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9日公司發布2022年第四季度運營簡報,于次日召開資本市場運營情況電話會,會議詳情如下:
尹恩剛先生首先對2022年全年運營情況進行了說明,再對2023年相關工作進行了展望。
2022年,公司實現上網電量約為1,983.7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38%,如果考慮扣除臺山兩臺機組的影響,上網電量為1859.64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加1.81%。全年上網電量同比減少的主要原因包括2022年換料大修總時間多于上年同期,按電網要求,機組減載或停機備用時間多于上年同期,臺山1號機組的停機檢修工作持續到2022年8月15日完成等。
2022年,26臺在運核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7311小時,較上年減少420小時。如果考慮扣除臺山兩臺機組的影響,公司2022年平均利用小時數為7811小時。
2022年全年,公司共開展了19次換料大修,其中17次為年度大修,1次為十年大修,1次為首次大修。全年大修天數為655天,較去年增加98天。
2022年公司市場化交易電量比例持續提升,全年市場化交易電量比例為55.3%,2021年同期為39.1%。市場交易電量的平均含稅電價為0.4017元/千瓦時,較2021年提高了4.43分。
公司共管理7臺在建核電機組(包括受控股股東委托公司管理的4臺在建機組),其中1臺處于并網階段,4臺處于設備安裝階段,2臺處于土建施工階段。防城港3號機組將于上半年實現高質量投產,為公司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奠定基礎。
2023年,公司將繼續努力保持在運機組安全穩定運行,做好電力保供工作,努力實現機組多發、滿發。2023年一季度,公司計劃開展7個換料大修,包括6個年度換料大修和1個十年大修。公司將繼續加強與各省區政府溝通,加強電力市場營銷,爭取更多上網電量及更優電價,確保更好的發電收益。目前,公司所屬各省區電廠大部分已完成年度交易,在廣東共完成約167億千瓦時售電合同簽約,成交均價比全省中長期批發側交易均價略高;在廣西完成約160億千瓦時長協電量簽訂,預計結算價格比標桿電價略高;在福建完成217億千瓦時電量簽約,交易均價略高于計劃電價。遼寧省剛發布2023年市場交易方案,交易工作正在進行中。2022年12月30日,2023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扎實做好能源保供穩價各項工作,確保市場供應安全穩定”、“全力保障能源安全,堅定推進綠色發展,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等內容,核電發展和電力消納仍將得到國家政策大力支持,核電行業發展仍處于戰略機遇期,公司將持續做好新項目核準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力爭2023年有更多新項目獲得核準開工。
最后,進行了問答交流環節,主要內容如下:
1、廣東省2023年市場交易情況?
答:根據廣東省能源局《關于做好2023年電力市場年度交易工作的通知》(以下稱《通知》),與2022年相同,2023年公司在廣東省有10臺核電機組進入市場直接參與交易,分別是嶺澳和嶺東4臺機組及陽江6臺機組。年度市場電量共約195億千瓦時,約占7500小時為基準的發電量的25%,比去年有所提高(2022年占比為15%),年度市場電量中的中長期電量占比不低于90%。《通知》對年度合同成交價作了限制,電價上限、下限與2022年相同。廣東省2023年電力市場年度交易已結束,成交均價均接近成交價上限。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約167億千瓦時售電合同簽約,成交均價比全省中長期批發側交易均價略高。
2、現貨交易在市場化交易中的定位,未來核電現貨交易比例是否會有較大提升?
答: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的《關于做好2023年電力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工作的通知》提出,“堅持電力中長期合同高比例簽約”、“鼓勵簽訂多年中長期合同”,各地市場交易方案提出了發揮中長期交易“壓艙石”作用,要求中長期電量不低于90%。現貨交易比例受電網調度、電力供需等多種因素影響,核電參與電力現貨交易主要受政策影響,短期看不會有較大提升。
3、新項目核準是否都是兩臺機?在目前國家核準提速的情況下,公司預估國內建設產能是否會對機組建設進度有所制約?
答:新項目審批情況需要根據廠址條件、項目準備情況等多種因素決定,沒有設定臺數。公司和重要設備廠商均建立了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還通過多種方式保障工程力量,確保在建項目高質量投產,未來新開工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4、防城港3號機組已經延期,防城港4號機是否也會延期?
答:根據整體評估情況,防城港4號機組預計投產時間仍為2024年上半年,公司會繼續加強項目的安全、質量、進度、投資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推進防城港4號機組工程建設按計劃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