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在遵守信息披露制度的前提下,介紹公司經營業績、產品布局、市場開發和生產管理等情況,溝通內容與公司公告內容一致。二、采取問答方式,由游雪丹女士、葛磊先生負責回答:1.公司主要收入及利潤構成、增長點?答:公司當前主要收入及利潤源自于仿制藥及中成藥板塊,產品主要集中在消化、精神神經、耳鼻喉等治療領域。五大核心產品(即:威地美(鋁碳酸鎂片/咀嚼片)、長松(聚乙二醇4000散)、甘桔冰梅片、都梁軟膠囊、痛瀉寧顆粒)及五大獨家中成藥(甘桔冰梅片、都梁軟膠囊、痛瀉寧顆粒、六味安神膠囊、八味芪龍顆粒)均能為公司帶來穩定、可觀的現金流入。同時,公司加大了自研及外部合作力度,2021年已成為復方奧美拉唑碳酸氫鈉膠囊、茶愈膠囊、平消片的MAH持有人,進一步夯實公司在仿制藥和中成藥板塊的基礎。未來,公司主要將在3個方面發力:一是全力推進創新藥研發項目;二是加大五大獨家中成藥的市場推廣力度;三是努力推進特醫食品研發注冊工作,并憑借自身銷售能力優勢,快速推進先行以營養食品上市產品的銷售工作。2.公司創新藥研發目前處于什么階段,相關管線主要集情況如何?答:公司自2019年確定創新藥研發戰略,并于2020年引入引進具有深厚創新藥研發背景的YuxunWang博士為公司副總經理、首席科學官,整體負責公司創新藥板塊業務,2021年引入原猶他大學亨茨曼癌癥研究中心(HuntsmanCancerInstitute)藥化學家XiaohuiLiu博士為公司創新藥研發板塊藥化負責人。公司已迅速完成創新藥3大平臺建設,分別是:①基于功能基因組學的不同類型靶點和靶點依賴性的篩選和驗證平臺;②針對特定靶點的小分子藥物設計和合成平臺;③成藥性評估藥物代謝及藥代動力學測試平臺。公司已具備從靶點發現至早期臨床開發的創新藥研發能力。研發管線方面,公司目前擁有4個創新藥臨床前項目,均與腫瘤相關。其潛在適應癥覆蓋腫瘤免疫、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實體瘤治療領域。公司正快速將在研創新藥項目向IND階段推進,預計明年或后年公司有望獲得首個臨床批件。3.公司中成藥較具有特色,其市場銷售情況及未來進一步發展有何預期?答:公司看好五大獨家中成藥(甘桔冰梅片、都梁軟膠囊、痛瀉寧顆粒、六味安神膠囊、八味芪龍顆粒)的市場空間,均為中藥優勢病種領域用藥,適用于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目前,五大獨家中成藥均已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且被納入多個臨床應用指南。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強化五大獨家中成藥產品的市場推廣工作,助力其銷售放量實現快速增長。4.公司為什么切入特醫食品領域?其未來市場空間如何?答: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特醫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預計2021年將達到100億級別。同時,在人口老齡化、受眾需求不斷加大及醫院營養科建設發展等因素驅動下,特醫食品憑借在臨床營養支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市場規模將持續保持增長。目前,我國特醫食品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批和注冊,政策監管嚴格,特醫食品生產企業須具備獨立生產線。因此,對涉足特醫食品的企業在生產能力、研發能力、檢驗能力等方面都有較高要求。另外,特醫食品從研發到生產線建設并通過相關生產線認證,再到特醫食品注冊順利審批通過,大約需要2~3年,整個研發至上市周期不亞于仿制藥的研發,行業政策壁壘、資金壁壘和技術壁壘較高,而藥企切入此賽道則具有先天的優勢。公司于2021年6月參與了尚醫科技的股權投資,并取得2個特醫食品配方的大中華區授權,該2個產品將先行以營養食品上市銷售。目前,公司一是加快推進2個特醫食品的研發報批工作;二是快速推進特醫食品生產線的建設(建成后將成為川渝地區首條特醫食品生產線);三是推動營養食品的銷售放量。5.公司參股成立了成都奧睿,其研發進度如何?答:奧睿藥業是公司于2020年與川大國重實驗室楊勝勇教授團隊合資成立的一家創新藥研發企業,公司擁有該平臺的優先合作權,以“靶向細胞Necroptosis的小分子抑制劑的創新藥物研發”項目為切入點,實現創新藥項目合作的外部延伸。目前,奧睿藥業研發項目亦處于臨床前階段,推進較為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