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認為自身最大的經營和戰略特色有哪些?答:公司《“十四五”戰略規劃》于2021年4月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公司將立足中央企業、上市公司、金融機構三大屬性,以“安全”“領先”為戰略指導思想,打造以“數字券商、智慧投資、科創金融”為目標的綜合型現代投資銀行,奮力創建精于電力、能源領域的特色化一流證券公司。公司將重點打造以科創金融、綠色金融、產業金融為內涵的發展特色和差異化競爭優勢,圍繞雙碳產業鏈、科創金融港重點打造全新的“一鏈一圈”產業金融新模式;同時,公司財富管理轉型成效顯著,參股的景順長城和長城基金聚焦財富管理,經營業績優良,尤其是景順長城基金近年來發展迅猛,躋身行業頭部,有望為公司帶來穩定投資回報。未來,公司將深度受益于財富管理市場大發展的浪潮。2.公司自營投資業務中方向性股票投資的占比如何?未來如何改善自營投資業績?答:公司自營業務整體秉承穩健的投資風格,前期隨著市場風險逐步釋放,公司權益類資產的占比較低,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風險敞口較小。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強研究能力建設,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積極捕捉市場波動產生的投資機會,運用利率衍生品開展中性策略,推進投資策略多元化,提高風格轉換的敏感度與研究結果轉換能力,持續加強智慧投資能力建設。隨著疫情逐步控制、經濟復蘇及市場企穩,公司未來力爭把握好市場形勢,帶來收入貢獻。3.公司本次定增募集資金擬投入證券投資業務不超過25億元,請問具體投資方向如何?加大證券投資業務投入對公司的ROE提升有何幫助?答:證券投資業務方面,公司將重點發展固定收益投資和衍生品業務等,根據過往業績情況,公司固定收益自營投資年化收益率多年來保持領先,超越中長期純債型基金、中債總財富(3-5年)指數等。衍生品業務方面,公司將聚焦場內弱敞口策略、FOF/MOM策略和場外衍生品三條主線開展業務,重點拓展對客業務,控制投資風險。證券投資業務是公司形成以“三投、兩力”(“三投”指投研、投行、投資,“兩力”指獲客能力和定價能力)為內涵的核心競爭力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投資業務本身也屬于高價值業務,其健康發展有利于公司提升ROE水平。4.公司本次定增募集資金擬投入資本中介業務不超過50億元,請問重點發展方向如何?如何拓寬兩融市占率?答:資本中介業務方面,公司將重點發力兩融業務,以線上線下融合、客戶分層經營為抓手,推動利用平臺化科技賦能加速財富管理轉型,實現低風險、可持續、長期穩定的回報,夯實公司收入基石。公司在戰略上高度重視兩融業務,以兩融為抓手推動財富管理轉型,業務團隊配置專業、運作高效,圍繞客戶需求設計多樣化解決方案。近年來公司兩融規模增長迅速,2021年底兩融規模已突破230億元,市場份額達到1%以上。5.公司實控人華能集團能為公司提供哪些支持?答:華能集團是國內發電領域的標志性公司,為公司“一鏈一圈”產業金融新模式提供廣泛的綠色能源產業基礎和豐富的產業鏈場景。公司正在重點聚焦華能集團作為產業鏈鏈長的四大產業(海上風電、CCUS、高溫氣冷堆核電、電力網絡安全),利用科創金融智慧生態平臺對華能集團及產業鏈上下游的金融需求、產業需求、市場需求等進行挖掘,精準匹配長城證券的線下團隊和集團資源,通過投行、投資、投研、資管、財富管理等產品工具服務客戶,進而發展產業金融新模式。6.公司是否有開展股權激勵的計劃?答:作為央企控股的上市證券公司,公司將在符合國資委、證監會、交易所有關政策規定的基礎上研討股權激勵事宜,若有相關計劃,將按照相關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7.金融科技方面投入情況如何,取得哪些進展?答:公司高標準高質量制定了《金融科技十四五戰略規劃》,積極落實“1+6+N”(“一個科創金融智慧生態平臺”“六大支撐體系賦能平臺”“N個業務場景賦能平臺”)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并持續投入大量資源打造金融科技。2021年以來,公司科創金融智慧生態平臺1.0和2.0陸續上線;長城煉金術實現了“月活”峰值44萬;長城“征鳴”研究平臺、托管小程序、研究服務排期系統、資管業務管理平臺、投行數字化管理平臺陸續上線;長城RPA平臺、新一代OA系統、智慧合規平臺、長城機構服務平臺、長城財富管理平臺等重要平臺持續推進。公司高度重視金融科技的發展,未來將繼續加大金融科技方面的資源投入,并進一步優化金融科技相關組織架構,打造有競爭力的金融科技專業人才梯隊。接待過程中,公司接待人員與來訪者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溝通,嚴格按照公司《特定對象來訪接待管理制度》等規定,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沒有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泄露等情況,同時已按深交所要求簽署調研《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