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情況介紹(2022年上半年經營情況)2022年半年度報告已披露,首先簡要介紹一下2022年上半年主要經營情況,從公司財務數據來看,營業收入44,667.46萬元,同比下降28.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62.26萬元,同比下降189.49%,今年疫情的影響較大,公司主要的經營主體分布在北京、上海、南京,這些城市是今年疫情的重災區,對公司的市場開拓、項目實施產生較大影響;另一方面,雖然疫情影響較大,基于公司的商機盤點及對發展機會的認知,未來幾年仍會是公司的非常重要的基于發展期,今年的上半年,公司也在積極的儲備人才,從整體人員來看員工總數不降反升。復工復產后,從6、7月份新簽訂單來看,業務恢復勢頭顯現,下半年,公司及各個子公司也將全力以赴。從業務的角度來看,雖然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較重,但公司業務仍還是有一些亮點,通過上半年的業務來看,也可以看到公司重大機遇的發展進程。第一,信創方面,機遇明顯。公司平臺基礎軟件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小,重要的原因就是信創的機遇,黨政的信創今年6月30日結束,行業信創已經非常明顯的相繼啟動,像金融、石油、電力、電信、交通、航天航空、教育等等這些行業也都在啟動,在這些領域,公司也中標不少項目,目前中標金額最大的項目3000多萬。第二,各地實景三維中國建設都在加速布局,今年2月份,自然資源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通知》。建設目標明確提出:到2025年,國家和省市縣多級實景三維在線與離線相結合的服務系統初步建成;50%以上的政府決策、生產調度和生活規劃可通過線上實景三維空間完成。到2035年,國家和省市縣多級實景三維在線系統實現泛在服務;80%以上的政府決策、生產調度和生活規劃可通過線上實景三維空間完成。實景三維中國目標是為數字中國、數字政府和數字經濟提供數字底圖、提供三維空間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礎。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共31項標準化建設方案,今年完成22項、明年完成9項,這些標準建設的發布,都會加速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步伐。從相關項目落單來看,第一批試點項目已經完成,公司參與了武漢和青島試點項目,并得到了院士和相關領導的表揚、高度認可。第二批試點項目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山東省級、福建省級及株洲市級等建設項目。此外在產品方面,針對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帶來的重大機遇,公司基于自主化的GIS平臺,緊隨新型基礎測繪轉型趨勢,結合多地國家新型基礎測繪試點實踐,研發了實景三維處理工具集、實景三維數據管理系統、實景三維數據服務平臺、實景三維數字沙盤系統等全流程產品體系。第三,自然災害防災減災方面,大家所了解的更多的是去年或前年自然災害普查工作,之前主要進行的是外業調查工作,今年逐步轉到內業的數據處理、風險區劃、成果共享、成果應用等方面,預計今年、明年是高峰期,公司陸續中標內蒙古自治區、重慶、山東、江蘇、遼寧、北京等地下轄市縣的自然災害風險普查項目,其中公司中標呼倫貝爾市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項目(中標金額501.88萬元),助力自然災害風險防控和科學決策,保障生態安全。此外,圍繞國家糧食安全,公司也在跟進農業氣象災害的防治服務,目前在重慶、云南、內蒙古氣象局等均有農事氣象服務、農業氣象災害的防災減災,與中國農科院也在合作。圍繞自然災害后續的工作也是較大的機遇。第四,自然資源領域,這塊仍是公司的主要業務之一。上半年公司參與了標桿省份的項目,今年在浙江的省域空間治理平臺,公司參與了三個重要的模塊:多規合一、空間利用和生態修復,這個項目得到了省里部里的高度評價,后續,將在浙江省下轄的區縣及全國推廣空間治理平臺。此次的參與也為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基礎。今年自然資源部全力推廣的用途管制試點項目,公司承擔了浙江省杭州市、廣州市等多地項目,為全國試點的鋪開打下比較好的基礎。在生態修復方面,今年也有一些試點項目的落單。整體來說,在自然資源領域,公司持續發揮自身的業務經驗和技術優勢,面臨的機遇還是很多,圍繞著要素保障、耕地保護、生態修復等都有很多的機遇。二、問答環節1、請介紹一下,半年報中提到與新疆的合作?對公司的業務是否有一定的互補?答:新疆兵團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兵團設計院”),之前也是公司的客戶,鑒于兵團設計院是全國第四批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其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計劃引進重要的戰略投資者,公司經過評估及多方調研,公司參與兵團設計院混合所有制改革,參股3%。