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投資者參觀公司展廳、研發部門、測試車間等;副總經理趙東京首先通過PPT介紹公司基本情況,包括發展歷程、公司愿景、企業使命、主要業務、產品應用領域等;方便線上線下投資者了解公司業務。二、主要交流內容如下:1、公司業務中接觸式加工和非接觸式加工的產品占比?未來發展中,激光切割是否是戰略上的側重點?回復:根據您的表述,可以把我們的產品進行劃分,激光切割和水切割可以歸為非接觸式,金屬、3C、木工屬于接觸式。截至到三季度末,公司營業收入總計3.17億左右,接觸式營收大概8000萬元,占比25%左右,非接觸式占比75%。公司是以數控技術為核心,通過這種核心技術來賦能機械自動化、制造業自動化等各個具體行業。激光是眾多行業中的一類,近幾年在各種技術的綜合推動下發展的特別快,在不同的行業、加工手段、技術的驅動下,機械自動化的高潮是一個此起彼伏的過程,我們公司的戰略是聚焦控制技術。從行業角度講,未來幾年激光是個重點,除了激光切割,我們已經開始投入研發激光超精密加工產品。2、和中望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大概是怎樣的規劃,期望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回復:在制造業智能化與數字化升級背景下,激發了專用數控機床的需求,打造“CAD+CAM+CNC一體化”、通過CAX核心技術與底層算法的優化提高加工精度與速度是大勢所趨。雙方接下來將圍繞CAM技術及CNC算法研究、智能化數控系統開發等方面展開深層次合作,實現CAX底層技術與數控機床行業知識和加工場景深度融合,共同打造“CAD+CAM+CNC一體化”解決方案,助推數控機床行業向智能化、高端化發展,賦能制造業數字化升級。3、公司從傳統的雕刻雕銑轉到激光這中間技術上的改變有哪些,以及研發的歷程?回復:公司早期是從二軸、三軸、五軸的這種雕刻技術做起。早期數控系統的容量、計算機的計算速度相對都很弱,但控制的精度要求很高,這些系統的處理能力就顯得捉襟見肘。當時的數控系統是面向機械文件加工,比較簡單。后期是面向復雜的加工曲面加工,要求大容量、高速處理能力、加速度,我們就是用計算機的技術來解決當時數控系統解決不了的高難度高復雜性的問題,技術路線很不一樣。但經過多年技術的發展,數控系統和雕刻系統越來越趨同。在這期間我們的系統在數控系統領域里面生根發芽,有了自己的市場。而激光切割技術是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比較新的技術。對我們來說,主要就是激光加工工藝的積累。4、從老的技術切換到激光切割,研發上最大的變化、最大的投入是什么?公司期望未來再投入多少人力物力達到行業前端的狀態?回復:我們的強項是在運動控制上面,包括相應的硬件以及軟件、運動控制的算法。每當進入到一個子行業,最重要的是熟悉它的工藝。軟件作為一個載體,要把這些工藝記錄下來,信息能夠傳遞,還有就是CAD/CAM。這中間需要很多經驗的積累。從技術上講,我們的激光產品在大多數功率段都已經做到很好,和其他家各有優勢。我們在控制技術和總線技術上略勝一籌,已經獲得客戶的認可。5、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較高,目前公司的研發架構是怎么樣的?這些投入是如何分配的?回復:我們的技術路線決定了我們的研發工作的組織架構。研發工作有兩個體系構成,一個是研發體系,類似于技術中臺,負責開發一些通用的技術和功能;一個是產品體系,面向具體市場,在應用端做產品開發。產品線體系人員占研發人員比例高一些。目前研發人員有300多,占公司總員工人數比例超過50%了。我們會根據對未來市場的預判,調配資源。曾經木工是最大團隊,現在是激光產品團隊。6、激光切割控制系統的客戶黏性如何?回復:在數控機床領域,相對于數控機床的其他零部件,控制系統的黏性是最高的。終端用戶的黏性更多的體現在操作上,但是隨著各家產品的發展,操作上會最終趨同。比如手機領域,安卓和IOS差異越來越小。我們Phoenix平臺便捷的二次開發特性,可以幫助我們形成一種黏性和競爭優勢。實力較強的設備廠商具備二次開發的能力,能夠第一時間解決客戶的現場難題。客戶能夠借助我們的系統快速的解決問題,提高效率,打開他們和客戶之間的大門。7、控制器層面有價格戰的風險存在嗎?企業通過降價來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嗎回復:當市場競爭發展到一定程度,價格戰是難免的。但是,我們不會主動采用這種策略。8、目前和國內國外的競品價格差大嗎?回復:行業不一樣,價格不統一。公司產品是toB,不像toC的產品那么透明。我們特別重視頭部客戶,從這個角度講,我們的營銷策略和定價策略和其他家是不一樣的。9、公司有五軸產品嗎?回復:水切割有五軸產品,還有實木雕刻,具備五軸RTCP功能。10、今年上半年行業需求旺盛,四季度的情況和三季度或者上半年相比,是變好還是變壞,以及對明年的需求展望是什么樣的?回復:今年上半年的需求這么旺盛,是有一些不可持續的因素。目前看下半年還算比較健康,但也有部分客戶受限或者電缺芯片的困擾。對明年的市場看法分歧比較大,有些很樂觀,有些較悲觀,不太統一。11、公司供應鏈用的芯片,有哪些是進口的,不可替代的,有開啟本土化供應鏈的舉措嗎?回復:公司產品用的芯片沒有和國家安全相關的,也不是特別尖端的芯片,不會受政治斗爭的影響。從國產化來講,公司一直在穩步推進這件事情。也會根據芯片的供貨波動,在特定的項目上會去做調整。另外晶元類元器件在選型上也是用的通用型的,不是定制的。回復接待過程中,與投資者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溝通,嚴格按照《信息披露事務管理制度》等規定,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沒有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泄露等情況,同時已按深圳證券交易所要求現場投資者簽署調研《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