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現場調研(一)組織現場調研的投資者參觀并介紹安徽斯翔電池科技有限公司電池殼生產線公司研發的34系列鋁圓柱殼目前在安徽斯翔已有兩條生產線處于量產階段,產品已實現頭部電池企業的批量供貨,且已在乘用車上獲得安裝使用,生產效率仍在不斷提升中。(二)投資者問答環節1、剛才參觀的產線是圓柱形鋁殼的,那大圓柱電池殼如果實現商業化投產是以鋁殼為主,還是以鋼殼為主呢?答:其實我們和很多客戶都有探討相關的技術方案,鋼和鋁都有自身的優勢與不足,鋼由于容易生銹等特點,需要鍍鎳,也有客戶提到了鋁殼,但是目前市場上還是以鋼殼為主的,公司現在準備商業化生產的也是鋼殼。早期鋼制易拉罐也占有很高的比例,現在大多是鋁制易拉罐,但不論是鋼殼還是鋁殼,公司的超薄金屬成型技術應該都能滿足。2、公司的電池殼生產方式在殼體的預鍍鎳、后鍍鎳都能實現嗎?量產時會有影響嗎?答:公司DWI工藝在預鍍鎳、后鍍鎳上都可以應用,后鍍鎳之后可以直接用,而預鍍鎳之后有個高溫回火的過程,使得鍍層在高溫狀態下,分子的活躍度上升之后向基體滲透,可以與基體合二為一,在這種情況下,殼體生產的過程中鍍鎳基本上不會發生脫落,只在一定程度上會變形,總的來講預鍍鎳不是一個難克服的點。DWI技術量產時也會是在一個穩定的狀態,預鍍鎳、后鍍鎳沒有影響。3、目前方形電池殼占多數,公司研發的方殼產線建設情況如何?答:鑒于方形電池殼目前仍為動力電池主流形態,公司也同步抓緊對方形電池殼的研發設計工作,通過技術優化和升級公司成功自研方形電池殼產線,較傳統方殼效率實現了數倍增長,常州萊勝基地作為公司自研方形電池殼生產的主要載體,今年三季度在加速建設中。4、收購東莞阿李子公司后,他的經營情況如何?答:公司收購了其子公司常州和盛55%股份,常州和盛目前下設的五個生產基地,除原有四個基地已經處于生產狀態之外,第五個基地也已完成最后的準備和認證工作。公司基于金屬精密成型高速自動化生產線方面的技術優勢,目前對東莞阿李原有設備的工藝進行初步改進,已初步完成一條實驗產線的優化,將生產效率從原有的20個/分鐘提高了一倍,剩余產線改造工作也在逐步展開。后續公司將進一步實施優化改造,完成對東莞阿李其他全部設備的改造,最終導入公司自行設計的方形電池殼產線,從而實現生產效率數倍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