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投資者調研會議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向各位投資者介紹了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經營情況;二是投資者問答環節。主要內容如下:一、2021年第三季度經營情況介紹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2.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900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6.52%。2021年,公司在“BIM平臺軟件及行業數字化應用和運營的服務商”的新戰略目標引領下,持續優化業務結構,大力發展BIM平臺及軟件、設計咨詢、行業資產數字化應用及運營核心主業。在戰略轉型過程中,公司優先承接附加值較高的業務,同時積極儲備的新能源等相關業務在報告期內尚未形成收入,對公司當期經營業績造成一定影響。在公司新戰略目標引領下,公司充分保證BIM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同時進一步加大了新能源、水利、交通等新市場開拓力度,在轉型過程中由于業務單元的調整也增加了相應管理成本,公司三費費用率較上年同期均有一定比例提升。上述原因綜合導致了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有所下降。公司經營業績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波動特征,營業收入及利潤在第四季度占比較高,公司也將加快訂單的執行和交付,以保證全年目標的實現。長期來看,業務轉型及新市場的開拓需要一定的資源積累及轉換周期,短期內造成業績波動,長期有利于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隨著公司新戰略的逐步落地,前期BIM核心技術研發積累和市場布局效能也將逐步釋放,加之國家新能源、自主可控及行業數字化等政策驅動,具備廣闊發展空間。二、投資者交流環節1、公司新能源信息化業務進展情況?答:今年公司在新能源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對新能源設計相關信息化產品進行了持續迭代升級,目前市場尚處于前期階段,需要一定的時間培育,公司正在以軟件產品加設計服務的模式加大推廣。新能源信息化運維方面,今年6月開展縣域光伏以來,整體仍處于可研、初設階段,這部分需求必然存在,隨著光伏新能源推進,后續會在營收中逐步體現。2、公司BIM產品應用推廣情況?答:公司基于深耕電力行業的技術積累,逐步向交通、水利等行業進行拓展。電力行業,公司在保障傳統業務穩健增長的基礎上,同時積極拓展新能源市場。交通行業,公司參與了青島董家口干散貨碼頭智能管控平臺項目建設,近期也在天津港等地陸續開展了相關業務。水利行業,公司承接的那板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安全監管數字平臺已上線,打造了行業標桿項目。3、公司設計服務的競爭對手及競爭優勢?答:我們與國內設計企業的合作大于競爭。公司在整縣光伏設計方面的核心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自主可控的BIM底層技術及軟件產品,且能夠為用戶提供工程項目全過程咨詢服務。4、縣域光伏項目公司業務開展情況?答:當前公司正在積極參與各地縣域光伏推進工作,包括四川、云南、重慶、浙江等地,現階段主要是通過與大型能源集團、地方電力公司、新能源設備廠商合作,為其提供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方案。5、公司存貨上漲的原因?答:公司收入確認采用終驗法,在項目沒有取得終驗前,成本無法結轉,計入存貨中。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開展的項目較多且部分沒有取得終驗,造成存貨增加。6、公司全年業績預計?答:今年9月公司發布了2021年員工持股計劃方案,根據持股計劃的業績考核指標,以2020年凈利潤為基數,2021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40%。公司全年業績情況請您以公司屆時發布的定期報告為準。7、面對未來兩到三年新能源機會,公司是否有擴張計劃?答: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新能源領域做了充分的布局。根據公司目前人力資源規劃,人員不會大規模增加,公司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同時依托產業鏈供應商合作模式,通過打造行業生態,開展相應業務。8、光伏項目建設完成后,后續業務有沒有相關儲備?答:光伏電站建設之后,公司基于前期咨詢、軟件、設計服務優勢,可以承接新能源項目的信息化運營、微電網、源網荷儲、配網相關軟件及技術服務。自上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公司積累了較好的技術基礎,在微電網、配網、綜合能源等領域有較好的技術儲備,未來將往新能源方向持續發展。9、EPC業務剝離短期內對業績會有什么影響?答:公司將過往沒有完工的EPC項目結束后,未來將專注于BIM平臺軟件及行業數字化業務。EPC業務的剝離短期內對業績會有一定影響,長遠來看符合公司戰略轉型及未來發展目標,公司現金流等也將得到相應改善。在整個交流活動中,雙方進行了充分的溝通。本公司嚴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規定,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沒有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泄露等情況。此次機構投資者調研活動因采取電話會議形式,故參會者無法簽到,由公司參會人員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