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情況介紹公司2021年度主要經營情況介紹。(參見公司2021年年度報告。)二、問答環節1、公司新增兩位副總經理的職責是什么?答:根據公司經營發展的需要,為加快推進公司戰略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升公司經營管理能力,經總經理提名,公司董事會聘任吳乃林先生、李軍先生為公司副總經理。兩位副總經理已在公司供職多年,是與公司一起成長起來的優秀人才。兩位副總經理將分管公司部分子公司和業務板塊的經營工作,以及協調管理全國區域市場間的業務和技術協同。2、公司組織架構調整目的?答:根據公司經營管理和業務發展需要,為進一步加強對計量檢測認證行業和戰略性產業的研究,總結輸出公司經營管理經驗,整合行業資源,提升公司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深化“產業+資本”雙輪驅動發展模式,促進公司高質量快速發展,公司了成立產業研究院。產業研究院定位于戰略性產業研究、計量檢測認證行業管理體系認證和管理咨詢、社會實驗室整合經營管理等。3、目前行業較快發展,公司應該需要資金持續拓展,為什么實施現金分紅?答:公司去年因實施非公開發行股票而未進行現金分紅,今年綜合考慮股東回報規劃、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以及利潤實現情況等因素,實施現金分紅。4、公司訂單完成及收入確認節奏如何?答:公司收入確認依據適用的會計政策為:公司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約義務,即在客戶取得相關商品或服務的控制權時,確認收入。主要客戶為特殊行業企業、乘用車整車及零部件制造企業、電子電器設備制造企業以及政府機構,上述主要客戶一般在上半年進行計劃立項、履行招標等程序并逐步開展采購,因此公司多數大額訂單在上半年簽訂,下半年開始執行。另一方面,公司可向客戶提供包括計量校準、可靠性與環境試驗、電磁兼容檢測、環保檢測、食品檢測、化學分析在內的一站式檢驗檢測服務,因此公司多數大額訂單是綜合性的,可能涉及多個不同業務板塊的檢測項目,包含至少兩項或多項履約義務,公司在履行完單項義務后確認收入,但是部分大額訂單單項履約義務的履行周期較長,完成時間基本集中在下半年,導致第三、第四季度公司收入明顯提升。5、同時有多個業務類型打包的訂單數量如何?客戶普遍以多項服務打包為主,還是以單個服務下單為主?答:公司的計量校準業務較為獨立,訂單基本是單獨簽訂。檢測類訂單則多為綜合訂單,可能涉及可靠性與環境試驗、電磁兼容檢測等多個業務板塊,因此訂單體量相對較大。公司致力于打造全國性、綜合性的計量檢測服務機構,有利于公司承接較大的綜合性訂單,有利于公司拓寬業務領域和獲得市場份額。6、公司下游客戶分布較廣,涉及汽車、航天、通信、電力等行業,占比較高的行業主要是哪幾個?答:公司下游客戶分布較廣,近年公司在特殊行業、汽車、航空航天、通信等檢測領域投入相對較快,這些檢測領域對公司整體業績的貢獻也較為突出。7、2022年一季度公司受疫情影響的具體表現?答:2022年一季度新冠疫情對公司部分子公司經營造成了一定影響,主要有:1、影響市場人員及技術人員造訪客戶;2、影響實驗室產能,個別實驗室受當地疫情防控措施影響處于停工或半停工狀態,導致部分訂單消化滯后。若后續疫情有所緩解,預計二季度加快訂單消化可以追回進度。8、公司在可靠性與環境試驗業務上的競爭優勢如何?答:公司可靠性與環境試驗業務優勢體現在技術和科研開發、全國實驗室布局及服務網絡、高端設備配置、承接和消化大訂單能力等方面。9、公司電磁兼容檢測業務競爭優勢如何?其增速和毛利率趨勢如何?答:電磁兼容檢測業務是公司重點打造的核心業務板塊之一,其優勢和可靠性與環境試驗業務優勢相似。公司電磁兼容檢測業務涉及大型設備較多,采購周期較長,設備到位之后釋放產能速度較慢。近年公司在電磁兼容檢測業務投入的技改資源較多,采購的設備到位后產能逐步釋放,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間。11、2021年公司管理費用增速高于收入增速較多的原因?答:一方面,公司2021年收入增幅較低,但管理費用支出相對固定;另一方面,公司新收購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升級,對公司合并管理費用增速影響較大,剔除收購企業影響,公司管理費用增幅低于收入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