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昊先生、童少波先生與投資機構代表對公司行業發展及未來規劃就以下問題進行了溝通交流:1、公司參與重慶兩江新區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項目的具體情況,近期人民日報、央廣網、中國網、新浪新聞等權威媒體都有報道及轉載,想了解一下。答:這個項目的全稱是重慶(兩江新區)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兩路寸灘綜保區空港示范園區“5G+智能制造”無人化供應鏈共享協同平臺。2021年初,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復函重慶市人民政府,支持重慶(兩江新區)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兩江新區建設國家車聯網先導區的腳步正日益加速。公司是2018年入駐重慶綜保區的物流企業,借助智博會的東風,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自動化立體庫在綜保區上線投用,配置有堆垛機、機器手、智能AGV機器人、RFID門禁等智能化設備。每年節約人力成本400萬元人民幣,庫存周轉率每天約9萬卷,收發貨準確度更是高達100%。2020年,搶抓兩江新區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的機遇,公司在綜保區的推動下,與慶鈴集團、重慶郵電大學、中國電信、聯想集團等多方合作,在綜保區空港示范園區率先打造“5G+智能制造”無人化供應鏈共享協同平臺。該平臺可實現料件、運輸、配送供應鏈全流程智能化。公司自動化立體庫即為智能倉庫端,接受客戶訂單后,系統自動下達指令,立體庫對指定貨物自動分揀、出庫。無人配送端是通過新能源智能網聯運輸車來完成,為自動駕駛車輛,行駛中車上只配一名安全員。車上將裝載從自動化立體庫出庫的電容電阻,運送給同在園區內的電子企業,進行加工,通過新能源智能網聯運輸車進行貨物配送,運用5G網絡下厘米級高精度定位和多傳感器融合感知的車路協同數控系統,實現自動駕駛運輸場景,最后再通過自動交付端抵達制造工廠,進行自動識別,交付并搬運至生產車間。目前已打通飛力達-旭碩科技首條駕駛線路,首臺自動駕駛車輛于2020年10月投入運行,首車運送訂單數近10000票。預計今年底上線第二輛新能源智能網聯運輸車,下一步還將拓展緯創、翊寶等線路,在十四五期間全面覆蓋園區所有的制造企業,實現效率提升50%左右,成本降低20%。打造智慧物流車路協同應用場景僅是其中之一,作為全國第四個、西部第一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目前兩江新區正按照“項目化、清單化、標準化”的要求,同步推開“三區一線兩點”的路端、場景端和平臺端建設,致力打造三大類應用場景。計劃到2022年,完成400個以上車路協同路口升級,1萬臺車載OBU安裝,最終實現兩江新區車聯網全域覆蓋。2、公司推進“5G+智能制造”無人化供應鏈共享協同平臺,后續的戰略布局是怎樣?答:公司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利用智能終端產業基礎和數字化轉型實踐,建成智能化立體倉庫,并與智造企業、知名高校、通信運營商和汽車制造商緊密合作,打造基于5G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無人化供應鏈協同平臺。將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深度結合,在效率提升、成本節約和節省人力三方面取得卓越成效,為智造業效能提升提供強有力的供應鏈支持。綜保區無人化供應鏈協同示范區運行控制中心于今年首次投入使用。該控制中心是無人化供應鏈協同平臺的大腦中樞,主要包括園區總覽、智慧倉儲、無人駕駛、安全管理、人員管理等五個核心模塊。其控制系統利用GIS技術對綜合保稅區空港實現1:1實景建模,借助5G通訊、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將整個場景數據接入綜合管理平臺,將關鍵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全面掌握運行態勢,實現“人-物-數-事”跨系統領域“一張屏”管理,從而實現管理數據化、應急主動化,為“智慧之城”注入新動能。公司創新研發并成功實施的整體解決方案對中國制造業供應鏈效率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公司始終把科技創新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在智慧物流技術創新應用上,公司相繼投入自動化流水線、自動化倉庫、AGV、RFID技術、5G無人駕駛等一大批自動化物流技術應用和科技創新,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卓越的服務,做制造企業可信賴的供應鏈伙伴。