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大發展的背景下,未來3年公司發展的最大挑戰和面臨的困難是什么?
在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建設的大發展,公司面臨的主要的挑戰和困難主要有兩點:
1.大灣區的融合帶動了市域鐵路、市郊鐵路等軌道交通新制式的發展,需有效破解規劃融合、交通銜接的發展難點,對公司的勘察設計、規劃咨詢業務提出了更高要求,給公司帶來了新的技術上的挑戰,公司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勘察設計的龍頭企業,有責任、有義務、有能力完成這一技術挑戰,并將挑戰轉化為公司發展的新動力;
2.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建設所帶來的“互聯互通互運互維”的要求和“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的發展目標,要求公司將投入更多的精力提升設計水準,高標準、嚴要求地完成現有設計任務,提高核心競爭力,同時積極拓展業務范圍,突破經營發展瓶頸,在鞏固現有業務的基礎上,搶占城際等新興市場的發展先機。
二、價值發現是一個專業的事情,市場在挑選好公司,請問高管,您是如何定義一家好公司的?
一個好的公司應該具備專業化程度高、能夠創造價值、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社會責任與擔當的特性。
1.能夠創造價值。價值創造是公司發展的關鍵,公司需要通過自己技術為市場創造價值,滿足市場需求,給股東帶來回報。
2.專業化程度高。隨著市場領域不斷細分,公司需要較高的專業化程度,培養過硬的技術。
3.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公司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打造“百年老店”。
4.具有社會責任與擔當。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參與者,公司需要在發展的同時注重對社會的回報,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參與到社會建設中去,只有為人民做實事、做好事的企業才能得到人民長久有力的支持,才能真正被定義為一家“好公司”。
三、想問下貴公司在日常與投資者溝通的過程中,關注公司在ESG方面的投資者有沒有增加,都關心哪些方面?
近年來,隨著新發展理念的全面貫徹落實,投資者對上市公司ESG發展的關注程度逐漸提高。作為上市國企,公司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主動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履行國企擔當。結合投資者關注重點,公司在2023年3月30日披露了《2022年度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報告》,詳細介紹了公司在ESG方面的布局及進展,主要涉及公司治理、節能環保、社會責任等ESG相關方面。
四、目前在手合同金額有多少?去年簽了多少合同?今年的在手訂單情況如何,是否充足?
公司2022年以來公告披露的項目中標額累計已超34億元,結合新簽合同情況以及收入確認情況,公司目前在手訂單充足。
五、如何看待地產后周期對于地鐵建設和設計行業的影響?
在“穩增長”的宏觀背景下,國家發改委提出可以“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作為新基建的七大領域之一,是促投資、穩經濟的重要舉措,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軌道交通的不斷發展也帶動了軌道交通線路樞紐站點布局、車站周邊綜合開發、景觀設計、軌道交通上蓋開發(TOD)等業務的發展,公司作為軌道交通勘察設計龍頭企業,將積極推進TOD等新業務的拓展,實現多元化發展。
六、國家對大灣區統一一盤棋發展,公司在這塊是如何與國家策略像輔助與契合的?
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帶動了市域鐵路、市郊鐵路等新制式軌道交通發展,公司依托豐富的軌道交通規劃咨詢與勘察設計經驗,著力破解規劃融合、交通銜接等發展難點,圍繞“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的發展目標,推進“四網融合”,加快推進互聯互通建設,提升設計水平,搶占市場先機,助力大灣區一體化發展。
七、廣東大灣區之外的合同量是多少?
公司在廣東省內和廣東省外業務量基本各占一半,根據公司項目實際進度情況,各年度廣東省內和廣東省外收入占比存在波動,公司2022年省外業務收入占比為38.18%,具體情況請詳見公司年報。
八、請問公司發展的戰略重點是什么?如何保障公司利潤的持續增長?
