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在防雷產品的研制中積累了哪些技術優勢?答:作為雷電防護行業領先企業,公司共參與標準60項,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國內標準已發布有效實施標準有42項,其中國家標準28項、CECS2項、國軍標2項、行標8項、省級標準1項、(區域性)地方標準1項;公司擔任主編10項(其中國標4項、CECS1項、行標3項、省標1項、地標1項);公司參與編標32項(其中國標24項、CECS1項、國軍標2項、行標5項);另外,還有多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正在編制、送審中。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技術人員(含子公司)共262名,占員工總人數的22.22%,其中高級工程師25名,具有10年以上防雷行業從業經驗的資深技術人員54名,從事通信設備研發的資深技術人員43名。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有效專利共計142項,其中發明專利數量33項、實用新型專利數量98項、外觀專利10項,PCT國際專利1項,另有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共5項。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公司已有1200余個產品型號、150余個產品系列通過了國內外檢測機構的第三方產品認證,其中CB認證85個;ETL認證62個;UL認證119個,18個系列;cTUVus認證1個;CE-LVD認證496個,70個系列;RED認證1個;ICES-003認證1個;CE-EMC認證2個,1個系列;TUV認證241個,67個系列;多脈沖認證4個;防爆認證2個;RCM認證3個;RoHS整機檢測96個;CQC認證1個;工信部符合性認定14個;泰爾認證14個產品;CRCC認證產品60個;其它FCC認證等7個。二、中光防雷在防雷業務方面的開拓情況:(1)防雷產品的商業模式:1、防雷產品的結算方式,賬期一般要多久,公司防雷產品向上游采購的結算方式?答:賬期一般為90天,公司主要實行以銷定產,并根據銷售情況和客戶需求預測統籌利用產能的生產模式,以營銷中心的客戶訂單為基礎安排生產計劃,根據生產計劃所需原材料及原材料安全庫存量,制定采購計劃進行采購,具體采購由物流中心實施。(2)市場離散情況:防雷市場是否整體小而散?答:是。在未來三年內,公司繼續努力拓展電力、新能源、石油化工行業防雷市場,同時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優化上市公司的業務結構,改變業績依賴通信行業的局勢,降低公司經營風險,實現業績來源于“5G通信+高鐵+新能源+航天國防”四輪驅動格局,努力成為雷電防護產品全球領先、非雷電防護產品國內前列的專業制造企業。(3)通信防雷:防雷產品配套5G通信設備主要指的是什么設備。答:中光防雷作為中國防雷領域的細分市場龍頭,其強大產品的研發實力以及品牌的號召力為其在防雷通信領域贏得了很大的市場。我公司的防雷產品尤其是浪涌保護器(SPD)產品在通信市場應用廣泛,與國內通信領域的技術發展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通信基站建設是通信領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但并不是唯一的設施。目前通信行業發展與國內經濟發展趨勢差不多,在放緩的情況下對我們的產品在通信行業的應用是有影響的,但我們對通信行業的技術發展前景,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保持絕對積極樂觀的態度。同時,公司已經在電力等其他行業進行積極的業務拓展。三、中光防雷在非防雷業務方面的開拓情況:(1)小基站:①小基站的使用場景,公司的小基站競爭優勢。②5G的基站建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目前公司在這個領域取得了什么成就積累了什么樣的優勢,基站所處行業未來1-2年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和增長?答:在5G時代,小基站通過軟硬件解耦的設計思路,可以滿足5G新時代對接入網的需求,提供高性價比大帶寬、低時延、萬物互聯的5G云服務,可以為用戶、為行業帶來更高性價比的5G覆蓋解決方案和高質量的業務體驗,因此在5G大規模部署階段,應對千行百業的5G需求,5G小基站將會有很好的發展機遇。目前,公司已取得了中興通訊和愛立信的SmallCell(小基站)供應商資格,控股子公司凡維泰科技自主研發了4G/5G光貓型小基站產品,并取得發明專利,不同于常態化小基站產品,該產品利用家寬PON網光纖資源,不影響家寬速率的前提下進行4/5G融合網絡覆蓋。凡維泰科技另研發出4G/5G新型微室分產品、5G移頻系統、4G/5G光纖直放站產品以及全系列常態化小基站產品。(2)磁性元件:①用于通信行業的磁性元件是否主要用在5G基站上;②用于汽車的磁性元件單車金額大概多少,這種磁性元件是屬于新能源車型專用還是傳統乘用車也會用到?公司在車用磁性元件業務方面是如何拓展客戶的,未來有什么打算?答:目前,公司憑借多年通信設備防雷產品配套服務,與客戶形成協同效應,已成功導入通信產品的磁性元器件應用,目前已取得了多家國際一線通信設備商的磁性元器件供應商資格,產品技術指標和質量已達行業前列水準。公司的磁性元器件除了向通信設備制造商銷售外,也已向國內新能源汽車配套廠商供貨。四、請介紹一下公司在2021年度的投資情況。