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提出的問題及公司回復情況
公司就投資者在本次說明會中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復:
1、數字貨幣方面有哪些涉及?
維恩貝特參與的數字人民幣業務主要是2.0層的運營商軟件開發和2.5層的應用場景軟件開發,目前正在進行中的項目開發是某國有銀行地方分行及某地方商業銀行場景化應用開發。
2、公司研發人員這么多,公司將來會成為騰訊那樣的大科技公司。國際頂尖的科技企業一直都是天源迪科學習的榜樣,即使在企業的初創期,常常遇到資金上捉襟見肘的情況,但研發投入始終保持了較高的比例。軟件創造價值就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
3、公司會進入醫療業務嗎?
你好!公司目前沒有進入醫療行業的計劃。
4、希望公司能多與投資機構和一般投資人多進行溝通交流,增強企業經營透明度,便于投資者的投資選擇。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不斷改進,增加與投資機會及投資人的溝通交流。
5、公司是否有應對一旦與華為分銷產品脫鉤,公司如何發展的預案?
你好!公司一旦與華為分銷產品脫鉤,我覺得沒有大的問題呀。預案要做,但不用太早做,做早了會是無用功。
6、陳總,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劇,可否考慮生產專門陪老人聊天解悶的AI智能應答小裝備,包括天文地理旅游等知識,情感解惑,烹調工藝等。
公司對主航道的選擇有資源稟賦和戰略層面的考量,目前沒有計劃進入養老和心理咨詢等細分領域。
7、公司的小6智能語音機器人已進行迭代開發,提升意圖識別和情感識別,實現了基于NLP的工單分類、基于FAQ的智能問答系統、銀行客服培訓機器人等能力,投入生產系統,有效地減少了人力成本,提升生產效率。請問該系統與產品是否有計劃進入其他領域,或者與百度阿里華為等大模型合作。請問該系統與chatgpt相比達到2.0的水平了嗎?或者已經達到3.0的水平。日后是否有可能開發民用產品接入chatgpt4.0?
公司在小6智能語音機器人研發上積累的語言模型和NLP能力已開始賦能到電信運營商等行業,公司與國內頂尖大模型廠商的合作策略是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結合自身優勢,聚焦大模型的行業落地。GPT4.0事實上已成為全球大型語言模型的標桿,成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雛型,與之相比目前國內廠商都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存在私有化部署障礙,目前金融電信等行業應用無法直接接入ChatGPT4。
8、董事長您好,請問貴公司市值是否低估了?
2022年公司凈利潤比較低,市場對公司的股值是正常的。
9、陳總好,公司目前利潤很少,年度分配預案可否適當調整,可否不以現金分紅為主,而是實施10股轉增若干股?
你好!深交所對轉增有專門的規定,不是我們想轉增就能轉增的,謝謝理解!
10、這兩天的大宗交易是公司高管的減持嗎?如果是,是否表示公司管理層對未來不持信心?望真心回復!
天源迪科在收購維恩貝特時,90%是換股收購,10%是現金收購,連個稅都是股份質押借錢付的。這么多年共同發展,股東因財務需要,適當減持點是合理的。
11、請問貴公司領導,公司沒有什么行動提高公司市值、回報中小投資者利益、增強投資者持股信心?
這幾年公司股價不高,跟公司凈利潤一直在往下走有關。2022年,公司凈利潤也不高,有疫情的因素,也有我們在一些項目上先期投入,收不到款的因素。今年在經營策略上,會作一些調整,收縮規模和一些不盈利的行業,加強盈利能力,公司資源會傾斜到毛利率高的項目。此外,公司開源節流還會繼續。一句話,要提升公司業績。
12、公司在國內軟件企業中屬于頭部企業,請問下貴公司為啥市值一直就是幾十億徘徊,不要說跟龍頭比,底部企業都比貴公司市值高,公司是不是在市值管理方面沒用心?
