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總您好,在兩大項目漸完成,銷售投入之際,公司的預定營收目標還是20%,跟前幾年沒變化,為什么呢?
答:您好,公司圍繞產業端用戶運營維護需求,在檢測業務產品體系與能力需要持續進行完善。首先,高端化檢測產品,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需要產業生態的積累。其次,制造業的產能提升持續投入資金建設,公司相關新增業務仍在初期建設與成長階段,需要公司主營業務平衡,對于現階段的體量來說,成本上會有一些壓力。在產能提升初期我們更需要持穩健的態度,確保公司實現高質量的發展目標。謝謝。
(2) 翟總好,2022年年報中遞延收益-非流動性負債3314萬具體是什么款項,是否能告知。
答:主要為收到的政府補助資金。根據會計準則要求,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確認為遞延收益在相關資產使用期限內按照合理、系統的方法分期計入損益。詳細情況可以查詢年報財務報表部分中的遞延收益相關內容,謝謝。
(3) 關注到公司股價從17年開始就一直在底部盤整,超高研發投入并為對公司業績提升明顯,有損中小股東利益,希望公司能在市值管理方面加大力度,不要讓大家失望
答:康斯特研發投入主要是研發人員薪酬,現在公司主營業務的研發平臺框架已經基本搭建完成,研發投入也在逐步合理化。我們會最大限度地維護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與大家共同分享公司經營發展的成果,促進公司與股東的共同成長。
(4) 假設五到十年后公司一橫一縱一焦點獲得成功,公司基本是國際三甲的智慧檢測集團。那時最低的銷售和利潤在什么區間。請何總展望下。謝謝
答:您好,公司以用戶需求為中心,以長期主義打磨主營業務,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整體保持在年均15%~20%以上的業績增速。未來,公司在繼續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希望能為廣大股東帶來持續且穩定的收益,謝謝。
(5) 公司年報隨銷售額增長,關稅和研發費用比例逐步降低,今年開始凈利率觸底回升。未來可以回到25-30%的水平?另外由于費率變動/或者公司的積極套期保值策略,出現年末與結算期不一致導致賬目虧損,是否未來每年都有這個情況公司有如何的應對措施?謝謝到期后請公司在后期財報給予披露
答:尊敬的投資者您好,過去十年間公司在持續擴大資本開支的同時,歸母凈利潤率均值為24.6%,未來我們也希望在延續這一水平基礎上繼續改善經營質量。公司國際市場仍主要以美元結算,未來公司將持謹慎態度加強相關資金管理能力提升,也更加專注公司主營業務。
(6) 公司今年有哪些重點研發計劃?
答:您好,感謝您的關注,公司2023年在研項目涉及壓力、溫度和過程信號三個品類產品,其中壓力產品項目占比較高,謝謝。
(7) 截止到4月14日股東人數
答:您好,非常感謝您的關注,公司每月在“互動易平臺上-公司聲音”板塊中定期發布相關信息,謝謝。
(8) 2023年營收和利潤的指引?公司2022年采購的傳感器數量和金額?自研傳感器的研發人員有多少人?今年傳感器研發投入預計多少錢?今年自己生產的傳感器預計的使用量?傳感器業務能盈虧平衡嗎?
答:您好,第一,公司結合經營環境及公司歷史數據的前提下,對2023年主要財務指標進行了測算,預計2023年營業收入目標為50,000萬元;第二,公司高精度壓力傳感器項目核心目標是實現產業化,選擇的是一體化設計與制造,前端芯片設計與后端電路、算法高度集成。因為不同性能參數壓力傳感器會有不同的設計邏輯,尤其是高精度高穩定性的各項參數高度依賴工藝設備的使用訣竅及與設備高度捆綁工藝參數設定,需要多輪的測試與改進,性能穩定后才會導入生產,謝謝。
(9) 何總好,您去年面對機構調研時說的 3月底四月初4mpa量程傳感器是否量產了。
答:您好,中量程段綜合精度0.01級、表壓型的壓力傳感器已逐步應用在公司數字壓力檢測產品中,同時其他量程段的芯體也已陸續啟動設計及制造,謝謝。
(10)從公司目前對外透露的消息,公司是不具備傳感器芯片設計制造能力的,公司是否有儲備相關人員?如果要實現100%自產,有沒有規劃時間?
答:您好,為提高良率降低不確定性,減少初期的開發成本損耗,公司選擇從掌握核心技做起,所以在第一階段,公司選擇與合作方聯合設計芯體,并在延慶完成傳感器整體的生產制造,謝謝。
(11)公司除了規劃進入壓力變送器這個自動化儀表產品線,還有其他擬進入的自動化儀表產品線嗎?
答:您好,公司聚焦儀器儀表產業鏈,發展愿景是“做百年卓越企業”,目前正處于第三個十年發展時期,圍繞全球產業端用戶過程控制系統中的量值溯源及計量運營維護需求,一直在持續完善自身的全天候進化能力。在建的高精度壓力傳感器垂直一體化項目除滿足數字壓力檢測產品的自用外,還會將傳感器芯體深度加工成下游的壓力測試及測量產品,滿足長短流程工業用戶的需求,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