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調研地點 | 調研形式 |
2023-01-04 | 東方電熱 | 線上交流 | 特定對象調研,線上交流 |
參與機構 |
財通基金,寧波數法私募基金,永安國富投資,浙江臻遠投資,鵬華基金,上海煜德投資,廣州市玄元投資,上海阿杏投資,長安國際信托,中建投信托,北京志開投資,上海云旗資管,瓴仁資本,伊諾爾集團,Dragonstone,建信基金,上海賽伯樂投資,北京遵道資管,深圳東方港灣投資,信達證券,上投摩根基金,海富通基金,杭州沖和投資,拓璞基金,國新證券,循理資管,中金家電,長信投資,晨燕資管,歌汝資管,FIL Investments International,上海力元股權投資,恒生前海基金,君弘資管,上海進崟投資,深圳中天匯富基金,上海匯利資管,北京睿谷投資,華泰證券資管,北京泓澄投資,臺灣群益投信,鴻道投資,中國國際金融,深圳前海登程資管,平安基金,WTAsset Management Limited,建信理財 (資管),農銀理財,淳厚基金,西藏合眾易晟投資,東方證券,上海普行資管,恒越基金,上海光大證券資管,Barings Investment,招商家電,中國人壽養老保險,國泰君安資管,北京源峰私募基金,淡水泉(北京)投資,國聯安基金,中銀基金,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國信弘盛,恒泰證券,北京衍航投資,深圳市泰聚私募基金,首創證券,深圳宏鼎財管,中睿合銀投資,永贏基金,上海甄投資管,上海元葵資管,交銀施羅德基金,易米基金,珺容投資,深圳前海百川基金,太平基金,遞歸資產,長生人壽保險,華夏財富創投,國壽安保基金,深圳新思哲投資,上海理臻投資,中加基金,鴻凱上海投資,大成基金,鴻運私募基金,天風證券資管,上海犁得爾資管,上海大箏資管,上海樸信投資,深圳市新思哲投資,平安養老保險,上海鼎鋒資管,上海復勝資管,浙江美濃資管,金鷹基金,浦銀安盛權益投研,招商銀行理財,進門財經,青島冪加和私募基金,上海涌峰投資,Fenghe Asia F&H Fund Management,上海睿億投資,華西證券,中億投資,海富通券商研究,廣發證券資管,天風證券,杭州樂趣投資,國信證券,平安證券,北京鉅豪投資,上海賦格投資,北京柏治投資,福建滾雪球投資,國壽養老,方正富邦基金,上海乘是資管,晉江和銘資管,華福證券,上銀基金,上海混沌投資,杭州寬合私募基金,上海純達投資,中信建投自營,易家資產,盈峰資本,深圳市鯤鵬恒隆投資 |
調研詳情 |
問題1、關于業績預告情況 公司2023年1月3日披露了《2022年度業績預告》,業績預告的凈利潤中值是3億元,這與公司年初的目標基本是一致的。四季度單季度業績約6400萬元,與三季度環比下降,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報告期內公司光通信材料業務個別客戶(系)應收賬款金額較大且存在商業承兌匯票預期未兌付的情況,公司在積極催收的同時已經根據公司會計政策壞賬計提(截止到2022年三季度末已計提1300萬元)。2022期末該客戶(系)應收賬款余額約5500萬元,雖較年初余額已收回較大金額,但公司仍根據謹慎性原則,決定按照期末余額的70%預計提壞賬準備約3850萬元,扣除已計提的1300萬元后,四季度實際計提2550萬元,扣除所得稅及相關費用,影響四季度當期凈利潤約2200萬元。2023年,公司將繼續加大上述光通信材料客戶(系)的應收賬款催收,再次出現大額計提的可能性不大。二是四季度屬于年度末期,公司按照歷年做法計提了一部分資產減值準備,影響凈利潤約1000萬。剔除上述影響因素,公司四季度單季度業績實際上要略好于三季度。 問題2、關于業績構成 公司2022年業績預告的凈利潤中值在3億元,根據財務部門的初步統計,其中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務貢獻約2-2.2億元,新能源汽車元器件業務貢獻約2000萬元,家用電器元器件業務貢獻約6000萬元,大額計提壞賬準備后光通信材料業務貢獻約750萬元,鋰電池材料(預鍍鎳)業務貢獻較少,符合年初目標預期。上述金額為初步測算,未經審計,公司將在2022年報中詳細披露,提請注意風險。 問題3、關于多晶硅業務訂單 公司目前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務在手訂單約36億元左右(含稅,下同),目前沒有接到任何已簽項目訂單延期或取消的信息。按照合同交貨條款計劃,預計2023年交付目標30億元。如果2023年原材料價格總體平穩、不發生大幅上漲的情況,公司預計這塊業務的利潤率能夠保持穩定。近期多晶硅價格降幅較大,對市場投資情緒有影響。我們目前仍維持之前的觀點,即2023年出現項目投資落地小高峰的可能性極大,對2024年謹慎樂觀。公司2023年這塊業務的收入確認主要來源于2022年簽訂的項目合同。我們之前預測2023年可能最低會有50萬噸的多晶硅項目產能落地,公司對應可獲得訂單金額約在20億元偏上,據此測算,公司2024年預計需要交付訂單金額約在20億元向上。 問題4、關于預鍍鎳項目 公司目前2萬噸預鍍鎳募投項目進展順利,進度略超預期。原計劃2023年1月20日熱聯動試車,目前會有一到兩周的提前。整個項目的推進進度沒有變化,公司對2023年下半年大圓柱電池需求放量及消費電子領域需求恢復增長抱有極大地信心。市場推廣方面,公司2022年與無錫金楊、東山精密均簽訂了供貨框架協議,其它一些目標客戶的材料驗證也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材料沖制性能驗證。近期,公司與LG的合作持續加強,根據客戶的新要求改進后的新預鍍鎳材料及其沖制制品已經發往韓國LG總部做驗證。公司也通過國內目標客戶將預鍍鎳材料及其沖制制品發往美國某知名新能源汽車企業做報備及性能驗證。價格方面,鋰電池用預鍍鎳材料市場價格2022年保持平穩上漲態勢。2022年初新日鐵產品國內報價在1.9萬元/噸,目前價格穩定在2.2-2.4萬元/噸之間。公司的報價原則上低于新日鐵至少2000元/噸,目前預鍍鎳材料的噸凈利在3000元左右。2023年暫定出貨目標2萬噸,具體出貨看客戶需求。 問題5、關于新能源汽車PTC電加熱器 公司350萬套/年新能源汽車PTC電加熱器募投項目一期工程進展順利,其中年產75萬套水暖生產線于2022年8月底試生產,目前已經具備批量生產的能力,年產100萬套風暖生產線于2022年11月底試生產,目前已經生產出合格產品。預計2023年產能能夠達到200萬套。除了原有的比亞迪、江淮松芝、零跑汽車等主要客戶,公司目前已經完成或正在落實部分知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定點或配套供應工作,市場需求旺盛,部分車企價格端有年降需求。根據當初的規劃目標,公司2022年新能源汽車元器件業務的銷售目標是3億(含稅),2023年6億(含稅)。按照目前的市場情況,該板塊業務的毛利率2023年預計可以維持。 |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