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如何看待目前節能行業的競爭格局?未來整個行業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嗎?
答: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以及國家支持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陸續從出臺,節能服務產業市場將呈現競爭加劇的趨勢。一是隨著外部市場主體對節能服務產業市場需求的洞悉,潛在競爭者將陸續進入節能服務行業。短期內,在市場需求尚未充分釋放的情況下,受競爭主體和資本的熱捧,可能會導致節能服務行業供需不平衡。二是行業內現有的提供節能服務的公司,憑借技術、資本優勢加快技術推廣與應用,在細分行業精耕細作,強化節能服務的內部協同與行業延伸,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使得節能服務行業市場競爭逐漸激烈。但我們認為,在國家“雙碳”目標的驅動下和能源“雙控”機制的倒逼下,節能環保產業仍將會是國家未來大力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可以預見,“十四五”將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期和窗口期,國家在綠色發展、能源革命、節能減排等領域的政策將保持穩定和延續,節能減排政策支持力度將不斷加大,我國節能服務產業將迎來更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2.請問公司的競爭優勢主要有哪些?
答:作為“一站式節能及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南網能源具備豐富的節能業務經驗,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技術和項目管理體系,同時打造了智能化、數字化用能管理系統,加之擁有專業的人才隊伍和穩健的資本實力,使得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不斷提高,同時借助各股東單位的行業協調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成為了行業中少數大型的節能綜合服務機構之一。
具體來說,一是具有經驗和技術優勢。自成立以來,公司與眾多領先的節能產品與技術服務商建立合作關系,涉及鋼鐵、汽車、家電、食品、石化、玻璃等多個行業,節能改造成果廣泛應用于醫院、學校、酒店、辦公樓宇、車站、商場等多種場景,使得公司在節能服務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節能服務經驗。公司研發的“看能”能源數字化管理平臺,為用戶提供“能耗監測、能源監控、運營管理”等全景服務,構建融合能源信息感知、能源最優調度、能源數字化化管理等全方位綜合服務的能源管理工具和運營服務平臺,助力客戶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優化能源成本。二是具有團隊和項目管理優勢。通過多年的市場鍛煉,公司打造了一支專業的技術隊伍和項目運營團隊。同時,公司市場化經營機制持續完善,探索建立職業經理人任職資格認證標準體系;不斷完善中長期激勵約束機制建設,實施經營單位超額利潤分享方案,通過增量激勵引導關鍵崗位核心人才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通過多年的實踐,公司逐步建立起了完備的項目開發及運維、項目安全保障、設備管理和發電效率管理等體系,促進項目安全高效運行;同時,公司加快數字化轉型,打造了“看能”和“新能源集中運營”等數字化集中運營管理系統,促進項目運營管理由粗放、分散向精細化、集中式轉變,通過數字化、智慧化賦能,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并提升運營管理效率。
三是具有品牌和市場影響力。經過多年積累,公司成功實施了多領域的節能改造項目,在行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形成了聚焦強的客戶粘性和品牌效應,為后續業務擴張打下堅實基礎。此外公司還是國家發改委備案和國家工信部推薦的節能服務公司,獲得了公共設施領域、工業領域、建筑領域5A評級(最高評級)。
四是具有資本和信用優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具有投資規模大回收周期長的特點,隨著節能改造項目增多,節能服務公司的資金需求逐漸增加,特別是中小型節能服務企業一直面臨融資困難的情境,因此資本實力和融資能力是制約節能服務公司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作為南方電網履行中央企業社會責任、會同廣東省人民政府出資企業共同成立的開展節能服務的專業化公司,公司具有較好的市場信用,在綠色金融政策的支持下,公司具備較強的融資能力。同時,公司自登陸資本市場以來,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規范化運作水平,獲得了監管機構及行業協會的認可,在資本市場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多元化的資本市場進一步拓寬了公司的融資渠道。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注冊資本約37.88億元,凈資產約71.46億元,資產負債率54.83%,穩健的資本實力和良好的持續融資能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3.公司分布式光伏業務目前投產和在建的情況如何?
答:經初步統計,截至2023年5月底,公司在運營的分布式光伏項目近300個,累計裝機容量約1.49GW,在建分布式光伏項目裝機容量500多MW。
4.公司合作的分布式光伏客戶中,是否有因為疫情或其他自身原因導致經營不善而出現違約的情況?
答:公司服務的分布式光伏客戶大部分都是大型集團或工商業用戶,包括東風日產、廣汽本田、四川長虹、美的、可口可樂、TCL、海信等大型企業,涉及汽車制造、家電、煙草、造船、機械重工、生物制藥、食品加工、倉儲物流等多個行業。目前來看,公司分布式光伏項目絕大多數均滿足預期收益,偶爾存在個別項目因客戶自身原因造成項目收益不及預期的情況,但占比極小。經過10多年的發展,公司在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客戶資信調查、篩選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和成熟的評判和風險應對體系,我們有信心將項目開發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5.公司近兩年新開發的分布式光伏項目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在南網區域和國網區域各占多少?
