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由公司董事會秘書陳強先生對公司整體情況作了簡要介紹。嘉美包裝是從事飲料包裝容器綜合解決方案的公司,行業分類上,公司屬于金屬包裝行業,但公司主要產品不僅包括飲料用的金屬包裝,如三片罐、二片罐,也包括飲料用的無菌紙包和PET瓶。與同行業相比,公司最大的特點是公司的飲料生產業務板塊,雖然銷售額占比不高,但飲料生產所占用的固定資產占公司總資產的近50%,是公司目前資產最重的業務板塊。公司從上市以來,這三年受疫情影響,業績波動較大。但從公司的歷史來看,公司一直是30億左右的營業收入,接近2億的凈利潤。飲料行業經過二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在2015-2016年達到了高峰,前幾年進入整理期,三年來又受到疫情沖擊,2021年飲料行業走出低谷,有上升趨勢,但今年又開始中斷,尤其是第一季度,目前來看整個飲料行業,包括與其配套的飲料代工、飲料包材相對來說受疫情影響較大。從金屬包裝行業來看,主要分成二片罐、三片罐這兩大板塊,以及公司不從事的板塊,如三片雜罐、化工罐、奶粉罐、食品罐等更細分的行業。三片飲料罐和二片罐來看,行業是非常透明、公開、集中的,三片罐市場份額集中在六家左右的上市公司,所有的行業數據都可以查詢到。二片罐經過前幾年的兼并、收購,三個跨國公司基本退出中國市場,剩下五、六家上市公司,基本占據80%-90%的市場份額。三片、兩片行業的上、下游,即供應商、客戶都是交叉重合的,包括行業內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都有交叉交流,整個行業公開、透明、簡單。這是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以及行業的基本情況。其次,以投資者提問的方式進行了互動交流,以下為互動交流的主要內容:問題1:公司第一季度收入下滑,凈利潤同比大幅度下滑,主要原因是什么?答:主要是受疫情影響,今年從3月份開始就有疫情發生。公司的客戶定位在走親訪友的伴手禮的市場比重較大,因此受到疫情的影響較大。如果定位在其他市場的話,受到疫情的影響可能相對較小,但基本下游飲料客戶都受到或大或小的影響。2020年的疫情發生在春節當月,而2022年是春節過后才發生大面積疫情,從好的方面來說,1月旺季的貨基本在終端消費市場已經被消耗,疫情發生之后已經進入淡季,絕對值的影響不會那么大。另外一個因素是根據春節日期的早或晚,飲料行業會有明顯的大小年,而今年是飲料行業的小年,因此如果跟禮品市場相關的客戶占比較高,受到的影響就會更大一點。問題2:公司目前三片罐和二片罐的業務占比相加是84%左右,其他業務占比16%。目前從增長性來講,無菌紙包、PET瓶以及灌裝服務的增長空間會更大嗎?答:公司三片罐業務占比在65%左右,二片罐占比10%左右,灌裝業務占比約10%,無菌紙包占比約5%,剩下的是印鐵和PET瓶。因為公司是從三片罐業務發展起來的,這是公司的優勢業務,特別是蛋白飲料用三片罐。三片罐裝的蛋白飲料已經發展了快二十年,是比較老的產品,但還是有一定的增長空間。整個市場總量比較穩定,目前在180億罐左右。公司在蛋白飲料領域有比較強的業務優勢,所以公司在三片飲料罐領域所占的份額較為穩定,而且公司技術設備的更新比其他同業更快,因此公司所占據的份額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這是公司三片罐業務的基本情況。二片罐的市場容量在500億罐左右,公司目前所占據的份額是2%左右,最高峰可以達到5%,但公司不是二片罐市場最主要的供應商,僅僅是在西南市場是二片罐的主要供應商。二片罐行業相比三片罐行業而言,經過前幾年的產能擴張,兼并、收購,目前來說市場格局大致穩定,但利潤空間不是特別合理。公司的戰略是打造“全產業鏈的飲料服務平臺”,所以更看重飲料生產代工板塊。公司判斷,飲料和其他快消品一樣,最終都會走向分工合作,即品牌—輕資產、代工企業—重資產這樣的分工模式。