后續,公司計劃將重慶已經落地實施的“5G+智能制造”無人化供應鏈共享協同平臺經驗模式逐步復制,在華東、華南繼續打造智慧物流園,建立共享物流中心,加快向科技型企業轉型的步伐3、公司為給智能制造業企業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及發展智慧物流,公司在技術上有什么優勢?答:公司持續加強信息化管理系統和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應用,不斷提高物流軟件智慧化水平;加快推進倉儲設施應用物聯網技術,加快數字化終端設備的普及應用。今天我們參觀的昆山綜保區及重慶空港保稅港區上線自動化立體庫已多次被央視報道,同時,公司率先在重慶空港工業園區導入5G無人駕駛技術,借助5G、物聯網技術,車輛實時收集路況信息動態規劃運輸線路,自2020年10月投入使用以來一直持續安全行駛。另外,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智慧共享物流中心”項目在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被評為2020重慶大數據智能化十佳應用案例。公司牢記“助力智造企業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實現客戶價值主張”的企業使命,立志成為“數據科技驅動的智造供應鏈管理專家”,公司堅持既定戰略,在持續聚焦數字化轉型的同時,深化落實數據與技術雙輪驅動的戰略實施路徑,在數據驅動方面2020年度又新提出了“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的具體指導方針,旨在實現數據挖掘,建立自動化、智能化的分析決策模型,推動業務創新,創造新價值。4、公司目前有哪些重要客戶,在客戶拓展方面有什么進展?答:公司擁有豐富的物流服務經驗,在各行業積累了大量的優質客戶資源。在電子信息制造業,acer、華碩、小米、傳音、泰科電子、仁寶、緯創、華勤電子、大聯大及立訊精密均是公司客戶;在汽車及零部件行業,公司與長城汽車、吉利、保時捷及沃爾沃等品牌客戶展開合作。在智能制造裝備行業,公司繼續服務全球家用機器人專業智造品牌制造商添可電器,在精密儀器行業,德州儀器、牧田均與公司展開業務合作。在醫療器械行業,公司與中國醫藥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多年。在快速消費品行業則有強生(中國)、蘇州隆力奇、利樂公司、旺旺集團。服務好這些知名優質的客戶有利于提升公司的行業知名度,便于公司新客戶的開發以及新業務的拓展。公司六大目標行業中,今年在電子信息制造業保持強勁的勢頭,陸續拿到得力、領翊、戴森、科沃斯、冠捷、藍思一批知名客戶,同時在汽車及零部件行業大有斬獲,新引進了一批頭部客戶,如蔚來汽車和貝內克等;其他四個行業也陸續導入一部分新的客戶,業務也有所增長,新能源方面與高景、正信、尚德、億晶等光伏企業展開合作;快消領域,三季度開始為依云提供國內合同物流的服務;同時在售后配件業務中,獲得Dell、Vivo的認可,拓展倉儲備件業務。另外在戰略合作方面,也與長安民生開展了資源互補的業務合作。除了業務的積極合作以外,在方案咨詢方面公司近期也為采埃孚和ABB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提供了自動化倉庫咨詢服務,客戶對公司的自動化方案能力予以高度認可。5、公司未來的戰略是?答:公司依據最新確定的戰略定位,在行業開掘方面,繼續深耕IT制造業物流服務的基礎上,繼續探索和嘗試電子信息制造行業新的業務領域及運作模式,同時,加強對其他相關智能制造行業的探索、研究和實踐,以內生式拓展與外延式并購相結合的方式,繼續嘗試將在IT制造業積累的供應鏈管理經驗向其他相關智能制造行業進行復制,目前公司已在汽車及零部件行業、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精密儀器行業、醫療器械行業及快遞消費品行業積累了相關成功案例,初步形成了公司六大目標行業解決方案,為公司持續的業務轉型升級及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客戶拓展方面,由于全球知名品牌商在其制造產業鏈中占據主導地位,公司將繼續堅持品牌商大客戶策略,通過深入服務品牌商大客戶,特別是國產替代的龍頭企業及其全球產業鏈,促使公司不斷調整和優化業務結構,帶動公司物流供應鏈管理向產品標準化、服務精細化、方案一體化方向發展;在區域全球化拓展方面,從整體層面來說,公司將不斷適應全球供應鏈在地區間、國際間調整、轉移及整合的大趨勢,繼續加大對海外服務網絡的投入,優化公司海外服務網絡的布局,以提升公司海外服務能力;從單個客戶層面來說,公司堅持將品牌商大客戶策略在區域維度上進行延伸,緊密跟隨并密切配合品牌商大客戶海外業務拓展,以協助品牌商大客戶的海外業務布局,同時也帶動公司物流供應鏈管理服務向全球化方向發展。同時,公司還將繼續抓牢公司在物流信息技術方面的優勢,繼續加大對信息技術的研發、應用及投資力度,以順應智能制造客戶及制造供應鏈物流產業的數據化、信息化及智能化趨勢,旨在使公司成為物流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B2B領域領先的物流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