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在遵守信息披露制度的前提下,介紹公司經營業績、產品布局、市場開發何生產管理等情況,溝通內容與公司公告內容一致。
二、采取問答方式,由游雪丹女士、周智如女士負責回答:
1、目前公司在手訂單如何,生產是否能夠跟上?生產經營是否處于穩中向好態勢?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常態化管理,由于市場對新冠相關用藥需求大增,公司的相關品種訂單數量激增。比如大部分感染新冠的患者都有“刀片喉”的癥狀,出現咽干咽痛癥狀,造成公司獨家品種甘桔冰梅片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甘桔冰梅片目前產能已呈現階段性飽和的狀態;現在又有出現了針對于下消化道引起腹痛腹瀉的XBB毒株,有專家推介了我們的痛瀉寧顆粒,因此近期痛瀉寧顆粒的訂單大幅激增,這確實對公司的生產能力是個考驗。
為了保障相關產品供應以滿足市場需求,解決產能瓶頸問題,我們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公司迅速啟用儲備生產線,恢復新冠推薦用藥甘桔冰梅片、六味安神膠囊在原有場地的生產資質,擴大生產規模全力保供,進行最大負荷、最大產能生產。目前甘桔冰梅片已經在原有場地進行生產,產能提升約15%,短期內對公司經營業績有一定的正向影響。公司正在全力以赴確保生產供應穩定有序,盡最大力量保障市場供應。此外,公司也在對甘桔冰梅片的現有生產線通過購置設備等技改手段,進一步挖潛生產能力,預計通過技改手段可以將甘桔冰梅片的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40%以上。
2、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后,目前公司生產銷售物流運輸情況怎樣,是否已全面恢復正常?
隨著防控政策調整與優化,參考國外的經驗,放開后大部分人都會經歷幾輪奧密克戎感染。由于本輪流行的奧密克戎毒株主要攻擊上呼吸道,我們看見非常普遍的一個癥狀是“刀片喉”,公司的獨家中成藥甘桔冰梅片對于咽干、咽痛、咽黏膜充血等療效突出,因此作為治療咽喉不適癥狀的藥物入選多個新冠相關專家共識、推薦用藥目錄等,目前市場需求較大,針對這個品種,公司的產能已經出現階段性飽和。
公司的甘桔冰梅片、六味安神膠囊、痛瀉寧顆粒陸續進入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雜志發表《新型冠狀病毒居家成人中醫藥健康管理專家共識》、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兩保一穩”中成藥清單(成人)、四川省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中成藥)干預指引、上海新冠感染成人居家中醫藥健康管理專家共識等推薦指南及部分省、市推薦用藥目錄。因此,公司迅速反應、快速行動,抓住“窗口期”,加大對各等級醫療機構、基層醫療機構的開發,穩定存量市場,拓展增量市場,大家都卯足勁兒希望盡快把好產品推送至市場終端,為老百姓送去健康。與此同時,公司廠部也積極響應,盡最大努力保供保產,滿足市場需求。在物流方面,雖然由于防控政策開發調整時間不長,在部分省、市出現了運力不足的情況,但是相信隨著疫情控制及快遞人員逐步恢復,物流會恢復正常。
3、請介紹一下目前公司研發管線布局的情況。
在創新藥方面,公司已經建成基于功能基因組學的不同類型靶點分子靶向藥物生物活性篩選平臺、成藥性評估藥物代謝及藥代動力學測試平臺、針對特定靶點的小分子藥物結構設計和合成平臺等三大創新藥技術平臺,正在建設免疫學平臺和體內生物學平臺。
在仿制藥和中藥研發方面,公司已經建成“三三三”管線格局,即每年至少立項三項、申報三項、上市三項。在目前仿制藥集采的大環境下,做到仿制藥研發“上市速度快、制造成本低、技術壁壘高”,未來爭取實現“六六六”的研發管線滾動目標,即仿制藥或中成藥開發每年立項不低于六項、申報不低于六項、獲批上市不低于六項。
在大健康領域方面,以引入特醫食品研發項目為契機,基于制藥企業特有優勢,拓展特醫食品賽道,2022年6月已建成西南地區首條特醫食品生產線并通過現場驗收,同時在該生產線上開展特醫食品項目的中試放大研究工作。同時公司利用自身在中藥領域的優勢,推出養生茶系列、護眼養胃軟糖等產品,切入大健康消費品領域。
4、公司在創新藥領域的進展情況?
