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層介紹公司經營情況2、交流互動環節:問題1:公司在手訂單情況如何,各業務板塊的占比情況如何?在臨床中,創新藥和仿制藥的占比情況如何?各業務板塊訂單的轉化周期是怎樣?答:(1)截止2021年6月底,公司在手未確認收入訂單約12億,在手未確認收入的訂單結構與各業務板塊收入占比大體一致。(2)公司臨床業務自2017年初開始從仿制藥向創新藥轉型。公司新增訂單中,創新藥占半數以上,仿制藥的訂單金額在不斷下降。公司在研Ⅰ、Ⅱ、Ⅲ期大臨床項目中,創新藥項目數量占比70%以上。(3)臨床訂單的轉化時間相對較長,平均大約需四年,極少數Ⅰ、Ⅱ、Ⅲ期臨床同時簽署的訂單,時間會跟更久一些;臨床前的轉化需約兩年;CDMO業務目前基本上是臨床樣品加工和生產,通常當年能轉化;注冊咨詢業務轉化需兩年。問題2:公司轉型過程中的團隊建設以及其他舉措?今年新增訂單將來源于哪幾類客戶?答:(1)2016年以來,隨著國家創新藥加快審評審批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創新藥審批的數量有了明顯地提升。在此環境下,博濟醫藥順應新藥市場發展趨勢,通過一些列的布局,實現了向創新藥的轉型,主要體現在:一是人員建設方面是最首要的,醫學方面,引入了孟玉茹博士,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腫瘤免疫博士后;法規方面,引進張學輝博士,曾任職CDE審評員,在創新藥審評領域具有豐富經驗,與審評機構的溝通更為順暢,能更高效地服務客戶;數統方面引進了呂蕾艷博士;臨床前引入了左聯在內的5位博士;近兩年公司總共引進了12位博士級以上高端人才。二是臨床執行層面也做了很多布局,分設臨床部和監查部,在全國各地駐地監查。三是商務策略也進行了調整,2021年在北京、上海、成都建立商務團隊,完成了商務的屬地化管理,同時也將臨床與臨床前商務進行整合。(2)公司的訂單預計主要來源于幾個方面:一是傳統的制藥企業新藥研發項目;二是國內銷售公司成立的持有人公司,委托CRO公司進行研發工作;三是海歸客戶創立的初創型創新藥公司。問題3:請介紹公司“3CL”項目目前進展情況。答:公司在研抗新冠病毒口服治療藥物是根據已有化合物或藥物與新冠病毒3CL蛋白的作用模式,在已有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得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成藥性更優的候選化合物。目前已完成先導化合物優化,即將進入細胞水平和動物水平的病毒抑制實驗,相關技術方案已提交專利申請,該項目還處在藥物發現的階段。問題4:請介紹公司CDMO的產能情況。答:子公司科技園公司CDMO目前實現的收入還比較低,目前已建成化學原料藥車間、口服固體車間、滴眼液車間、中藥提取車間,目前以臨床樣品加工和持有人報產為主,目前有一個品種已取得上市許可,其他很多品種還處在報產和研發階段,所以機器及人員基本滿負荷運轉,但目前產值不高,待獲批之后,產能才能得到進一步釋放。公司也有跟地方政府合作擴充產能,公司與河南新鄉合作建設的小水針、凍干粉針的CDMO廠房,今年會交付試生產;在重慶兩江合作建設的復雜注射劑的生產平臺,目前已安裝設備,調試成功后,產能也將得到擴充。問題5:公司創新藥的知名客戶有哪些?答:臨床前方面,公司可以承接創新藥從藥學、合成、制劑、藥效、毒理到IND申報一體化的服務,比較知名的項目有廣州呼研所的抗結核1類新藥、哈爾濱醫科大的創新藥項目、暨南大學的治療老年癡呆的化合物項目等。臨床業務中,有西安新通的肝炎藥Ⅲ期臨床研究、國家納米中心的腫瘤新藥項目等。其他方面,有海歸創業團隊的項目,包括Ⅰ期臨床、IND申報等,初期訂單金額較小,但轉化到后期后,訂單金額會逐步放大。問題6:公司臨床業務上,大臨床和SMO業務是否有做拆分?答:SMO業務是由全資子公司上海砝碼斯承接,其部分功能是承接博濟的SMO相關工作,但來自母公司的訂單較少,大部分來自市場外部的訂單,去年SMO訂單有比較大的增長。問題7:公司臨床前服務的項目轉臨床業務的轉化率如何?答:臨床前轉化到臨床的項目有兩大類情況,一種是臨床前一體化服務的項目,拿到IND之后由公司繼續做臨床的項目的概率會較高;一種是只做單項服務的臨床前項目,到臨床的轉化率就較低,但也提供了商務渠道,可以促進未來的業務合作。CDMO業務與臨床業務也有互相導流的情況。總體來講,公司一體化的布局在各業務的協同性中已逐漸體現。問題8:MAH制度下,如何看待CRO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答:公司認為,未來新藥研發的大方向是創新藥,CRO公司必須面臨仿制藥向創新藥轉型的過程,公司已基本完成轉型。問題9:公司未來的布局和規劃是怎樣?公司的優勢領域在哪些方面?答:(1)公司是以臨床為主,未來也將繼續發揮臨床的優勢,承接更多的創新藥訂單。(2)近幾年公司一直在加強人員團隊的建設,我們在肝病領域、消化領域等做了很多項目,客戶認可度較高,我們有豐富的專家資源。這兩年著重發力腫瘤領域,招聘腫瘤方面的人才。(3)中藥一直是公司的特色領域,為了更好的發揮公司在中藥領域的優勢,公司2021年將中藥臨床、臨床前業務整合到全資子公司杏林中醫藥,未來也將統籌整合公司與政府合作的中藥產業園區,打造中藥一體化服務的公司。問題10:中藥方面的項目有哪些,可否詳細介紹一下?答:目前公司有多個中藥項目在服務中,如銀杏內酯B項目,公司提供臨床前和臨床研究服務,目前在Ⅰ期臨床試驗收尾階段,其適應癥是腦梗塞;硝石甘膽顆粒項目,其處方來源于中醫臨床應用多年的經驗方,目前在Ⅱ期臨床試驗準備階段,其適應癥是膽囊炎。問題11:未來幾年,公司的體量預計能達到什么水平?答:近幾年,公司的營收均保持穩步增長。公司近期也披露了股權激勵計劃的業績目標,但隨著公司募投項目的建成,GLP、CDMO以及創新藥研發平臺承接更多的訂單,我們相信未來幾年營收能實現更高的增長水平,凈利潤也會有較大提升,公司管理層對公司長期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