,之前20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