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各位投資者,大家好!我是沈晶瑋,感謝天風證券的唐海清老師、袁昊老師,安信證券的趙陽老師、夏瀛韜老師,給我們組織了本次投資者交流會,也提前祝大家春節快樂。
潤澤科技自2009年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開發及運營超大規模、高等級、高效高性能數據中心集群,是一家國內領先的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截至目前公司已經在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成渝經濟圈和西北地區5個區域布局6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總體規劃56棟數據中心,29萬個機柜。
公司作為資本市場新兵,成立于2009年,前十年公司一直在京津冀耕耘投入,直到2019年度公司才第一次實現報表盈利,也算是徹底走通了超大規模園區級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運營模式,從2019年之后公司進入了快速的發展階段,我們業績的成長速度在這幾年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快速增長。2019年度至2021年度,公司營業收入保持著超過40%年復合增長,同期扣非歸母凈利潤保持著超過150%的年復合增長,根據公司財務部門初步估算,2022年度公司將實現凈利潤為12.4億元至13億元,初步完成了全年經營考核指標。
公司在2019年實現盈利的同時,按照廊坊的標準在長三角、大灣區、成渝經濟圈和西北地區復制了5個超大規模的園區級數據中心,截至目前,長三角平湖數據中心、大灣區佛山數據中心、大灣區惠州數據中心均已具備交付條件。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潤澤快速發展的一年,公司從2023年開始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從1個園區級數據中心貢獻收入擴展到全國4個園區級數據中心齊頭并進的新階段。
公司的主要優勢包括:
(1)資源稟賦:截至目前,公司在全國擁有6個超大規模園區級數據中心,核心數據中心位于北、上、廣、深衛星城,儲備29萬個機柜;
(2)園區級數據中心運營經營:公司是行業內比較早、擁有長達十三年的園區級數據中心運營經驗;
(3)盈利能力:公司園區級數據中心與核心區域且超過1萬個機柜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類似,均擁有較好的盈利能力;從2023年開始,公司主運園區級數據中心也由1個變成4個,正式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4)銷售模式:公司從很早就開始和運營商全面、深度綁定戰略合作;
(5)運營模式:公司采用“自投、自建、自持、自運維”的模式,數據中心建設標準高,同時也擁有業內規模較大的自運維團隊。
二、問答環節
Q1、近期有關數字經濟、數據要素政策非常多,公司政企類客戶需求情況怎么樣,客群結構有沒有變化,新增客戶需求情況怎么樣?
【回復】
公司從2023年開始由1個園區級數據中心擴展到4個園區級數據中心。廊坊這邊終端客戶結構沒有發生本質變化,收入主要還是來源于原有客戶的擴容性需求,但是結構上有一些小的調整,我們原來前十大客戶中的一些政企類終端客戶,他們的需求增加很多,上架速度也在提升,可能與您講的政企相關的業務有一定的關系。但是這些客戶原本就是我們終端客戶,對我們來說也是原有客戶的擴容性需求。
正在交付的外地數據中心,我們看到了一些新的變化,除了互聯網和云終端客戶外,新增了一些產業客戶的需求,就是那種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目前有一些意向性訂單來自這類客戶,這類客戶一般要的是高功率機柜,甚至是液冷機柜。這類客戶單個客戶的需求量不大,但是這類客戶的數量較多,這也是我們未來著重開發的一個新領域。
Q2、公司銷售模式主要是通過與運營商合作一起去服務終端客戶,運營商在數字經濟中承擔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從未來需求側來看,廊坊以外投產數據中心鎖定運營商的情況和運營商反饋如何?
【回復】
廊坊屬于公司主基地,目前公司能交付出來的機柜基本上都用來滿足老客戶的擴容性需求了。外地正在交付的平湖、佛山、惠州三個數據中心以及今年下半年將要交付的重慶數據中心均已經和運營商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
目前正在交付的三個數據中心,都是在需求比較旺盛的地方,同時我們每個點開始都是交付1棟數據中心6000個機柜,這個量并不大,在供給方面的影響也不大。目前的意向性的訂單還可以,這里面不僅包括我們原來老客戶在外地的新布局,還包括我們新開發的一些客戶。所以目前整體的意向性還比較良好,與我們的預期也差不多。
Q3、外地所開發的傳統客戶的數字化轉型,對機柜容量以及上架的需求是如何看待的?外地布局機柜的功率和廊坊有變化嗎?
【回復】
這類公司對功率要求比較高,一般要求10kW,還有一些客戶需求是液冷機柜,要求是20kW或者30kW。外地項目機柜的整體平均功率會比廊坊這邊高。
Q4、公司液冷機柜的應用情況以及采用的技術路線?
【回復】
公司已經做了浸沒式液冷和冷板式液冷實驗機房,其中浸沒式液冷,PUE指標非常好,但是結合用戶側的需求,大規模商用還需要時間來培養。冷板式液冷是公司未來的一個主流技術方向,客戶對此接受程度較好,已經開始準備批量交付液冷機房。
Q5、公司數據中心總的建設成本中各項占比情況?
【回復】
公司數據中心在一線城市的衛星城,且規模較大,公司土地成本在整個建設成本中占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公司數據中心土建成本大約占20%,設備成本大約占80%。
Q6、目前公司數據中心的PUE情況?
【回復】
公司正在交付和正在建設的數據中心設計PUE均滿足當地政策要求。公司A1-A8數據中心2020年PUE整體在1.4左右,經過兩年的技改,已經下降了很多,個別單棟數據中心已經降到
1.3以下,但是2022年整體PUE預計還是略高于1.3。
Q7、長三角目前有一些中小型數據中心,近年來由于價格戰的原因都出現虧損的情況,公司外地數據中心是否會同樣面臨較激烈的競爭?
【回復】
IDC這個市場一直存在價格戰,2014年、2015年環京地區也出現過價格戰,與現在的長三角情況很相似,目前長三角的價格戰已經過了最差的時期,現在價格已經有了一定的回升。
價格戰會導致IDC部分供應量縮減,一部分競爭者由于虧損會退出這個行業,一部分競爭者即使拿到了能耗指標,可能會考慮投建成本的收回,也會減少供應。在雙碳政策和東數西算政策的背景下,同時國內電力能源供應也比較緊張,國家也在對一些不合規數據中心做各種清理,規范行業發展。隨著供給側逐漸出清,而需求側一直還在增長,市場會慢慢回歸理性。
Q8、公司毛利率和凈利率水平比同行高很多,主要原因是什么?公司房屋建筑物及設備等折舊年限是由公司和運營商簽訂合同的年限來決定的嗎?后續是否存在變更折舊年限的可能性?
【回復】
同行業上市公司的業務構成比較多,如果查閱他們分部報告,公司毛利率與部分同行業上市公司的IDC業務毛利率相當,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IDC業務平均毛利率。目前核心位置的園區級數據中心的毛利率都較好。公司毛利率高于部分同行業上市公司IDC業務毛利率,主要原因:公司屬于園區級數據中心,同時為批發模式,上架率較高,上架速度較快;公司選址原則是“價值洼地服務價值高地”,公司數據中心在一線城市的衛星城,土地、電力、人力和運營成本都低于一線城市;公司采取“自投、自建、自持、自運維”的模式,通過全國集采優勢,投建成本會低一些。
公司房屋建筑物及設備等折舊年限不是由公司和運營商簽訂合同的年限決定。公司目前的折舊政策與同行業上市公司類似,我們設備物理使用年限甚至長于目前會計折舊年限。對上市公司來說,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都是比較重大事項,公司不會隨意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