答:公司新開發的分布式光伏項目主要還是集中在經濟發達、優質工商業用戶集中、光照條件好的區域。另外公司也會利用前期合作過的集團客戶資源,在其經營區域內,繼續開發集團內其他客戶。經初步統計大概70%的項目在南方電網五省區域。
6.請列舉幾個公司做過的典型的、規模較大的分布式光伏項目。
答:近年來公司憑借豐富的項目經驗、完整的項目建設及管理體系、良好的品牌形象等優勢始終處于分布式光伏行業的領先地位,公司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分布式光伏項目包括單個廠區最大分布式光伏項目—中山格蘭仕52MW分布式光伏項目、首個大型車棚光伏項目—東風日產乘用車29MW分布式光伏一期項目、南方電網近零碳示范區項目-廣汽埃安17MW分布式光伏項目以及保定哈弗36MW分布式光伏項目、美的順德制冷工廠31MW分布式光伏項目等等。
7.公司分布式光伏項目選用的是P型組件還是N型組件?
答:公司大部分新建的分布式光伏項目仍然使用的是P型組件,主要是因為P型組件在目前的市場中更為主流和成熟,雖然N型組件相對來說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無衰減特性,但其產能需要進一步提高,公司作為央企具有嚴格的項目風險管控機制,目前主要還是選擇市場上主流成熟的產品。但公司也有少部分項目試點使用了N型組件,未來也將密切關注上下游產業鏈相關先進技術,更好的幫助企業節能降耗,提升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8.集團為公司都帶來了哪些方面的支持?特別是在開發新客戶時,集團會提供哪些幫助?
答:集團對公司的支持包括一是集團的品牌形象為公司快速切入市場,獲取客戶信任奠定了良好基礎;二是集團的客戶資源為公司帶來了較易建立的客戶關系和更為可控的合作風險。緊密依托這種渠道優勢,有利于建立更具競爭力的商業模式,有利于更快速度的發展壯大;三是集團在資金、資質、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得公司獲得發展的高起點和大舞臺。
公司通過客戶探訪、行業協會推廣、老客戶深入合作、參加技術交流會等主動開發方式積極拓展業務,同時積極探索并有效推廣與集團內部協同發展方式,充分利用各地供電局或集團內部其他單位的資源拓展客戶。
9.公司目前分布式光伏項目中配備儲能的情況如何?
答:目前公司正在持續梳理已合作客戶中可開展儲能業務的客戶,按照投資邊界條件優化要求進行測算,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客戶加裝儲能,但部分客戶由于用電負荷特性或場地受限等原因暫不考慮配備儲能。同時公司也在不斷開發新客戶,目前在建的項目有日立電梯和中海福陸光儲一體化項目等,已通過決策的項目有南沙廣船國際光儲一體化項目等,另外還有幾個項目已經中標。來公司也將根據前期試點推進情況以及客戶的需求等,優先聚焦南方五省區域范圍,充分發揮公司客戶端業務資源及優勢,加快推動工商業企業和產業園區用戶側新型儲能業務。
10.公司目前融資成本成本大概在什么水平,目前投資的項目中自有資金和貸款的比例是多少?
答:受益于碳減排支持工具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公司從金融機構取得貸款的利率整體呈下降態勢。2022年全年公司帶息負債平均融資成本為3.9%。公司開發的項目使用自有資金的比例在30%左右,使用銀行貸款的比例在70%左右。
11.請問公司是否考慮采取股權激勵等相關措施?
答:公司根據戰略發展需求,以價值創造為導向,在保持市場競爭力的前提下,結合員工崗位責任、業績貢獻等因素,建立了與公司戰略目標相匹配的薪酬管理體系和激勵機制。近年來公司持續優化完善薪酬分配結構,深入實施以崗定薪機制,以崗位責任體系為基礎,按照崗位價值、崗位責任、崗位勝任能力素質、勞動力市場狀況等要素來確定員工的崗位基本薪酬;全面推廣按績取酬制度,建立績效管理體系,對員工業績進行考核管理,員工按業績貢獻獲取績效薪酬,合理拉大工資差距;對大幅度超過預定績效目標的員工及對公司有重大貢獻的員工予以專項獎勵。另外,公司經營層全面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采取“試用期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的評價考核體系和“基薪+年度績效+聘期激勵”的薪酬管理模式,暢通管理人員“上”和“下”的機制和渠道,充分發揮高級管理人員積極性。
公司未來將根據發展需求及實際情況適時考慮采取包括且不限于股權激勵等相關措施,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人才的凝聚力,將員工利益與公司發展長期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