公司市值不高應該跟公司這幾年業績下滑有關。這幾年,公司凈利潤不高,有疫情的因素,也有我們在一些項目上先期投入,收不到款的因素。今年,公司經營策略會作一些調整,隊伍稍作收縮,加強盈利能力。公司資源會傾斜到毛利率高的項目。此外,開源節流還會繼續。公司在經營方面還是很用心的。
13、請問陳總!公司是正宗軟件,人工智能標的,而且已經有硬件產品落地,小六人工智能語音,但是在這波人工智能浪潮中表現平平,這點您怎么看?哪些需要對投資人說的。
公司從2018年開始研發基于預訓練語言模型(BERT等)和TextCNN神經網絡的NLP相關技術,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技術架構已逐步轉向生成式大型語言模型+特色模型的架構,并在智能客戶和銀行外呼機器人領域率先實現場景化落地。公司的業務主航道依然是行業應用開發,需要持續穩健的研發投入,AI等新技術業務紅利的形成也需要一定周期。
14、董事長:您好!貴公司和利潤和業務收入完全不對等。請問您有沒有具體措施提升業績,增加投資者回報?
這幾年公司股價不高,跟公司凈利潤一直在往下走有關。2022年,公司凈利潤也不高,有疫情的因素,也有我們在一些項目上先期投入,收不到款的因素。今年在經營策略上,會作一些調整,收縮規模和一些不盈利的行業,加強盈利能力,公司資源會傾斜到毛利率高的項目。此外,公司開源節流還會繼續。一句話,要提升公司業績。謝謝你的問題!
15、未來人工智能越來越重要,公司有哪些發展目標,公司對于22年業務下滑比較多的有什么改善措施?
公司聚焦人工智能技術在公司主導行業的深入應用,也就是進行人工智能領域基礎算法模型和特定算法模型的研發和持續優化,一個方向是聚焦人工智能NLP自然語言處理細分領域,包括語義理解、語言生成和對話管理等核心組件,另一個方向是聚焦大型語言模型LLMs與行業場景的結合,以微調優化的模式實現大模型的行業落地。
16、陳總你好,持有咱們公司的股票已有5年,一年盼著一年公司能用更大的起色。作為堅定的小投資者,請問咱們公司何時能有較大的突破?我還能繼續等嗎?
你好!你是公司投資者,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你的這個問題我不敢回答,回答了我就犯錯誤了,違反了深交所的規定。希望你能理解。這幾年公司股價不高,跟公司凈利潤一直在往下走有關。2022年,公司凈利潤也不高,有疫情的因素,也有我們在一些項目上先期投入,收不到款的因素。今年在經營層面,會作一些政策調整,加強盈利能力,公司資源會傾斜到毛利率高的項目,開源節流會繼續。
17、請問陳總,公司在GTP上有沒有實質東西,跟阿里達摩院的合作還在持續嗎?
GPT是生成式預訓練語言模型,公司從2018年開始研發基于預訓練語言模型(BERT等)和TextCNN神經網絡的NLP相關技術,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技術架構已逐步轉向生成式大型語言模型+特色模型的架構,并在智能客戶和銀行外呼機器人領域率先實現場景化落地,例如銀行業務系統的流程外包BPO,如催收和電銷,用人工智能替代人工服務。目前催收機器人銷售到中信銀行、交通銀行、重慶銀行、上海銀行、廣州銀行等6家銀行。公司的外呼機器人以業務運營的模式形成收入,之所以能每年增加智能客服的新客戶,是因為公司在業務外包領域有幾十家銀行和互聯網銀行客戶,有豐富的業務場景和語料,可以不斷迭代開發智能化交互能力。
18、貴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跟阿里巴巴具體有那些合作?目前有具體的實施進度嗎?
公司智能客服和銀行外呼機器人兩個細分市場領域與阿里云小蜜有過深入合作。智能客服方面包括在線客服、熱線客服、外呼、對話機器人、知識庫等產品及運營服務,以及中國移動等客戶;銀行外呼機器人方面包括中信銀行,交通銀行等行業標桿用戶。目前項目進展順利,已投入生產性運營,對后續技術發展形成了良好支撐。
19、公司就這么個50億的市值,為何布局這么多領域?概念一大堆,都是行業墊底的。研發投入是必須的,但面是否太大了,沒有專而精。公司經營策略是否會調整?
你講得對,公司2023年會收縮一些領域。2022年,公司凈利潤也不高,有疫情的因素,也有我們在一些項目上先期投入,收不到款的因素。今年,公司經營策略會作一些調整,隊伍稍作收縮,加強盈利能力。公司資源會傾斜到毛利率高的項目。此外,開源節流還會繼續。謝謝你的建議!
