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紹公司情況
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吳丕杰介紹公司的經營狀況、市場布局、戰略發展規劃等相關情況。
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和積淀,“BAOSE”在業內樹立了響亮的品牌,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特材非標裝備制造領域內涉及特種材料品種全面、應用面廣泛、具備領先技術水平和較大產業規模的頭部企業,公司在能源、化工、冶金等裝備制造領域占據較高的市場地位,特別是在大型、重型、特材裝備制造方面,市場占有率和綜合競爭實力位列行業第一梯隊。
近年來,憑借不斷提升的管理水平和良好的市場形勢,公司經營業績持續提升。2022年度,面對傳統化工裝備市場穩中向好,運行平穩,化工新材料市場在政策和下游市場需求推動下迎來快速增長,以及汽車動力電池、光伏等新能源裝備市場需求旺盛的大好市場形勢,公司依托深耕化工裝備制造領域近30年扎實的產業基礎和新能源裝備制造領域的先發優勢,市場開拓取得顯著成績,訂單實現穩定增長,再創歷史新高。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09億元,同比增長12.14%;實現凈利潤6,036.68萬元,同比增長14.08%。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經營業績持續向好,實現營業收入4.62億元,同比增長42.60%,實現凈利潤1,736.73萬元,同比增長22.61%。
未來公司堅持以行業趨勢與市場需求為導向,持續推進既有優勢業務與新業務雙輪驅動,做好做優傳統化工裝備產業,做大做強新能源裝備產業,促進多元化發展,保持訂單穩定增長。此外,爭取更多環保領域市場訂單,進一步拓展公司產品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合理規劃艦船及海洋工程裝備領域市場布局,積極參與新產品、新項目研制,進一步擴大公司產品在戰略新興領域的占比,促進公司向化工裝備、能源裝備、環保裝備以及艦船和海洋工程裝備等多元化市場方向轉變。同時為深入貫徹落實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公司“十四五”戰略目標的實現,公司加強產業與金融資本的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公司“一體兩翼”戰略布局,積極探索商業模式創新,著力推動公司從單一裝備制造商向一體化全面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
二、互動提問
(一)2022年度公司主要應用領域產品的占比情況及未來預計?
回復:2022年產品在石油化工、新能源、艦船及海洋工程、環保領域的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59.66%、31.01%、5.35%、1.25%,新能源領域營收占比快速提升,占比較2021年增長25.22個百分點。
未來,公司將繼續順應行業趨勢與市場需求,推進既有優勢業務與新業務雙輪驅動,做好做優傳統化工裝備產業,做大做強新能源裝備產業。新能源裝備領域,抓住“雙碳”戰略機遇,鞏固發展既有的光伏、動力電池、光熱發電新能源領域業務,與設計院、客戶達成更穩定合作,穩固市場,同時積極開發天然氣、氫能、風能等領域新業務、新客戶,持續擴大新能源領域訂單份額,形成新能源裝備核心品牌優勢;在化工裝備領域,緊抓行業轉型升級和深度結構調整機遇,充分把握國家和大型民營化工企業投資契機,保持PTA、MMA、PDH等傳統優勢市場,同時深入開拓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等新市場新業務。此外,爭取更多環保領域市場訂單,進一步拓展公司產品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合理規劃艦船及海洋工程裝備領域市場布局,積極參與新產品、新項目研制,進一步擴大公司產品在戰略新興領域的占比,促進公司產品的多元化發展。
(二)公司控股股東寶鈦集團作為國內知名鈦材供應商,對公司業務是否有相關支持?
回復:公司控股股東寶鈦集團及其控股的寶鈦股份是國內最重要的鈦復合材、鈦及鈦合金等稀有金屬的高端專業供應商之一,屬于國內高端鈦材頭部企業,其產品覆蓋型號、產能、研發實力均居于行業領先地位。因此,作為公司的上游行業,公司根據日常經營需求以及客戶要求等持續向寶鈦集團和寶鈦股份采購鈦材和鈦復合材等材料,該等交易在價格方面以市場公允價格為依據,嚴格按照公司相關制度規定履行招標或比價采購程序,在產品交期和產品質量方面具有良好的保障。
此外,寶鈦集團和寶鈦股份在特種金屬及其合金等高端材料方面的研究為公司高端大型特材裝備的成型、焊接、檢驗檢測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提供了強大技術支撐。
(三)公司或行業的技術壁壘或關鍵核心技術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回復:公司所處行業為特材非標裝備制造業,產品屬于非標裝備,需要根據客戶提供的具體工況條件和工藝參數進行產品設計,公司在業內具有一定業績和影響,對設計的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成本控制等是能夠較好把握的,因此產品設計對公司或行業都屬于關鍵環節。另外,公司產品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材料的應用上,如鈦材、鎳材、鋯材、新型合金材料等特種材料,核心技術主要體現在將特種材料、新材料等先進材料與先進制造技術緊密結合生產制造高端裝備,比如采用何種成型方法、焊接方法最能保證產品質量,達到效率最高、成本最低,還有產品的符合性能驗證、檢驗檢測等關鍵環節,上述關鍵技術都是通過公司多年來投入資源,開展前瞻性研發等形成的積累。
(四)公司在焊接方面的技術實力如何?焊工資源是否比較稀缺?
回復:公司焊接技術實力處于行業領先水平。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技術積淀,公司已掌握了鈦、鎳、鋯及其合金等有色金屬、鋼、不銹鋼、超級不銹鋼及其復合板容器及結構件的焊接技術,研發并掌握了多種焊接工藝,具有按國標、ASME、歐標焊接評定千余項;公司配備有多種先進的焊接設備,并不斷推廣應用自動化、智能化焊接設備。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強技術研發,積極與國內一些先進科研院所或高校聯合開展一些高端高難度材料的焊接技術和工藝研究等,并與國內一些知名焊接設備制造廠商共同研究開發一些專用焊接設備,公司焊接技術實力不斷增強。
目前社會上焊工專業人才供給不足,特別是對于一些稀有金屬,一些高難度的焊接結構、焊接方式等對焊工的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要求是很高的,焊工必須考取相應的焊工證進行持證上崗,同時要求具有一定的經驗,此類高級焊工是比較稀缺的。經過多年的積累,公司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高級焊接技術人才;同時公司具有經江蘇省市場監督局認定的從事壓力容器特種設備焊工資格考試的資質。
(五)公司采取何種定價模式和結算方式?
回復:由于公司產品主要為特材非標壓力容器設備,在市場上較難取得相同產品的參考價格,公司一般采用“原材料成本+加工費”的定價模式,加工費系根據工時、制造難度與復雜程度、產品質量要求以及附加利潤等因素制定。
公司銷售合同的結算方式一般采取“預收款、進度款、發貨款、質保金”形式進行,具體的收款進度通過與客戶協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