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紹環節
徐總:
1、長亮科技2022年度的經營情況:
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20%,但凈利潤大幅下滑,主要是因為公司全年營業成本增速過快、毛利率降幅較大,部分子公司全年盈利水平不達預期造成大額商譽減值計提以及公司開展股權激勵計劃新增股份支付攤銷費用等原因。
公司業務份三大板塊:數字金融業務解決方案、大數據應用系統解決方案以及全財務價值鏈業務管理解決方案,數字金融業務解決方案實現同比增長約28%,大數據應用系統解決方案實現同比增長約14%,業務增速和規模增速都比較理想;但是海外業務表現不太好,主要是因為海外市場近兩年產品轉型、客戶需求由雙核轉到一核,需要大機下移,而公司的產品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公司期望能在今年做好產品國際化,適應東南亞市場的產品需求。
王總:
2022年公司的項目實施人力成本增加,主要是因為客戶的主要項目地位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烏魯木齊、鄭州等大中型城市,當時員工派遣、調動存在困難,到崗周期延長、實施效率下降、預算增加、進度不及預期,這些情況部分導致了實施項目毛利率水平下降,還有就是人力成本上漲較快;但總的來看,公司業務內涵還是比較健康,整體發展符合預期。
展望未來,有喜有憂。喜的是目前反饋的市場需求還是比較旺盛的;憂的部分是需求旺盛往往伴隨著技術和業務理念革新,對技術和業務創新要求會更高。從目前來看,長亮科技的態勢是比較有前瞻性,早在四五年前就在云基礎設施、大數據、AI智能三個方面進行了布局,
與國內主流的華為、阿里和騰訊三個廠商均有密切合作。同時公司也持續進行研發投入,所以有信心能把握住未來技術革新和業務革新的脈搏,但畢竟還是一個未知數,這點仍會是一個潛在的小風險。
另外,公司現在還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問題,我們總結了兩點原因:
一方面,新一代系統在發展方向基本上比較明朗,但還沒有完全定型,導致國內外客戶在購買的時候都會比較慎重;
另一方面,公司目前的產品價格可能并未體現產品的價值和研發投入。
二、Q&A
1.看到營業成本里面人員薪酬福利的增速,大概有50%,占了營業成本的80%?
答:2022年,成本增速遠大于收入增速。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方面,人力成本的增長是長期趨勢;另外一個方面,受項目實施進度影響,產品交付的效率有所下降。
公司將采取平衡人員招聘、提升產品交付效率、提高自身產品化程度與增強產品競爭力以提高產品價格等措施,達到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等目標。
2.產品化確實是公司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方式,是不是最近可以展望到的一個點,在能夠正常交付后人員調度的費用會有一個比較大的修復,比如每個季度大概能夠有一個怎么樣的節奏修復?
答:這個從短期很難體現出來,公司的大項目周期基本上是18到24個月,今年肯定還會面臨一定的項目成本壓力,所以業績體現在財務報表端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公司的目標是逐步提升毛利率。公司目前面臨著產品升級的問題,客戶對新產品產生了超前的需求;國內主流的新產品現在還面臨產品化的問題。但價格匹配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要穩步提升。
3.我看到公司三個業務板塊里面,數字金融業務解決方案就是包含核心系統,增速去年很快,有27%,我理解一方面是過去比較大的項目確認收入,另外一個是核心系統的分布式改造,應該也是有催化的,我不知道這個理解對不對?
答:這個理解基本正確,但分布式改造去年還屬于前奏,我們預估至少未來五年內國內外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快速產品化,畢竟這次的改造非常大,而且跟以前還有一些不同,以前相對的綜合業務系統、數據分析系統都是相對獨立的,而這次是分布式云化、云底座。數字化浪潮打破了很多東西,一個是生產力,一個是產品化程度,這個需要逐步的提升。
4.我理解對核心系統,公司現在產品化新品的推出,包括國內的V10或者海外的V8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同時我有一個理解,能夠快速復制的案例對咱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來看V8海外版和V10研發的情況,或者說客戶的推廣情況是什么樣的節奏?
答:V10的開發進度還是可以的,我們很多模塊在不同大型銀行里面已經落地,現在需要的是我們要盡快提升產品化程度,估計今年內會落地一些整體的產品化。另外還有一個潛在的空間,是有關分布式底座或者云底座,國內目前主流的就三個廠商,預計將對公司有一定的影響。雖然公司早就做了準備,但是在具體開發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5.我想問一下,從我們的定義來講,未來的數字核心基于云原生容器化,我們在年報里面也講到8.3是微服務,8.4是中臺化,現在基于數字核心開發的進展到了一個怎么樣的階段。第二個問題是在去年核心系統的營收里面,存量客戶和新增客戶的占比大概占多少?如果存量是回款。
答:目前基于企業級架構的數字化核心的大部分模塊已經在部分銀行應用,我們現在主要做的是產品的標準化與整合工作。
關于第二個問題,現在我們公司的存量客戶和新增客戶占比情況對我們公司的意義不是很大,因為定義存量與新增客戶有不同的理解。公司目前國內客戶的覆蓋率已經相當高了。
6.對很多小行來講比較務實的態度,不一定馬上能夠云原生,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答:所以我們一方面在做V10,一方面也在做V8的配套、V8+以及V8++。預計未來若干年還會需求旺盛,但是公司的壓力也非常大,包括技術路線、業務設計路線斟酌、落地實施都需要投入,所以說公司還是謹慎樂觀。
7.今年的目標是利潤和產品化,某種程度上來講兩個是需要平衡的,那2023年要做產品化提升利潤率,但是同時大行又很強調他的標桿作用,我們在中間是如何做的?