從業務角度來說,雙方之前在BIM+GIS方面也是有過多次合作,今后雙方可以在BIM+GIS方面向更多的行業,如農業、水利、公路、電力等行業應用領域深度挖掘機會,共同加強在國內區域市場以及海外市場的拓展與布局。2、第二季度毛利率比之前下降較多,什么原因?答:第二季度驗收的大的合同(主要為子公司的相關合同),毛利率較低,導致整體的毛利率下降。不同的業務毛利不同,驗收會影響單季度的毛利。3、七、八月份訂單恢復情況?答:從6月份復工復產開始,公司業務有比較明顯的恢復形勢。目前公司業務人員均在全力以赴。4、關于GIS的信創節奏答:國產替代話的步伐是明顯加速的,去年,更多的是在技術方面打鋪墊,產品的適配、技術驗證、信創生態建設等是主要著力點,預計今年及未來幾年在這方面將會有更多的落單。5、今年公司對人員招聘的計劃如何?答:公司在人員規模保持一定增長的前提下,更關注人才結構的優化,重點引進管理人才、新業務領域專業人才和應屆生人才,總體穩定增長。6、元宇宙領域,特別是游戲領域,公司是否有重要進展,是否會從免費走向付費。答:從技術方面,游戲引擎插件產品進一步升級,結合游戲引擎材質、掩膜紋理,通過材質映射等方法,實現對白模、精模、BIM等實景三維數據的快速美化。支持UE5大場景坐標(LargeWorldCoordinate),展現宏觀微觀一體化的真實三維地理世界。此外,公司全新發布基于WebGL技術的自研架構Web3DSDK產品,完善Web端的三維渲染引擎,增強在真實感、GIS功能、數據類型、低代碼開發等方面的優勢,為數字孿生、元宇宙等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撐。游戲引擎插件產品在虛幻商城下載量目前超過7w,目前仍是免費下載。7、關于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公司在哪個環節會受益?答:除了數據生產環節,公司暫時不參與,后續其他環節都會深度參與。像數據生產環節中的測繪設備、硬件、外業調查等公司不做。數據采集回來之后,處理、入庫、質檢、管理、發布以及后續的上層應用等,現在的工作要求是“先建先用”,并不需要全部普查完在進行下一步工作,后續的環節公司都能參與,公司都有相應的產品作為支持。第一批試點項目,武漢、青島兩個城市,第二批試點,中標福建省級、山東省級、株洲市級項目,我們也將加大市場力量,抓住市場機遇。8、公司與華為的合作什么情況?后續的發展如何?答,公司與華為雙方合作緊密,自2009年起開始合作,除了產品以及應用項目的合作,雙方在信創、數字化轉型等方面也在深入合作,今年公司與華為聯合發布了新品—禹貢開源空間數據庫,與openGauss社區攜手,共建開源空間數據庫根技術,共同推進空間數據庫的國產化進程。作為華為的最高級合作伙伴和專家顧問成員單位,公司全面擁抱openEuler、openGauss等鯤鵬計算生態,成為openEuler開源社區成員單位,openGauss社區理事會成員單位。對于華為推出的新產品,公司都會及時跟進,并提供相應支持,或者會有相應的應用。9、公司信創下游客戶類型較多,目前是多點發力,還是少數滲透?答:多點發力。平臺軟件拓展性較強,各行各業都可以應用,從訂單來看幾乎沒有客戶依賴,客戶分散,目前來看信創行業不僅指一個行業,而是越來越多的行業都在國產替代,能源、農業、電信、航天航空領域都有應用。10、和華為合作頒布了禹貢開源空間數據庫,是屬于數據庫產品嘛?是否是個純軟件產品,毛利率如何?答:是數據庫產品。基于華為開源數據庫openGauss,提供空間數據的存儲、計算和管理能力,賦能現有的關系型數據庫技術。既可以做為openGauss數據庫的擴展,也可以獨立分發,目前是開源免費。11、現金流方面,上半年是否存在回款問題?答: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受疫情影響同比下降。比如上海子公司,因為疫情辦公區封鎖,無法落實開具發票、蓋章等,對公司回款工作有影響。公司歷來重視回款,建立了應收賬款對賬及催收機制,定期對應收款項的性質、賬齡、額度進行分析,加強回款。后續公司將進一步強化回款措施,目前回款情況在可控范圍之內的。12、實景三維進展?答:目前處于加速推進進程,目前已經出臺了技術大綱、總體實施方案等重要文件,此外標準制定工作也在加快,據了解,預計今年內會出臺22項標準,明年9項,全系列標準的推出也將加快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預計未來幾年將會是快速期,根據相關政策,到2025年就要完成地級市以上的地理實體數據的生產,國家和省市縣多級實景三維在線與離線相結合的服務系統初步建成以及50%以上的政府決策、生產調度和生活規劃可通過線上實景三維空間完成。13、目前,在疫情影響之下,政府的支出在部分領域是縮減了,從公司角度來看,公司所涉及的領域在政府支出優先級方面是什么情況。答:根據年初的財政政策,重點支持科技攻關、生態環保、基本民生、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等財務保障,而公司的主體業務大都能落到這里,比如實景三維中國的加快建設文件中明確提出要落實經費保障。整體來說,疫情的反復會對政府的預算包括回款會有所影響,但對公司來說整體影響不會很大。14、剛剛提到的3000多萬的項目,有多少是公司做的?是以軟件為主嘛?答:該項目為軟件項目,公司承擔主要建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