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華科技2023-04-13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恒華科技2023-04-13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間
    QQ空間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調研地點 調研形式
    2023-04-13 恒華科技 進門財經線上平臺 特定對象調研
    參與機構
    江信基金,中國人壽資管,建信理財,華商基金,農銀匯理基金,上海青云投資,招商信諾基金,上投摩根基金,亞太財險,寶盈基金,民生證券,常春藤投資,上海趣時資管,長江證券自營,聆澤投資,廣發基金,銀華基金,英大自營,華泰資管,鴻道投資,匯添富基金,中信保誠基金,國壽安保基金,上海辰翔投資
    調研詳情
    介紹了AI+BIM加快能源產業數智化轉型升級,二是投資者問答環節。主要內容如下:
    
    一、AI+BIM加快能源產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2023年4月1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介紹“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強調要積極推動能源消費側轉型。國家能源局在近日印發《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把建設智能配電網作為推動能源消費側轉型的具體措施之一。
    
    《意見》也明確提出要加快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一方面可以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和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當前我國電網的發展面對適應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并網和消納的要求,需要充分運用數字化、信息化手段來推動“源-網-荷-儲”協調發展。國家能源局表示,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
    
    公司是BIM國產軟件的領跑者,擁有自主可控的BIM核心技術。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已廣泛應用在各行業的諸多業務場景,公司在面向行業應用的產品研發方面,也將人工智能技術作為重要的底層技術支撐。公司在BIM應用領域尤其電力行業具有海量模型數據積累,并研發了高效率模型生成與顯示算法,公司的數字化移交技術能夠快捷的將BIM模型應用于運維階段。BIM技術融合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具備獨特優勢,公司的BIM技術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在設計、施工、運維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研究成果,在電力能源相關領域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產品和服務。同時,公司也重點培養基于人工智能的能源大數據分析與增值服務、非電網客戶的節能優化服務等新的增長點,布局在行業應用場景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取代部分人工或者提升設計運維服務的效率;依托成熟的智能設計建造能力拓展IDC算力與虛擬電廠新業務空間,為數據中心供電系統策劃、設計、施工、交付、運維全過程解決數字化解決方案以及數據中心用能、能效等數字化運營解決方案,實現“電力+算力”融合,推動數據中心綠色、低碳、數智化發展。
    
    二、問答環節
    
    1、AI在電力行業有哪些應用場景?
    
    答:隨著可再生能源越來越高的普及率、數據通信量大的復雜網絡以及具有雙向能量流動特征的眾多電力設備越來越多的被使用,為了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系統,開發智能電力能源系統顯得越來越迫切。人工智能可為推動電力能源系統的智能化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人工智能技術具有深度學習、人機合作、開放式群體智能、自主控制等顯著特點,在感知智能、計算智能、認知智能等方面顯示出強大的處理能力,特別是人工智能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的結合,使電力系統具有智能交互、安全可控的特點。主要應用場景有光伏超短期功率預測、人工智能審圖平臺、圖像識別技術在電力線路及設備智能巡檢中的應用、輸變電設備故障智能診斷和狀態評估、知識圖譜在電力智能運維中的應用等。
    
    2、AI和BIM結合現在存在什么困難?對算力的需求是怎么樣的?
    
    答: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已廣泛應用在各行業的諸多業務場景,公司的BIM技術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在設計、施工、運維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研究成果,在電力能源相關領域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產品和服務。但是BIM模型在規劃、設計、施工、運維各階段應用時,涉及大量專業數據、行業規范以及專家知識,逐步細分相關階段、相關數據形成AI的訓練樣本,需要投入巨大的才智資源;AI技術及平臺多數通過互聯網形式開展,BIM領域數據也多數來源于桌面端設計工具,其模型數據容量大、高耦合、高內聚,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高效數據傳輸與全面表達也是難點之一。在算力方面,公司產品主要服務于特定業務場景,已有的云計算中心可以滿足現階段的要求和應用。
    
    3、公司整體AI領域的技術儲備是什么情況?
    
    答:公司在AI領域已布局兩方面技術:一是用于垂直業務領域AI模型研發的技術平臺,完成自主知識產權的人工智能引擎(AI-Engine)平臺可以為AI應用開發提供計算資源管理、數據樣本管理、模型設計、模型訓練、服務發布等全生命周期支持;二是研發面向具體業務場景的專有模型,公司依托多年來積累的業務數據和行業經驗,已研發一批能夠有效提升能源大數據分析、設計工具軟件產品、企業數字化軟件產品體驗的專有模型,包括公共建筑能耗預測分析模型、遙感數據處理、缺陷目標檢測、操作行為識別、充電樁選址規劃模型等。
    
    4、公司在配網領域有哪些技術積累?
    
    答:公司深耕電力行業二十余年,依托多年來在電力行業的技術積累以及齊備的資質認證體系,能夠為配網建設提供三維設計產品及相關技術服務。其中自主研發的配網設計軟件曾榮獲科技部頒發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并在行業內率先實現配網智能設計造價一體化,相關產品和服務在國內有較好的市占率和品牌影響力。同時,公司積極推動行業標準化建設,曾牽頭聯合中電聯、國網下屬研究機構等開展《配電網工程三維設計建模規范》《配電網工程三維成果交付標準》等多項標準編制,持續研發配網相關三維設計產品,為配網建設數字化、智能化賦能。
    
    5、公司一季度經營情況如何?新簽訂單情況如何?
    
    答:截至目前,公司已簽合同訂單超過9億元,在手訂單充足,當前正加快相關業務實施,2023年一季度預期較上年同期有較大改觀。
    
    6、公司訂單交付周期如何?
    
    答:公司軟件銷售業務周期較短,一般在1-2個月,軟件服務項目交付周期在3-12個月之間,技術服務周期不超過6個月,驗收周期較長,但基本都在2年以內。
    
    在整個交流活動中,雙方進行了充分的溝通。本公司嚴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規定,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沒有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泄露等情況。此次機構投資者調研活動因采取線上會議形式,故參會者無法簽到,由公司參會人員簽名。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

    我的收藏
    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數據
    關閉 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