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簡單介紹2021年三季報基本情況。公司第三季度營收2.77億元,同比增長23.93%,歸母凈利潤3,817.51萬元,同比增長159.24%。前三季度營業收入6.66億元,同比增長9.88%,歸母凈利潤7,514.56萬元,同比增長30.51%。二.投資者問答環節:1、三季度業績上升的原因是傳統業務還是電池殼業務?答:三季度業績上升主要是因為毛利率的改善,與傳統業務和電池殼業務都有關,電池殼方面因為河南新鄉受暴雨泄洪受到了些影響,所以傳統業務為主要因素,訂單保持旺盛,三季度交付有所提速。2、了解到卷封技術會比電池殼焊接快很多,我們的卷封技術應用中有遇到什么問題嗎?預計什么時候可以產業化?答:目前電池殼是使用激光焊接的工藝,需要先把原材料熔化再固化,焊接過程中的參數控制要求高,產品質量不好把控、速度較慢,易拉罐卷封技術可達每分鐘兩千罐的速度,而且卷封的質量會比焊接的更好,方形罐也能實現卷封。如果用卷封的話電池殼還可以做得更薄。卷封技術直接應用到電池殼也會遇到問題,在易拉罐行業卷封時會用到天然乳膠性質的密封膠隔絕氧氣,形成很好的密封狀態;但這種密封膠在電池殼行業不適用,電解液會腐蝕密封膠,目前類似塑料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已經應用在電池殼,大體有克服問題的方案,已不構成實質性的障礙,把它優化到使用階段、達到產業化規模生產應該會有一個過程。3、方殼與市場上現有的產品比我們的優勢大嗎?答:我們生產方形電池殼也使用DWI(DrawWallIroning)工藝的生產線方式,這個工藝也是高速易拉罐生產線的核心技術,現在全球高速易拉罐設備生產廠家只有四家,我們是亞洲唯一一家。相較于現有的其他生產方式,實現高速生產只是優勢之一,更大的優勢在于品質方面,高速生產的過程中參數可以實現精準控制,能保證產品質量保持較高的一致性,而且表面光潔度和材料利用率高于現有的其他生產方式,生產過程也能實現無人化,達到產品品質和高效生產的完美契合。4、我們的產品質量做的好,會不會存在性能溢出?答:這是一個誤區,傳統生產模式技術水平只能達到目前電池殼的產品質量水準,行業內也是基于現有工藝的能力設計電池殼,如果工藝不受限制,電池殼可以設計的更好、更有效。現在電池殼雖達到了參數要求,但是從質量數據統計來看改進的空間很大。目前我們的生產線工藝已經得到驗證并有非常高的認可度,有好多電池廠商來找我們設計新產品。5、我們的生產線難在哪里?答:易拉罐行業經過六七十年的發展,易拉罐設備生產企業從原有幾十家淘汰至今只剩四家,已經堆積了很高的技術壁壘,把類似的技術應用到電池殼生產就需要一定的技術門檻,沒有前面易拉罐的生產技術打基礎,直接做電池殼是比較難的,而且后續也要進一步的改進研發。其他三家同行大多是通過一代一代人的經驗傳遞來改進技術;我們通過系統化理論分析,從材料分析到計算機模擬仿真等,進行正向設計研發,對技術掌握的比較自由,可以靈活應用;另外,電池殼在亞洲更有市場空間,我們在天時地利人和這幾方面有很大優勢,較同行轉型也更有優勢。6、我們的電池殼單位產量的投資與現在生產技術是類似的嗎?客戶導入我們的技術的動力在哪里?答:我們的電池殼單位產量的投資與現在生產技術是類似,從單個折舊上來講是相同的。但是單個產品的質量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我們用DWI(DrawWallIroning)技術,具體來講就像熨斗熨衣服一樣的減薄拉伸過程,傳統的拉伸技術會使金屬材質越拉越差,最后的成品質量都是不一樣的,我們的主要優勢在這方面,大規模生產、精密生產線的過程控制,不僅產品品質高一致性好,損耗降低、材料利用率提高方面也有很直接的改善。7、我們的電池殼產線落地情況怎么樣?答:目前河南新鄉有兩條產線,安徽合肥也有兩條產線。近期公司增加了產線的投入規劃,現在又有新產線在生產制造中。8、方殼和大圓柱殼的進展怎么樣?答:方殼已經在實驗室做了很多工作,目前我們正在加快發展步伐,更上一個臺階;大圓柱新產品開發處于樣品階段,基于這些新樣品,有客戶在做新一代電池的設計,所以這方面也促使我們更加加大力度,在國外方面,未來的市場前景應該是很大的。9、我們以后新的生產線是自己獨資還是合資?答:合資方式還是我們優先考慮的,我們現有的合作對象是現有的電池殼生產廠,與行業里有經驗的公司合作,可以加快我們在電池殼領域的發展進程,與他們共同努力,完成轉變,今后有可能會考慮產業鏈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