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董事長介紹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神安線建設進展及銷售情況公司10月28日發布三季報,有一個比較值得重視的信號,公司前三季度實現3.8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今年和去年三季報最大的區別是,5000萬利潤基本都是主營業務燃氣板塊的利潤,我們去年調整了余熱發電板塊資產,今年明顯的降低了財務費用。其次通氣到鹿泉之后,增量的燃氣銷售收入補充上了余熱發電的收入,所以整體呈現良性的變化。大家比較關心我們神安線7月份山西到鹿泉通氣后的情況。我們從2016-2017年開始規劃神安線項目,今年7月份實現山西-河北鹿泉通氣,計劃于11月初到河北安平的管線全部完工。前幾天央視也報道了,神安線穿越南水北調工程正式竣工,山西-河北段很快就要安全貫通。燃氣銷售是我們公司轉型后的最核心變化,我們把山西的煤層氣送到華北來銷售。伴隨我們管網的全線貫通和下游銷售的推進,公司業務將持續增長。在此我強調一下我們的銷售模式——我們和中海油建設了管網,但是天壕環境要做的是借助管網實現分銷。建設神安線最初只有一個目的,即實現上游氣源的輸送和下游銷售。神安線的氣源不只是中海油,我們陜西-山西段已經審批,明年6月份完成神安線的三期工程,全長約70多公里,未來會有陜西的氣源進入神安線。這段通氣后,下游的分銷戰略就落地了。同時,神安線在山西-河北段有15個開口權,也就是銷售通道,我們在每個開口注冊了控股或全資子公司,負責這些氣量的銷售。我們上游在山西、陜西買氣,經神安線代輸,到河北銷售。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神安線在安平和國家管網貫通后,只要交1毛左右/方的管輸費,我們通過上游多氣源的采購,可以將銷售半徑延伸到江蘇以及更南的省市,進行下游更優質客戶的分銷,有助于我們實現全年四季的銷量平衡。我們會找長期戰略伙伴進行合作,保障穩定的銷氣量。現在神安線才剛剛通氣,我們希望未來能夠達成50-80億方/年的銷氣量。至于我們和海油合資的管網收入,每年供氣量達到15億方左右,便能實現管網的收支平衡。中聯華瑞盈利之后,每年會將60%的凈利潤進行分配,這是我們比較好的利潤來源。當然這塊對于天壕環境來說只是比較小的利潤來源,燃氣分銷才是我們的核心。今年冬天來看,氣價比較高。在“雙碳”戰略背景下,天然氣長期的需求也將旺盛,未來玻璃、陶瓷、氧化鋁等工業企業都必須用天然氣進行原材料焙燒。公司在山西有兩個氧化鋁項目的直供,原平市有超過10年的運營管理經驗,因此我們是沉淀多年的專業團隊,這個請大家放心。我們和華電石家莊天然氣電廠合作對石家莊北部1400萬戶居民進行保供,已經形成了非常好的共識。未來,我們的主要任務是:一是盡快完成管網建設;二是更多的獲取多渠道氣源;三是與國家管網實現互聯互通,延伸我們的銷售區域。我們的業務模式不復雜,最核心的壁壘就是神安線管道。二、董事長回答投資者提問(1)神安線東邊已經完成頂管穿越南水北調工程了,11月初就可以通到安平,目前有河北的預簽氣源么?回復:我們在鹿泉已經實現了河北地區的銷售,通過安平會有一部分銷售增量,但是安平最重要的意義是可以和國家管網連接。山西的氣我們有足夠的能力消納,價格方面大家可以去對標山西和河北的天然氣價格,當然工業客戶的價格是溝通出來的。(2)今年比較缺氣,山西是否有保供的壓力?我們陜西這邊談的氣價是多少?回復:不僅僅是保供山西,河北也要保供。華電的這個電廠是石家莊的重點保供項目,所以氣量這邊海油也做了相關安排。我們在滿足山西供應量的情況下要盡量往河北輸送,今年做到250-300萬方/日的供給。現在中聯煤在沖擊1400萬方/日的氣量供應,目前是1100-1200萬方/日,如果氣源供給提升,河北的天然氣供應就沒問題了。關于氣價成本,我們根據當地氣源的價格進行采購,氣源方賣給我們的價格與賣給其他分銷商的價格一致,與我們銷售到哪里沒有關系。(3)天然氣需求端年內差異比較大,后年50億方的氣量是考慮全年峰谷差么?回復:如果不加壓,年輸氣量在50億方左右的情況下,20億方氣我們將銷售給無明顯冬夏季需求差異的客戶,例如華電,我們以一個相對合適的價格去銷售,他們用氣量比較穩定,通過此舉可以形成對夏季天然氣的消納;其他的30億方氣量用作市場價,也平衡我們冬天和夏天的變化。(4)我們這兩年償還了30多億元銀行貸款,未來沉淀的現金有什么規劃?回復:我們現在貸款金額不大,資金成本也比較低。未來公司的燃氣銷售全部是預收賬款,但是我們不會因為現金流比較好就把貸款全部還清,一是維護和金融機構的合作關系;二是我們對這些資金有很長遠的安排,例如建設通向省級和市級的支線管網,同時與上游氣源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5)中海油對于非自身氣源進入神安線是怎樣的態度?回復:中海油的氣源不能支撐這50億方管道的審批,他們沒有這么大的供氣量。對于中海油而言,更多的氣源進入神安線也意味著更大的利潤,我們很早之前就溝通了這個問題,沒有任何分歧。當時將管道的起點設計在陜西神木的想法也是海油提出的,所以很早便達成共識。(6)2022年預計的20多億方的銷量中長協量占比多少,什么時候定價格?回復:明年上半年到河北的輸氣量應該還是300萬方左右/日,下半年陜西通氣后可以做到1000萬方左右/日,全年達到25億方左右。我們銷量達到50億方的時候,大概20億方是長協。(7)國家會對燃氣價格實施控制么?回復:居民用氣有明確價格,而工業用氣發改委只有指導價,實際價格是靠磋商來的。(8)中海油未來會參與我們分銷線的建設么?回復:中海油作為央企一級單位,投資項目的審批流程較為復雜。我們和中聯煤更多的互動在于加快市場獲取,保障氣量的即產即銷,目前中海油沒有參與神安線支線建設。(9)我們未來的氣源構成如何分拆?回復:山西這邊為神安線提供20億-25億方/年的外輸支持能力,陜西神木這塊從長慶氣田來說,有非常充足的氣源量,我們雙方已經有溝通討論并形成了基本的框架協議。長慶氣田的氣源連接線和神安線三期工程將同步建設。(10)未來競爭如果加劇的話,我們是不是會有價格壓力?回復:我們基于各個地方門站價格的參數確定價格,協議內價格要依據門站價格,協議外的價格就正常去談,價格方面的壓力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