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鍛造和鑄造目前的產能情況?是否有產能提升計劃?公司回復:公司長期從事大型鑄鍛件產品的研發、制造及銷售。公司現有120MN、50MN等自由鍛壓機,目前鍛造整體產能約為22萬噸。公司現有鑄造產能約為16萬噸,其中90%以上的是風電輪轂、機架等風電類產品。今年公司啟動了發行可轉債項目,募集資金除補充流動資金外,計劃建設兩個募投項目,其中一個是“高端裝備核心部件節能節材工藝及裝備提升項目”,該項目利用公司現有的鍛造及熱處理廠房,新建模鍛車間,配置700MN大型模鍛擠壓機及相應輔助設備及公用設施,將風電主軸、管模等鍛件產品的自由鍛工藝提升為模鍛工藝,實現企業生產系統的技術工藝升級。模鍛技術是精密的“凈近成形”技術,能夠大幅降低產品的毛凈比,減少鍛造余量,材料利用率大幅提高,而且減少后續的機加工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從而達到提效節能節材的目的。同時采用模鍛成形工藝后,鍛件金屬流線可保持全纖維流線,產品強度、韌性、塑性、淬透性、疲勞強度都會大幅提高,可以提高產品質量。本項目建設期預計2年,該項目主要產品形式是風電主軸、大型船用柴油機曲臂產品以及金剛石壓機絞鏈梁,項目投產后可以有更多鍛造產能用于其他鍛件的生產,預計還可以提升公司整體鍛件產能10萬噸。因此本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提升公司的鍛造技術水平、提升鍛件產能和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保持行業優勢地位。鑄件方面,今年受到風電市場訂單量及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尚未實現滿產;公司將加快適應產品大型化的升級提升,狠抓產品質量,繼續促進產能逐年釋放。2、公司在風電主軸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公司回復:公司現已形成集“冶煉/電渣重熔、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機加工、大型成套設備設計制造、涂裝”于一體的完整制造鏈條,形成綜合性的研發制造平臺,產業鏈優勢明顯。公司在風電主軸細分市場深耕多年,與國內外眾多風電整機制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具有豐富的客戶資源。同時公司積極開拓了風電裝備模塊化業務,將風電關鍵核心部件、輔助件,通過裝配形成模塊化產品向風電整機制造商供貨,交貨形式由關鍵核心部件升級為模塊化產品。對于有需求的風電整機制造商,公司將以一站式、模塊化的供貨模式代替客戶分散式采購裝配模式,有效降低客戶運輸成本和裝配工作量,增強客戶粘性,同時有利于提升公司風電主軸等關鍵核心部件的業務拓展。公司可轉債募投項目建成投產后,公司的風電主軸等鍛件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將會提升,生產成本也會降低,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在鑄造主軸方面,公司目前已為部分客戶進行了鑄造主軸的量產,而且目前明年的訂單中也有部分鑄造主軸。公司將充分發揮綜合性研發制造平臺優勢,緊盯市場需求,滿足不同客戶在鍛造主軸和鑄造主軸方面的需求。3、公司在風電領域的業務布局如何?主要風電產品類型有哪些?公司回復:風力發電具有蘊藏量大、可再生、分布廣、無污染、技術成熟、良好的經濟性等特點,是最成熟的清潔能源利用形式之一。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提高清潔能源在國家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已經是全社會的共識與我國政府的政策導向,尤其是2020年以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風電相關發展政策和產業規劃,大力支持風電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未來公司將繼續提升風電業務的協同發展優勢:一是要繼續提升風電主軸生產能力,并加快推進新工藝研發創新,夯實行業領先地位;二是風電鑄件加快適應產品大型化的升級提升,狠抓產品質量,繼續搶占市場份額;三是風電結構件要高標準、高水平做好生產體系的優化和擴建,實現高起點發展;四是要利用好珠海港集團協同發展資源,與兄弟公司在風電新產品研發、客戶資源開發、項目資源拓展等方面加強合作。公司是國內少數幾家擁有大型綜合性制造平臺的企業之一,形成了大型鍛件坯料制備、鍛造、熱處理、機加工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可以同時批量供應鍛件、鑄件和結構件產品。風電類產品是公司主要產品類型。公司可以同時為客戶批量提供雙饋/直驅/半直驅式的風電主軸、輪轂、機架、軸承座、偏航制動盤,風電定軸、轉軸、定子機座、轉子機殼等各類鍛件、鑄件、結構件產品。同時公司積極開拓了風電裝備模塊化業務,將風電關鍵核心部件、輔助件,通過裝配形成模塊化產品向風電整機制造商供貨,交貨形式由關鍵核心部件升級為模塊化產品。4、公司目前海上風電產品收入的占比情況,以及對未來海上風電快速發展帶來的產品需求做了哪些準備?公司回復:今年是海上風電的搶裝年,明年海上風電進入平價時代,目前看公司的海上風電產品收入占比有限。隨著國家政策對風電行業發展的支持,以及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進入平價時代,風電市場的整體發展也在處于調整期。當前海上風電市場上已出現10MW及以上的機型,其主要關鍵部件的輪廓或直徑尺寸在8米以上,這就對我們風電部件制造企業提出新的要求。首先要通過技術工藝創新等降本增效措施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其次要完善大規格風電部件的生產能力。對此,今年我們啟動了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投項目之一“大型海上風電產品配套能力提升項目”,公司利用位于青島即墨區生產基地的區域優勢,提升公司海上風電大型化部件的生產能力,項目建成后預計將形成年產360套大型海上風電結構件的生產能力,以及配套機加工能力,并解決大部件產品的運輸問題,降低運輸費用,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因此,未來公司海上風電產品收入占比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5、風電主軸和風電鑄件目前的市場競爭格局如何?公司回復:風電主軸方面國內產品基本替代進口產品,國內風電主軸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通裕重工、金雷股份等。風電鑄件的生產規模化企業主要有日月股份、山東龍馬、吉鑫科技、豪邁科技、通裕重工等。在風電主軸方面,2020年,受風電行業“搶裝潮”影響,風電主軸訂單飽滿且集中交貨,公司鍛件產能優先滿足風電主軸的生產,去年公司風電主軸產量約15萬噸,占鍛件整體產能約6成,今年1-9月占比有所下滑至約5成。公司將繼續提升風電主軸的生產能力及產能占比,并加快推進新工藝研發創新,夯實行業領先地位。在風電鑄件方面,公司的鑄件產能約為16萬噸,其中90%以上的是風電類產品,今年受到風電市場訂單量及成本端影響,尚未實現滿產;公司將加快適應產品大型化的升級提升,狠抓產品質量,繼續促進產能逐年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