答:一方面,我們判斷,公司的利潤在歷史低位;另外一方面,公司看到未來美好的前景又想趕緊投入,這確實需要很大的平衡。目前公司需對未來的市場空間、未來的產品如何做、和哪些廠商合作、如何合作等問題進行斟酌考量,我們認為難度還是不小,我們形容為“走鋼絲”。
8.我們今天也想對信用卡核心這塊做一些研究,我不知道去年在信用卡核心的增幅是怎么樣一個水平,現在您對未來幾年信用卡核心,包括銀行托管模式,你覺得這個市場您怎么看?
答:雖然信用卡前幾年的需求旺盛,但這應該是屬于階段性的旺盛,而不是未來趨勢性的旺盛。信用卡產品未來會進化成什么樣,大家都在觀望,因此銀行的投入要么是階段性的投入,要么就會比較謹慎。
9.咱們在年報里面提的比較多的兩個主題,一個是金融信創,另外一個是數據資產化入表給他們帶來的業務增量,不知道您怎么理解這塊市場發展,還有咱們從中扮演的角色?
答:數據資產化是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這塊業務對長亮的意義首先是公司這方面的技術儲備應該是目前國內比較先進的,包括業務端的大數據全鏈條業務能力以及價值管理端的數據價值確權、評價與入表等;另外,數據也是國家的命脈,公司會謹慎地觀望相關機會,并在這個浪潮中盡力提供科技服務。
10.王總,您剛剛提到數據資產化,應該包含了很多頂層政策的紅利在里面,我們作為一家廠商助力銀行提升數據資產化的水平,未來銀行如果做數商,因為我看到光大銀行已經在相關的公開訂單里面表示要探索成為一家數商,您覺得我們會提供哪些標準化產品的服務?同時也看到我們跟盤古和華為昇騰的合作,不知道我們這塊怎么樣提升整個交付效率呢?
答:公司也在考慮這個事情,V10的整體規劃比較大的,我們現在也著手代碼的自動生成和AI生成以整體提高效率,未來大數據和AI肯定是重要方面。具體到數據資產上,公司的準備還是比較充分的。數據資產不僅僅是大數據業務條線全鏈條服務,還包括這個數據對企業本身的價值管理。公司應該是行業中產品線最全的企業,三大產品線:前臺有業務系統、中臺有數據,后臺有價值管理。除了大數據分析和AI智能外,對大數據進行價值分析和核算也是對企業非常重要的一塊業務,而價值管理一般對標的都是專業型公司。公司在數據資產管理以及后續價值管理等方面都做了技術儲備。
11.可不可以理解價值這塊產品相對來說是偏標準的,主要應用于數據資產的估值、定價?
答:價值管理是公司首先提出的概念,以前包括預算、核算、資債、績效、管會等各種板塊,其中有很大一塊價值叫做資產管理,如果把數據視為資產,必然會納入到整個體系的資產管理體系里面去。
12.從外行人的角度來說,是不是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數據業務相當于前期數據產品化之前的歸檔、清洗、治理,價值業務可以理解成數字資產化時代最后的定價、估值?
答:對,財務制度都有一套體系,目前在這個體系里面公司的競爭力是最強、產品最全的。在數據資產化的過程中除了大家看到的準備之外,公司在價值管理整個產品線上也在準備著,也在考慮數據資產化這個領域怎么走到前面。
13.您剛剛也提到我們跟盤古做一個結合,怎么用AI大模型這種技術去更好的幫助我們提升整個交互的效率,王總能不能分享一下數據和價值的毛利率與總體公司毛利率相比是偏低的,大概是40%不到的水平,如果結合盤古,我們現在對交付效率上有沒有偏定量的大概預判?
答:定量很難,從技術角度,效率提升是肯定的,也會越來越快。任何一個技術的進步和效率提高都存在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好處分配問題,效率提高大家都受益,這時候產品準備越充足、產品線越長可能受益的份額越大。
14.我們是盤古金融合作的第一伙伴,如果更早接入加上我們自身的積累,效率更高,應該會在全行業跑在最全面,從各個角度來說實現了產品集中度提升。剛剛您也提到了盤古,我們覺得不錯,能不能幫我們分享一下目前盤古金融這塊可能會在哪些領域做一些探索?
答:華為的盤古應該是目前比較先進的,盤古或者AI大模型本質上是一個底層工具,需要像公司這樣的應用廠商把它落地。公司現在在內部成立了與AI相關的部門,很多產品條線也開始成立相關部門來往前推,這個過程預估會比較漫長,但同時市場空間也會比較大。
15.請問V10推出之后對毛利率的提升空間怎么看?
答:一方面會有所提升,但是我們現在也是謹慎樂觀;一方面是客戶接受度也需要慢慢培養。現在產品還在研發過程中,所以很難量化它,一個是市場有一個接受的過程,一個是產品的成熟度也有一個過程。
16.今年營收增速和毛利率趨勢是多少?
答:我們去年受了一些客觀影響,毛利率有所下降,收入目前來看應該影響不大,從規模角度來說需求比較旺盛,但是成本端從毛利率角度來說是處于緩慢回升態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