在新的規劃期,公司提出了“12433”發展戰略,具體內容為:做優“1”核心,以廣州軌道交通業務為中心,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做優做強軌道交通設計核心業務;拓展 “2”業務,拓展軌道交通上蓋開發(TOD)、市政基礎設施及地下空間設計業務;培育“4”技術,培育以BIM為基礎的工程數字科技、基于5G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智慧地鐵科技、軌道交通節能環保科技、軌道交通智慧建造技術(預制裝配式等);打造“3”實力,打造前期規劃研究、總體總包管理和投資控制競爭實力;提升“3”能力,提升創新研發、技術融合和投資并購能力。公司將通過貫徹落實“12433”發展戰略,構建“設計+數字科技”發展模式,推動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九、公司如何在廣東省外進一步提供公司的知名度和擴大市場份額?
公司在華南、華東、中南、東南、西部、華北六大區域設置了屬地化分支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聲譽,為省外業務的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公司擁有工程勘察綜合甲級和工程設計綜合甲級等多項高等級、多專業的業務資質,可以有效幫助公司承接相關軌道交通勘察設計業務;公司建立了穩定的客戶需求信息收集、反饋和傳導機制,可以更好的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務。
十、請問公司今年是否有年度權益分派計劃?
公司已公告披露2022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擬以40001萬股為基數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5元(含稅),不轉股、不送紅股,具體詳見公司相關公告。
十一、公司是否有參與投資理財,目前的投資理財開展的怎么樣?
公司沒有參與投資理財。
十二、目前公司是否有閑置資金?對閑置資金公司是如何管理的?
公司資金回款存在周期性波動,公司將做好資金計劃管理及現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升股東回報。
十三、參考同行業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層覺得公司的股價和市值是否合理?公司股價一直處于低位,公司高層有沒有關注公司股價低迷,回饋股東?公司有沒有一些刺激股價上漲的具體措施?
公司股價波動受宏觀政策、經濟形勢、市場環境以及投資者心理預期等諸多方面因素影響。公司管理層密切關注股價波動情況,堅持規范運作、注重生產經營,以穩定的分紅政策和良好的經營業績為股東帶來長期穩定回報。
十四、請問對公司市值管理方面有什么規劃和展望嗎?
公司高度重視市值管理工作,在新的規劃期,公司將堅持規范運作、注重生產經營,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重視公司價值傳播,維護公司市值管理。
十五、目前客戶滿意度已很高,員工滿意度也挺好,社會效益也很高,股東滿意度怎么提升呢?
公司作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一直堅持規范運作,合規經營,注重生產,并不斷暢通與投資者溝通渠道,讓更多投資者了解公司投資價值。公司將持續發揮自身競爭優勢,通過提升設計品質、加強科研創新、完善公司治理來提升自身盈利水平,維護股東權益,提升股東滿意度。
十六、目前公司國內的競爭對手主要有些?相較于這些競爭對手,公司產品的優勢在哪?
公司主要的競爭對手包括鐵一院、鐵二院、鐵四院、中國鐵設、北京城建設計、上海隧道院等。相比其他競爭者,作為廣州地鐵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公司建立了穩定的信息收集、反饋和傳導機制,可以深入參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并獲取信息反饋,更好的為業主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務,重視為客戶提供更加先進的產品和更加的優質服務。
十七、今年30年生日,公司怎么做?
在公司設立30周年之際,公司將貫徹落實“12433”發展戰略,推進“設計+數字科技”戰略發展模式,推進公司事業進一步發展,具體情況可關注公司年報和公告。
十八、請介紹下公司具備哪些領先行業并持續創新發展的技術優勢?