答:謝謝您對公司的關注。公司于2021年4月以1200萬元受讓成都鼎興量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成都數之聯科技有限公司1.0929%股權,成為數之聯科技的股東。數之聯科技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成為集數據、算法、應用為一體的大數據產業生態構建者,為客戶提供集頂層設計、數據采集、存儲治理、分析挖掘、商業智能可視化為一體的大數據全產業鏈服務。目前數之聯已聘請中信建投證券作為中介機構,擬在2022年內申報科創板。2021年11月,公司投資了成都市鴻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金額1000萬元。鴻俠科技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專業從事航空航天關鍵工藝裝備的研發、設計和制造,以及軍用飛機和民用客機核心結構件精密加工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正在引進中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做為公司戰略股東,擬2024年申報創業板。五、請介紹一下公司軍品和民品各自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以及今后的大致發展趨勢?答:2021年度,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59186.10萬元,同比增長32.57%,創歷史新高。其中:(1)建筑領域:2021年度公司建筑領域實現營業收入2926.56萬元,同比增長74.01%;(2)航天國防領域:2021年度公司航天國防領域實現營業收入3121.42萬元,同比增長63.05%;(3)磁性元器件:2021年度公司磁性元器件實現營業收入6655.45萬元,同比增長55.52%;(4)通信領域:2021年度公司通信領域實現營業收入34372.88萬元,同比增長34.98%;(5)能源領域:2021年度公司能源領域實現營業收入9015.54萬元,同比增長31.79%;(6)鐵路與軌道交通領域:2021年度公司鐵路與軌道交通領域實現營業收入9744.61萬元,同比增長12.13%;(7)非防雷產品(主要為電子元器件及智能通信類產品):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24億,同比增長89.59%。未來,公司將努力拓展電力、新能源、石油化工行業防雷市場,同時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改變此前業績依賴通信行業的局勢,實現業績來源于“5G通信+高鐵+新能源+航天國防”四輪驅動格局,同時積極開拓除5G領域外的其他相關領域業務,因此公司管理層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對公司有信心。六、公司是否入選“專精特新”名單,公司的“專新特精”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2021年7月,公司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公司為專業從事防雷產品的研發制造以及防雷工程一體化服務的綜合服務提供商,是先進防雷產品全球供應商和專業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一直致力于通信行業的防雷發展,憑借技術競爭優勢以及在通信行業的多年耕耘,在全球通信行業廣泛布局,公司在上市前抓住了通信行業3G、4G的發展機遇,業績連續十年保持增長,并在2014年達到了一個高點。自2015年5月上市以來,公司管理層在“再出發戰略”的引領下,秉承企業宗旨,堅持雷電防護主產業的持續發展,同時,也一直在積極拓展電力、鐵路、能源、建筑等行業。公司正改變此前業績依賴通信行業的局勢,實現業績來源于“5G通信+高鐵+新能源+航天國防”四輪驅動格局,努力成為雷電防護產品全球領先、非雷電防護產品國內前列的專業制造企業。七、中光防雷對未來的市場開發計劃是怎樣的?答:(1)國內市場開發公司將繼續堅持配套大客戶、行業銷售、區域市場銷售多層次、全方位的銷售策略。未來三年,4G邁向5G的移動通信網絡在全球推出的背景下,通信行業對防雷產品的需求一方面被該類增量固定資產投資所拉動,另一方面由于產品特點和安全要求,通信設備使用的防雷產品SPD3-5年后的升級和換代等需要,形成了存量市場的更換需求。針對于此,公司在通信行業保持現有主要客戶(愛立信、中興通訊等)銷售穩定的同時,將繼續加強同韓國三星、諾基亞等客戶的合作,實現該類客戶的大批量產品銷售。未來三年,公司全力支持鐵創科技經營團隊開拓鐵路領域的雷電防護市場,并一同探索、開拓非雷電防護市場。公司自身將重點開拓電力、航天國防、石油化工、新能源等領域應用市場,通過挖掘客戶的特殊需求,加大定制產品的開發和生產能力,為其提供雷電防護解決方案與技術應用,以定制產品帶動通用產品的銷售,擴大市場占有率。(2)國際市場開發未來三年,公司一方面繼續加強配套大客戶的國際開發,拓展現有的銷售渠道;另一方面,憑借公司技術優勢、產品性價比優勢,積極實施國際化經營發展戰略,在雷電災害較多的東南亞、南美和非洲發展分銷商、經銷商,同時培養面向國際市場的具有良好素質基礎的綜合市場營銷人員,為國際客戶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和技術支持,計劃建立起覆蓋全球的國際營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