所以公司是著重打造飲料生產業務,公司是整個行業投入最早、最重,品類覆蓋最齊全的飲料生產代工的公司,相對來說目前發展的較好。雖然飲料生產代工給公司帶來的利潤并不是很高,但這對公司未來的增長以及風險的分散意義重大。大品牌的新產品、初創品牌、跨界品牌基本都在公司進行代工,這對公司來說是比較有戰略意義的一個業務板塊。公司的發展就是跟隨著六個核桃、王老吉的發展,它們五、六年時間就發展成百億市場的品牌,給公司帶來了快速增長。公司從事灌裝生產業務,也是為了在很早期時,通過深度合作,綁定客戶、品牌,希望在全覆蓋的品類、品項、客戶面上與下一個王老吉、六個核桃共同成長。這是公司灌裝業務板塊的情況。無菌紙包和PET瓶業務,是因為公司的客戶面很廣,每個飲料客戶都不僅會有金屬包裝的需求,同時也會有定位在用無菌紙包和PET瓶包裝的飲料品種,所以公司充分利用交叉銷售的理念和銷售團隊的產能利用率來發展這兩個業務板塊。而且這兩個業務板塊的市場容量更大,PET瓶的市場容量在1000億瓶,無菌紙包比較大的市場是純乳市場,飲料市場的市場容量也不小。這是公司從事這兩個業務板塊的初衷。但因為無菌紙包和PET單價較低,雖然有更大的市場,但從金額上看不會比三片罐、二片罐的金額大。問題3:給下游飲料品牌商代工是指什么?答:跟蘋果和比亞迪、富士康等公司合作生產、代工的概念類似。從飲料原材料的處理,到最終成品的發貨全部由公司來代工。整個生產過程跟客戶在自有的工廠生產過程是一樣的。問題4:2021年銷售費用增長較快,那么今年銷售費用有什么計劃?答:2021年銷售費用增加的絕對值很小,但比例較大。銷售費用主要是銷售人員的工資,原本占銷售費用比例較大的是運費,但根據新的會計準則,運費轉移到成本里,剩下就是銷售人員薪酬。2021年銷售費用增加比較多,是因為公司營業收入第一次突破30億,達到35億左右,銷售費用肯定會也有一定增長。問題5:公司的研發項目較多,目前有哪些產品可以落地生產,給公司帶來增益?答:飲料包裝的新品類商業化運用過程、客戶接受過程、驗證過程相對來說比較長,大部分品牌都使用成熟的產品。公司研發的ABC罐、SBC罐、TBC罐以及紙易拉罐等,這些產品研發出來后到工業化生產、商業化運用還需要一定的過程。目前來看,ABC罐、SBC罐商業化運用的較快,因為經過了四年以上的驗證以及小規模實驗的過程。紙易拉罐這塊目前主要技術還是掌握在德國公司手里,公司目前只是灌裝應用,也可能會有一定的商業化運用的前景。飲料品牌客戶還是比較習慣比較成熟的產品,因為新產品會存在食品安全以及消費者接受程度的風險。但消費者也在不斷更新換代,面對Z世代的新產品,是不是也要用新包裝來區分不同的細分市場和客戶群體,也是一種可能,所以公司投入比較大資金和精力來做新產品的研發。問題6:2021年公司的折舊較多。2022年、2023的折舊水平基本就維持2021年的水平嗎?答:這幾年來都比較穩定,公司的非流動資產凈值大致在20億左右,每年會有1.6億左右的折舊攤銷成本。募投項目投產之后,折舊應該會有一定幅度的增長。問題7:在建工程大致什么時候可以投產?答:鷹潭的二片罐項目年底應該可以投產,完成試生產。滁州華冠無菌紙包灌裝擴產項目也是在年底之前會投產。福建的無菌紙包項目和滁州二片罐項目目前正在按計劃推進。特別是無菌紙包項目的設備交期特別長,所以今年不會投產。問題8:投產之后每年大概會有多少新增折舊?答:鷹潭項目有3億不到的固定資產投入,平均10-15年的折舊,差不多會有2-3千萬的新增折舊。滁州華冠無菌紙包灌裝擴產項目有5-6千萬的固定資產投入,一年會有500萬左右的新增折舊。問題9:新產能投入之后多久可以達到較高的產能利用率?答:我的理解是,只要訂單足夠,順利的話可以達到100%的產能利用率。問題10:原材料上漲采取怎樣的措施應對?答:公司的生產模式是先有訂單再采購原材料進行生產。整個行業都是公開的市場期貨價格的定價,目前也有同業開始采取套期保值的手段,但公司目前沒有這樣的考慮。問題11:公司的訂單是否有周期性?一般多久?答:因為行業資源有限,肯定要有年度計劃,大家都需要準備原材料、產能以及各項儲備。公司也會和上游訂立計劃,基本都是年度計劃、季度調整、月度再調整。