公司掌握軌道交通前沿關鍵技術,積極推動行業技術創新發展,具體包括:
1.擁有多網合一規劃和基于數字驅動的動態規劃技術,創新實現線網融合和資源共享;
2.擁有大數據分析與虛擬仿真技術融合的樞紐一體化設計技術,保障樞紐客運服務水平和客流集疏能力;
3.擁有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軌道交通全生命周期一體化協同技術,確保設計過程精準高效;
4.擁有多項城市軌道交通綠色節能先進技術,同步創造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5.擁有軌道交通裝配式關鍵技術,帶動行業變革及產業改造升級;
6.擁有領先業界的智慧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為智慧城市軌道交通提供成套技術解決方案。
十九、公司獲得了哪些技術專利?專利適用性高不高?
公司掌握多項軌道交通關鍵技術,相關成果已經陸續在國內多個城市新一輪的軌道交通線路建設中得到推廣應用。具體情況可查閱公司公開披露的定期報告及《招股說明書》等。
二十、人工智能有哪些技術?
公司擁有智慧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創新性地提出以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為基礎,以應用驅動的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以乘客和設備為對象,搭建數據驅動的軌道交通信息集成系統架構體系,相關成果已經陸續在國內多個城市新一輪的軌道交通線路建設中得到推廣應用。
二十一、公司在水利建設方面有何進展?
公司主要從事軌道交通、市政、民建等領域的勘察設計、規劃咨詢、工程總承包等業務,擁有工程設計綜合甲級、工程勘察綜合甲級等高等級、多專業的業務資質,擁有較為全面的綜合設計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
二十二、請問公司在軌道交通綠色節能環保方面做的如何?
綠色低碳發展是我國軌道交通發展的重大戰略,更是城市交通領域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公司深入開展“雙碳”研究,研究建立廣州地鐵能耗指標體系,推動建設綠色低碳示范工程;優化行車組織,大力推進牽引節能再生制動能量反饋等技術應用;加快“光儲直柔”等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開展基于儲能的新型供電系統技術應用研究等科研任務;新建設計研發大樓在綠色建筑三星基礎上,按照“近零能耗建筑”開展設計。
其中,公司在智能高效通風空調節能技術研究方面實現產業化落地,2022年成功中標廣州三、五號線環控系統試點應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項目,中標合同額超過12億元,開啟“設計+投資+建設+運維”新業務模式,是公司在節能環保方面的重要舉措,為公司的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十三、公司在海綿城市方面有何進展?
公司擁有工程設計綜合甲級、工程勘察綜合甲級等多項高等級、多專業的業務資質,擁有較為全面的綜合設計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公司嚴格按照相關行業標準和規范開展設計工作,從設計角度持續提高地鐵防洪防澇設計標準,助力海綿城市建設。
二十四、是否助力平安城市建設?
公司主要從事軌道交通、市政、民建等領域的勘察設計、規劃咨詢、工程總承包等業務,擁有工程設計綜合甲級、工程勘察綜合甲級等高等級、多專業的業務資質,擁有較為全面的綜合設計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公司將嚴格按照相關設計規范,落實相關防災減災功能要求,積極推動居民便利出行。
二十五、是否有時空大數據業務?
在新的規劃期,公司將著力培育以BIM為基礎的工程數字科技以及基于5G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智慧地鐵科技、軌道交通節能環保科技和預制裝配式技術等創新業務,構建“設計+數字科技”發展模式。
二十六、是否有云平臺?
公司主要從事軌道交通、市政、民建等領域的勘察設計、規劃咨詢、工程總承包等業務。在新的規劃期,公司將構建“設計+數字科技”發展模式,在設計核心業務的基礎上培育新業務,實現數字化轉型,進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
二十七、公司是否有人臉識別技術
公司主要從事軌道交通、市政、民建等領域的勘察設計、規劃咨詢、工程總承包等業務。
二十八、儲能方面有技術嗎?
公司擁有工程設計綜合甲級、工程勘察綜合甲級等高等級、多專業的業務資質,擁有較為全面的綜合設計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具備儲能相關業務的服務能力。
二十九、廣東在全國率先啟動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并探索“政企合作、管運分離”模式,引入國內信息技術龍頭企業優勢資源(中國電子)組建數字廣東公司,加掛數字政府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