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公司創立于1993年,目前有儀器設備和無人化智能裝備兩個產品群,主要應用于煤炭、焦炭、生物質、固危廢、水泥黑生料等固態物質的分析檢測與管理,下游客戶涵蓋火電、煤炭、冶金、化工、建材、固危廢、檢測、科研等行業領域,產品數據為上述行業內工業企業的交易定價、生產運行、科學利用等提供依據,在減耗增效、節能環保和安全生產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公司在煤炭檢測領域積累了突出的競爭優勢。
公司采取“啞鈴型”經營模式,資源主要配置于產品設計研發、裝配調試和營銷服務等價值鏈高附加值環節,生產僅保留軟件開發、關鍵部件和整機裝調和質檢3個關鍵環節,其他零部件均通過輸出圖紙、定制外協或外購獲得。截至2022年末,公司累計申請專利 1,060 項(發明專利 342 項、PCT及海外專利申請 53項),有效授權狀態的專利594項(發明專利143項)。目前公司在國家級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桐梓坡路和長興路分別擁有兩個生產辦公園區,總占地約130畝。其中長興園區占地約58畝、建筑面積52000㎡,為生產制造基地。用于無人化智能裝備生產的二號生產樓建面約20000㎡,已于2023年2月底部分投入使用。
公司聚焦細分市場,深耕“儀器”+“自動化”,持續“縱延”、“橫拓”。煤炭檢測領域的無人化智能裝備是公司煤質分析儀器的縱向自然延展,非煤領域的橫向拓展已有產品應用。
二、問答環節
1、公司無人化智能裝備產品推出的背景?
答:無人化智能裝備的市場需求2012年左右肇始于煤電行業,并逐步向煤炭、冶金、建材等傳統高耗能行業擴展,公司產品數據為上述行業內工業企業生產所用原料或燃料的交易定價、生產運行、科學利用等提供依據,在減耗增效、節能環保和安全生產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下游制造業面臨轉型升級和提升自動化及智能化的生產階段,以及人工成本上升、專業性要求提高、成本控制壓力增大等背景下,伴隨著無人化智能裝備市場需求的陸續釋放。
2、公司無人化智能裝備中各子系統價格是多少?
答:一個新建煤電項目,若其采購傳統的煤炭檢測儀器設備(包括單機版煤炭采樣、制備和化驗儀器),根據配置、規格等的不同,項目預算通常約為100~300萬人民幣;若其配置一套覆蓋入廠到入爐全環節、完整的無人化智能裝備及其管理系統,則項目預算通常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具體視設備配置(品牌、數量、規格)以及實施情況而定。
3、2022年國家新核準的煤電項目,是否會給公司帶來新增訂單?
答:煤電是公司產品需求排名第一的下游行業,新建項目多意味著新增需求的提升。由于煤電項目建設需要一定周期,且公司產品通常屬于新建煤電項目的輔機設備,其對公司經營的實際影響尚取決于各個新核準煤電項目具體的落地、建設執行以及公司的拿單能力等因素。4、公司無人化智能裝備銷售訂單的增速是否可持續?
答:在我國人口增速趨緩乃至2022年歷史性地出現負增長的宏觀背景下,勞動力的結構性短缺已經成為傳統制造業發展日益凸顯、不可回避的話題。同時隨著工業物聯網、智能機器人、數據云等通用技術及水分處理、新一代樣品制備、自動進樣等相關專用技術的應用,我國煤質檢測的樣品采集、制備、化驗以及管理等環節近十年來在向自動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快速發展和迭代。我們認為市場對無人化智能裝備的需求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是可持續的。
作為行業僅有的兩家可提供“采-制-輸-化-存”全過程無人化智能裝備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制造企業之一,公司是該細分市場的龍頭企業,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此外,產品本身的技術進步和應用升級,亦是推動行業市場增長的重要力量。公司將基于已有的產品或技術,通過直接跨界、技改或者全新開發新產品等方式,向不同行業或應用的目標客戶群體橫向拓展無人化智能裝備產品應用的發展路徑。
基于此,公司預期無人化智能裝備訂單保持增長具有可持續性基礎,隨著公司該業務板塊訂單金額的基數放大,同比增速可能放緩。
三、現場參觀
參觀公司產品體驗中心及長興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