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三季度營收和利潤同比下滑原因?A1:公司三季度營收和利潤同比下滑主要是受環境背景因素影響較大,從二季度開始,國民經濟形勢復雜,社會消費品增速創年內新低,消費類行業疲軟,食品行業整體營收下降趨勢明顯。另外冷食燕麥市場在經歷迅猛增長期后現進入休整期,各大廠商對于冷食燕麥的宣傳減少,導致增速下降較快。Q2:面對主要原材料成本上漲應對措施?A2:成本上漲主要與后疫情時代國際形勢有關,能源、大宗商品、糧食價格均在上漲。針對主要原料麥粒,公司目前的應對措施:加大麥粒存儲量,提前鎖定進口麥粒的量和價格,在儲存時限內保證麥粒質量的前提下,覆蓋更長時間的生產需求;進行原材料來源地的多元化布局,考慮從其他國家開展麥粒進口。Q3:大部分燕麥從澳洲進口主要原因?A3:綜合考慮營養價值、外觀色澤、口感等因素,澳洲麥粒排名前列。此外,澳洲作為發達資本主義市場,各方面較為規范;大規模機械種植具有規模效應;原糧出口歷史悠久,擁有較為完善的機制。Q4:如何應對商超渠道流量減少?A4:擁抱新渠道,不僅僅局限于淘寶天貓等傳統平臺,抖音、快手、拼多多等新興平臺都要兼顧,同時線下的一些小商超、非連鎖超市以及便利店也會投入更多的精力。除此之外,公司也會積極地去做社區團購,但目前形勢并不明朗,處于摸索的過程。Q5:未來重點研發方向是哪一類產品?A5:主要分為兩個重點:第一是新品類的研發,希望研發出解決消費便利性的突破性產品。第二是從燕麥功能性上著手,提取更多有效物質,進行產品的深度開發。Q6:行業未來能做到多大規模?A6:考慮到中國的人口基數、品類核心賣點(健康),行業未來規模增長十分可觀,保守估計可以做到四五百億規模。樂觀來看,若可以找到突破產品,進度能大大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