公司現擁有4個自主研發的與腫瘤相關的臨床前階段創新藥項目,潛在適應癥覆蓋腫瘤免疫、肺癌、胰腺癌、結直腸癌等實體瘤治療領域,部分項目已經提交化合物專利申請,并且有進度靠前兩個項目已顯示出體內研究較好的數據且進入PCC階段。公司正加急將在研創新藥向IND階段推進,有望在2023年底獲得1-2個臨床批件。
同時,為助力創新戰略發展,搜集創新藥領域前沿資訊,富集更多人才資源,以及看好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行政資源與政策的加持,公司在北京設立子公司北京華森英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以承接創新藥事業部的研發、業務及人員。
公司創新藥研發策略以自主研發為主,項目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從全球范圍來看,同靶點項目進入臨床I期的為1-2家以內,且有一個是First-In-Class的項目,有效避免靶點內卷。鑒于公司擁有相關品種的全球知識產權,在IND階段或將中國區以外的全球權益 license-out至國外藥企或研發機構,以此獲得的收入將有效覆蓋Pre-IND之前的研發投入,及大部分的臨床I期的費用,如此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研發風險。
5、疫情后時代,公司對銷售如何布局。
一直以來,公司銷售隊伍都比較穩定,且學術能力與商業化能力較強,在保證存量市場的同時還能積極開拓增量市場。同時,自2021年起,公司開始積極拓展線上銷售渠道,打造多元化多媒體的互聯網矩陣,先后開立了拼多多、抖音商城、微信小店、小程序商城等多個銷售渠道;2022年下半年“華森制藥旗艦店”也在天貓成功上線。
6、公司將如何追趕被疫情耽擱的時間,對于2023年所處行業有何展望?
在過去的三年,經濟下滑明顯,市場表現低迷,對未來的經濟增長大多持謹慎態度,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公司的經營業績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整體來看,醫藥行業還是朝陽行業,受到經濟周期沖擊相較于其他行業可能會好一些。在2022年疫情封控、醫院就診率下降的大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整體下滑,但是部分獨家中成藥品種和特色品種的銷售收入亦保持正增長。根據公司2022年半年報數據,獨家中成藥甘桔冰梅片、六味安神膠囊,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的急性胰腺炎急救類用藥注射用甲磺酸加貝酯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4.98%、16.46%和20.29%。
在疫情期間,公司穩步發展,穩定基本盤,財務結構較優,資產負債較低,對內優化管理體系質量,對外努力保市場、拓市場,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為后續的發展蓄積力量。根據2022年半年報數據,研發投入較上年同期增長62.93%,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長24.12%。今年政策放開之后,我們判斷這將是整個行業觸底反彈的一年,醫院的就診率會提高,人們在疫情之后會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
與此同時中醫中藥的發展更在國家戰略層面去推動,我們有信心憑借公司在這三年期間積蓄的力量,在政策放開后公司會重新回到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未來公司仍然將堅持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斷向技術壁壘更高的創新藥、高端復雜制劑、高端仿制藥領域突破,積極布局大健康領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調整,新冠將長期伴隨百姓生活,目前病毒主要攻擊人體呼吸系統和消化道系統,公司在相關方面都有對癥的獨家中成藥產品,且安全無副作用。結合公司開辟大健康領域產品,輔助提升人體免疫力,全方位為消費者提供“養+療”的用藥方案。
2023年醫院診療服務逐步恢復正常,將推動公司現有產品銷量逐步恢復。隨著逐步開放,公司積極布局的創新藥及大健康業務也將迎來發展,或將成為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