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認為今年以來分布式光伏開發行業的競爭態勢相比去年是否更加激烈?答:分布式光伏項目投資正呈現逐年攀升的趨勢。在多方政策推動之下,各大發電集團以及相關央企紛紛加大分布式光伏的開發投資力度,而創維、TCL、海爾、萬和等家電企業也跨界光伏賽道。隨著政策對農光用地的收緊,大型電站接網消納的受限以及用電大省工業用戶對綠電的剛性需求,分布式光伏領域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但我們認為競爭加劇對公司分布式光伏業務整體發展并不會有較大影響,一方面在國家“雙碳”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們認為分布式光伏業務的市場空間是仍然巨大的。按照到2025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19%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光伏年均新增裝機規模或將達到約90GW。按照分布式光伏占比50%估計,“十四五”期間分布式光伏年均新增裝機規模或將超過45GW;另一方面,公司憑借豐富的項目經驗、完整的項目建設及管理體系以及良好的品牌形象等優勢始終處于分布式光伏行業的領先地位,近兩年分布式光伏整體推進相比往年加快。未來公司將重點聚焦珠三角、各省核心工業區等投資營商環境好、光照資源豐富的區域,聚焦擁有大面積廠房又能提供消納的重點客戶,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業務。2.今年新開發的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電價折扣和收費模式相比過去有沒有變化?答:對于分布式光伏客戶自用的電量部分,公司與其協商確定電價折扣率,普遍給予客戶的電費價格折扣在80%至90%。公司根據客戶的需求和偏好采取不同的定價方式,主要包括一是在合同期內以雙方約定的固定價格不變;二是根據客戶的消納率情況,采用階梯電價形式,客戶消納率越高,給予的電價折扣越高;三是與電力市場交易價格掛鉤,客戶可選擇市場交易形成的多種價格中的一種作為合同價格;四是根據官方或權威渠道發布的電價(如電網企業發布的代理購電工商業用戶價格)為基礎進行打折。3.公司持有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所在地域的情況?在南網、國網區域的比例各是多少?答:近年來,公司積極開拓西南、華東、華北、華中等區域優質資源,業務目前已覆蓋全國。目前在運營的分布式光伏項目主要集中在南方電網五省區域,其項目裝機容量占比約70%。主要是因為公司設立于廣州,起源于華南,同時華南地區亦是近年來經濟發展最快、能源消耗最大、光照條件最好的區域之一。公司未來將優先選擇經濟發達、優質工商業用戶集中、光照條件好的區域開展分布式光伏業務。4.電網對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的并網條件里是否要求配置儲能?答:據了解,目前電網對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的并網條件中暫無配置儲能的要求,但有部分地方政府例如山東、河北、浙江諸暨等地發布相關文件,要求分布式光伏需按政策要求配置一定比例的儲能。5.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建設并網的過程中,是否需要對客戶現有的用電線路進行改造?答:公司需結合客戶的用電情況以及其未來的用電規劃等因素綜合判斷,若出現配電設施老化或用電線路容量不夠等情況,公司則會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對有關用電配套設施一并進行改造。6.分布式光伏下游客戶的行業分布如何?答:公司目前開展的分布式光伏業務主要針對工商業用戶,項目涉及汽車制造、家電、煙草、造船、機械重工、生物制藥、食品加工、倉儲物流等多個行業,服務過的客戶包括東風日產、廣汽本田、四川長虹、美的、可口可樂、TCL、海信等大型企業。7.分布式光伏以及農光互補項目融資是否也可以享受銀行優惠貸款額度?答:公司光伏發電項目的主要資金來源包括公司自有資金、金融機構貸款以及IPO募集資金等。受益于碳減排支持工具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公司從金融機構取得貸款的利率整體呈下降態勢。8.公司當前的融資成本大概在什么水平?答:2021年公司帶息負債平均融資成本略高于4%。受益于碳減排支持工具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公司從金融機構取得貸款的利率整體呈下降態勢。預計2022年全年公司帶息負債平均融資成本略低于4%。9.分布式光伏項目通過投資決策后一般多久會啟動開工建設?答:分布式光伏項目通過決策后,公司還要與客戶就合同相關條款進行談判,在簽訂EMC合同后開展EPC招標,招標完成后方能進場施工。根據項目情況不同,所需時間也不一樣,有些項目與客戶談判合同所需的時間也會相對較長。一般來說,從決策到開工建設一般需要1-2個月。10.上半年工業節能和建筑節能的毛利率同比均有所上升,主要是什么原因?答:2022年上半年公司工業節能業務毛利率為54.90%,較上年同期毛利率上升3.60個百分點,主要原因一是2021年下半年公司關停了部分低毛利率的余熱發電項目;二是今年上半年投產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因建設期貸款利率下降、利息資本化金額減少,致使轉固后運營期的折舊成本略有下降。上半年公司建筑節能業務毛利率為18.86%,同比增加0.90個百分點,與2021年上半年基本持平。11.上半年建筑節能業務收入大幅增長46%,主要是什么原因?答:一是上半年公司建筑節能業務規模持續擴張,新增項目如長沙南站智能車站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廣船國際有限公司智慧空壓站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等陸續于2021年下半年及本報告期投產運營;二是隨著“雙碳”目標及節能相關政策的提出,我國將進一步提升綠色建筑占比,推進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提升建筑節能低碳水平,這為建筑節能業務今后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導向;三是隨著企業節能增效意識的不斷提高,其對建筑節能改造的需求也會進一步增加。12.未來綜合資源利用的生物質和農光互補項目開發仍然是限定在南網覆蓋區域?答:未來公司將適度開發資源綜合利用業務。一是在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壓力較小的地區,適度開發具備穩定熱用戶、可落實補貼的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二是研究跟進生物質燃氣、液體燃料等生物質非電利用;三是在光照條件好的地區,有序布局水光、林光、農光等多種應用模式的新能源綜合利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