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總會計師兼董事會秘書劉克冷先生對公司情況進行了介紹。2.請問國內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市場空間有多大?答:按照“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實施方案”存量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十四五”期間完成2億千瓦,增加系統調節能力3000—4000萬千瓦。3.公司目前業務對應的市場容量是什么規模?答:“十四五”期間整個三改聯動節煤降耗改造規模不低于3.5億千瓦、供熱改造規模力爭達到5000萬千瓦、靈活性改造2億千瓦。由于煤電機組改造一廠一策的特點,每個項目需要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單獨設計、實施,改造范圍、改造工程量均不同,公司業務對應的市場容量很難確定。4.60萬千瓦機組做靈活性改造,對應的投資額在多少?答:如果是新建機組,在設計階段把脫硫脫硝、無油點火等考慮在內,改造量可能較少。如果是存量機組,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設計改造,如更換煤種、汽機側改造、解決低負荷穩燃的衍生問題等。無法單純按照機組容量來推斷投資額。5.請問公司2021年年報扣非后凈利潤較低的原因?答:一方面去年公司存量及新簽訂單較少。另一方面,公司主要業務模式為EPC/EP,大宗物資價格大幅上漲對公司成本端造成很大壓力。并且,去年煤價高企,火電企業現金流緊張,改造市場容量減少。6.請問今年改造市場情況如何?答:煤電機組最大的成本在燃煤,去年以來煤價一直高位震蕩。在“雙碳”政策背景下,“十四五”期間新能源發電快速發展,發電量占比持續增大,但存在并網難、消納難、調度難等問題,因此煤電機組擔任起我國電力穩定生產、供應和靈活性調節的“壓艙石”的作用。預期煤電機組要根據電網要求開展節能、靈活性改造。根據公司2022年半年報披露數據,市場訂單情況好于去年同期。7.公司訂單結算周期在多久?答:公司各業務訂單結算周期不同,可能存在跨年情況。今年長江流域遇到少有的高溫少雨極端天氣,為滿足嚴峻的電力供需形勢,燃煤機組首要完成保供任務,因此檢修周期可能推遲一個月,公司訂單收入波動情況比往年將有所滯后。8.2022年半年報公司新能源業務發展較快,請問公司未來在生物質、新能源領域有哪些投資方向?答:公司投資堅持穩健、審慎原則。目前地熱方面已實施完成200多萬平米,地熱項目依托于天然資源的稟賦,要根據地熱資源分布進行開發。公司也在探索生物質耦合發電、生物質摻燒及燃料制備。公司將穩妥推進新能源項目。9.限制生物質能發展的是燃料產能還是市場需求?答:單純生物質能發電全產業鏈打通仍需一定時間。因為生物質發電供給端涉及三農領域,需求端涉及燃煤機組燃燒耦合問題,整體產業鏈比較長。10.煤電新建機組的減少對公司等離子、省煤器等業務是否造成影響?答:煤電新建機組減少對各項業務確實造成影響,目前對存量機組的技術改造為主。公司產品使用周期在4-5年,之后會進行備件更換、燃燒器改造等。11.等離子業務在鍋爐中的配比是什么情況?答:根據燃煤鍋爐型號不同,一層鍋爐可能4個角、8個角,每個角配備一臺等離子點火設備。去年公司在神華勝利電廠的超高水分褐煤點火項目成功驗收,標志著公司等離子體點火技術應用范圍得到拓展。有的燃煤機組受煤質限制(如燃用貧煤)不適宜使用等離子設備,也可以采用微油點火設備。12.公司庫存現金比較多,未來有何使用規劃?答:公司不斷探索相關領域投資方向,除鞏固現有業務外,未來關注的重點領域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方向。公司管理層堅持穩健、審慎原則,目前已經介入地熱、風電、生物質等領域,并推進氨能應用。13.公司新增的關聯交易額度是否會在年度內使用完?答:關聯交易額度為公司對業務發展的估計,實際執行情況還受行業政策、客戶經營情況、市場需求等因素影響。14.機組靈活性改造業務對應到公司報表如何體現?答: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涉及范圍很廣,要在滿足機組靈活性的同時實現排放達標。從這個標準看,節能、環保、靈活性是一體的。公司除了傳統技術外,消化吸收了其他新技術,力爭實現一體化集成改造。隨著政策的要求,機組的綜合改造顯得越來越重要。15.是否所有機組都要進行煤種適應性改造?答:并非所有機組都進行煤種適應性改造,機組改造不是標準化產品,要具體分析。16.公司如何看待混氨燃燒業務的發展?答:機組混氨燃燒替代煤炭為實現雙碳提供一個全新的思路。公司的混氨燃燒技術目前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技術的推廣過程中,整個產業鏈還未完全打通,一方面是化工產業的制氨成本,一方面是燃煤機組的改造意愿。氨能的產業化還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