客戶的訂單是每周下,公司不會提前生產,因為有版面印刷,所以是先有訂單才會去生產。但客戶不是每周都會提貨,也是根據下游的銷售情況進行提貨,但所有的存貨都有對應的訂單。問題12:2022年年初訂單情況如何?目前來看年度計劃整體情況是否不如去年?答:對定位在伴手禮市場的客戶來說,今年是小年,訂單的絕對值較小。今年疫情比2020年晚一個月,渠道上沒什么存貨。希望在下一個淡季到來之前,可以開動比較充足去進行訂單生產。2020年是在疫情結束后,還需要再消耗渠道上的存貨,所以希望2022年的情況可以相對好轉。問題13:目前公司有沒有進行新客戶的開拓?答:飲料行業下游客戶的集中度越來越高,金屬包裝行受運輸距離的限制,基本都是給大客戶進行配套的。大、小客戶之間的差別是非常大的,公司前十大客戶數量都是以億數量級來計,從第十位客戶之后,數量都是以萬或十萬來計。前五大客戶占比在70%以上,小客戶和大客戶的量級不在一個層面上。公司目前的客戶中,六個核桃占比40%,旺旺占比10%,王老吉占比10%,銀鷺占比5%,露露占比4%。后面幾個稍微小的品牌占比1%的話都算大客戶了。公司“全產業鏈的中國飲料服務平臺”戰略穩步推進。公司在傳統植物蛋白飲料、含乳飲料等領域的老客戶所占份額穩中有進;新拓展的功能飲料領域里的頭部品牌客戶實現了持續規模化的訂單生產交付;平臺戰略覆蓋了在市場熱銷飲料品項果凍汽水、燕麥奶、厚椰乳、椰奶、豆奶、咖啡等細分領域里的初創品牌、跨界品牌、傳統飲料品牌的新品等一批潛力客戶;創新產品紙易拉罐實現量產、專利產品ABC、SBC新增產能按計劃推進中。問題14:在公司比較大的客戶中,公司供應量占客戶整體需求量的水平如何?答:公司所占據的份額比較穩定。從養元飲品的公告中可以看到,公司占其60-70%的份額,昇興股份占比30%左右,奧瑞金、中糧包裝也都是它的供應商,大致占10%的份額。中國紅牛是由奧瑞金占據了100%的份額。三片罐行業前六大企業,即奧瑞金、嘉美包裝、昇興股份、中糧包裝,以及臺灣上市的福貞股份和吉源,各自瓜分三片其它主要客戶一定的份額。下游客戶行業慣例是份額不會特別集中,要保持一定的競爭性,有主要供應商、重要供應商,以及一些隨時有替代主供應商可能的其他供應商,這是為了保證供應鏈的安全。問題15:在這樣的競爭格局下,公司如何盡可能提升自己的價值占比?答:這就需要發揮規模優勢。產線的更新換代是一方面,可能會有前幾年比較大的企業,但由于沒有規模的支撐,設備老化但不進行更新,就存在著被替代的可能。另一方面是區域的布局。公司的三片罐分布在全國八個地方,而有的同業就不能做到全覆蓋,一些份額就會被擠占。問題16:您的意思是要有核心競爭力首先需要建立起規模優勢?答:對。就是在和客戶共同成長的過程中,達到規模優勢。因為這個行業是非常透明的,價格基本都是招投標的形式。包括原材料的價格都是透明公開的,就看自己在成本控制上有沒有優勢,最容易獲得的優勢也就是規模,其他的如管理水平等優勢都不太會有質上的區別。問題17:公司選擇就近配套主要是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嗎?答:對,易拉罐有運輸距離限制。問題18:原材料是就近采購嗎?答:原材料沒有運距的限制,運費差別不大。三片罐、二片罐是空心的,占的體積較大,重量也比較大,有比較強的運輸半徑的限制。原材料鋁和鐵都是實的,距離對于運費而言對成本影響相對小。問題19:可以理解為相比來說運產品不如運原材料?答:三片罐分為印鐵和制罐兩道工序,制罐要求盡量靠近客戶的終端的銷售市場、客戶的生產工廠,涂印鐵的原材料不受運輸半徑限制,可以只設一兩個主要的印刷工廠。二片罐是涂印和制罐是一起的,因此也受運距的限制。問題20:公司的優勢可以概括為:規模化采購降低原材料成本、客戶本地化配套提高客戶忠誠度、多品類的產品供應與服務滿足一站式采購提高客戶忠誠度。但是從2013年以來,公司的毛利率、凈利率、ROE呈現下跌趨勢,主要原因是什么?答:通常來說我們這個行業的上下游結合緊密,大家賺取合理的平均利潤率,行業各主要公司差異不大。特別是三片罐競爭格局相對穩定,不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