20、想請問一下軍工領域研發那些產品?
不便回復。提供公司的大數據平臺、人工智能平臺、物聯網平臺,提升客戶信息化水平。
21、請問,貴司謝立拓和吳福全作為阿里智能客服項目的特聘專家是否參與阿里通義大模型的研究開發工作?
立拓和福全兩位同學同時也是天源迪科人工智能研究院特聘專家,直接參與了公司大型語言模型+特色模型專項課題的前期籌劃和預研工作。
22、請問公司貴領導:幾年來股價沒什么起色、除了外圍因素、公司內部有沒有回購股份或者資產重組計劃嗎?
你好!據我所知,公司目前沒有回購股份的計劃,也沒有資產重組計劃。今后如有這方面的計劃,我們會及時披露的。謝謝!
23、數字人研究院已成立近兩年,到目前為止已完成哪些成果?研究院與哪些機構進行了合作?謝謝!
公司于2021年中成立數字人研究院,服務于企業前瞻性業務方向,聚焦AI建模、NLP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CV計算機視覺等核心技術,致力于采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公司面臨的金融、電信及政府行業應用發展的基礎和關鍵性問題,提供共享AI算法模型能力和核心技術人才支撐,賦能一線業務板塊,實現數字化解決方案向智能化解決方案的演進。
研究院的成果和應用有:
1)催收場景下的對話機器人,可替代人工完成信貸催收,主要意圖識別算法,分析客戶說話的內容意思,完成機器人的智能對話。該產品已在中信銀行,交行,重慶銀行,上海銀行投入使用許久,穩定迭代升級,中信現場中完成替代人工40%的工作量。
2)金牌話術挖掘算法,可在以往沉淀的所有催收話術中,挖掘出優秀的話術內容和策略,一是可以完善智能對話機器人的話術庫,二是提供優秀的話術內容和話術策略用于新人的職業培訓,使得在催收溝通中掌握主動權,了解客戶意識薄弱點,攻其軟肋,提升回款率。
3)動態客戶畫像算法,根據客戶和客服溝通對話,實時的分析客戶屬性,如還款能力標簽,婚姻標簽,家庭標簽等。
4)OCR識別算法,支持快遞單OCR識別,營業執照OCR識別,客戶套餐OCR識別,主要是提取圖片上的信息內容,根據業務需要用完成數據的分析比對。
24、公司這么多概念,好像什么又都沒有,沒有拳頭產品,軟件業務才這么一點,后續規劃是什么,難道一直靠代理來維持嗎?
公司的軟件業務收入規模也是不錯的,近幾年因疫情及部分項目拉低了公司盈利,軟件業務一定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數字經濟已經離不開軟件。
25、董事長您好,阿里發布通義大模型對公司有沒有正面影響?
公司在智能客服和銀行智能外呼機器人領域與阿里已有合作,大型語言模型的通用性更強,對樣本數據的需求可以大幅度降低,對以軟件開發為主營業務、數據資源相對有限的非互聯網運營企業是有利的。
26、董秘,看管理層的年齡都有點偏大,是否有意向引入高學歷年輕人才來管理呢?
公司積極調整組織架構,有意向讓有能力有擔當的年輕人承擔管理工作。
27、請問公司今年是否有信心對軍工和政府業務扭虧為盈?未來會收縮軍工業務嗎?謝謝!
公司在政府行業持續投入,在智慧政府、住建、城管、數據安全方面已有成熟的案例,未來公司將嚴控項目的質量,對在政府業務的發展有信心。2022年已經對國防業務進行了收縮,同樣,只做公司有技術優勢的、有盈利的項目。
28、總感覺公司管理層似乎依托代銷華為產品,吃老本,70%以上營收都是分銷華為產品,真真獨立經營的很少。研發投入的領域大多沒有起色。作為上市十幾年的老牌公司,這樣的經營模式很少見!
公司的軟件收入規模在國內軟件企業中,也是屬于頭部企業。
29、公司這幾年利潤好像利潤一直在往下走,后續經營會否有改觀?
你好!這幾年公司利潤確實一直在往下走,2022年凈利潤也不高,有疫情的因素,也有我們在一些項目上先期投入,收不到款的因素。今年在經營層面,會作一些政策調整,加強盈利能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