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交流內容如下:
1、按照下游行業,拆分下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的收入結構?
回復:2022年度全年營收3.87億元,同比下降約6%;從運營主體看,分上海和南京兩個運營主體,收入方面,上海這邊約2.84億元,和去年基本持平;南京9600萬左右,同比下降約30%。南京的終端市場屬于傳統制造業。去年傳統制造業有點疲軟,產能擴張愿望不強烈,所以南京的業務受到很大影響。凈利潤層面,上海大約4200萬,同比增長5%左右;南京690萬,同比下滑70%左右。南京利潤下滑,主要原因是傳統制造業不是很好,產能擴張意愿不強,導致生產設備需求不夠旺盛,所以開通的銷量下滑、收入下滑。
2023年第一季度,激光行業同比增長約50%;家裝,同比增長約30%;車床系統,同比下滑約25%,雕刻雕銑,同比下滑約24%;伺服方面,同比下滑約14%。
2、2023年,預期全年業績如何,在哪些行業上會取得更大突破?
回復:我們沒有在手訂單的概念,對下游感知度偏弱。而且我們客戶所涉及的行業分布也非常散,很難展望全年。激光,我們還是有信心。家裝行業,得看房地產恢復的程度和速度,還能不能保持一季度的增長態勢,不太好判斷。金切領域,下游是傳統制造業,現在看制造業恢復的并不理想,整個金切領域還是會受很大壓力。但是,優化之后的產品,我們還是有信心和期望的。
3、激光業務目前的產品線布局,功率覆蓋范圍有哪些?
回復:我們的策略是,利用我們軟件架構易定制開發的特點,抓住頭部客戶的定制化需求,我們產品覆蓋功率段不算自然分布。新增一個客戶,它的主要產品的功率段,就會增加這個功率段的數量。整體來說,萬瓦以下要占到一半以上。可以控制到2萬瓦的LS6000M,大概在20%左右。2萬以上的新品占比還比較低。LS6000M,是在21年下半年開始推廣試用的。2萬瓦以上的新品,還在推廣期吧。
4、激光方面,目前頭部客戶拓展是否順利?
回復:激光方面,公司的策略是頭部客戶帶動中小客戶。目前初見成效,今年中小客戶數量以及發貨臺數提高不少。當然由于大客戶發貨臺數提高較快,小客戶發貨占比可能還是下滑的。頭部客戶今年持續開發幾家,并且次新客戶的份額也在上升。
5、公司毛利率變化情況?
回復:綜合毛利率提升2個百分點,大約是56%。主要是高毛利的產品占比提升。所有產品中,車床系統偏低。從規模上,它去年從排名第一下降到排名第二了。除了木工產品線略有下滑,其他產品線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6、伺服系統在各行業的推廣情況如何?客戶配套比例大約有多高?
回復:伺服我們主要在機床領域,目前主要是針對我們數控系統客戶的相關領域,木工、雕銑還有3C,今年開始在激光行業推廣。在機床領域,數控系統和伺服系統有個配比,預計在1:3到1:4的比例。我們的目標是第一步先讓數控系統客戶全部配我們的伺服系統。如果我們全覆蓋數控系統客戶,我們的數控系統和伺服系統的比例應該在1:3-1:4。現在離這個目標有點距離,在1:1附近浮動。我們還要持續提升伺服性能,希望能夠趕上外資品牌。
7、后續有大的資本開支嗎?
回復:公司是軟件企業,最大的開支是人員。閔行產業園竣工之后,一段時間內資本性開支幾乎沒有了。
8、費用率波動較大?
回復:雖然我們有一部分硬件,但是我們本質上是一家軟件企業。主要支出就是人力成本。這是硬支出。只要銷售規模起來,銷售收入起來之后,凈利潤會快速提升。還是具有比較鮮明的軟件企業特性,邊際成本為0。軟件拷貝賣的多了,收入和利潤都會快速上升,費用率就會下降。如果規模沒有起來,費用率就會上升。
與投資者進行交流中,嚴格按照《信息披露事務管理制度》等規定,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沒有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泄露等情況,同時來現場的投資者已按深圳證券交易所要求簽署調研《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