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沈劍標先生介紹公司概況及近期經營情況。智能自控成立于2001年,是專業化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全系列智能控制閥產品、堅持走國產化和技術自主創新的高新技術企業,2017年6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建有江蘇省調節閥工程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機構,目前擁有國家專利180多項。
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電力、環保、鋼鐵冶金等多個領域。目前公司擁有全資子公司5家,在全國設立了多個4S產品售后服務站,逐步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和優勢的控制閥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近年來公司整體運營良好。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8.6億元,同比增長17.4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362.98萬元,同比增長32.17%。市場方面,公司在石油化工領域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在光伏、新能源領域業績增長迅速,正在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在內部運營方面,公司狠抓運營管理,提高運營效率。目前公司開關閥建設項目正有序推進,建成后有望進一步擴大公司產能,解決目前公司產能瓶頸的問題。
二、問答交流
1、問:控制閥行業的下游應用領域有哪些?
答:控制閥應用領域較為廣泛,包括能源、化工、治金、環保、食品、以及新能源等領域,因此下游行業的集中度不高。
2、問:智能控制閥行業的主要競爭格局是什么樣的?
答:智能控制閥行業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智能控制閥產品應用范圍較廣,行業集中度較低;第二,產品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尤其是苛刻工況應用領域的控制閥;第三,替代產品的競爭力相對有限,但近幾年隨著國產替代政策的推行,國內產品的競爭力呈現逐步增強的趨勢;第四,行業進入壁壘較高,尤其是應用經驗與工藝科技能力。國內控制閥行業的產品市場通常分為高端、中高端、普通三個層級。中高端產品市場份額最大,主要以國外獨資品牌與合資品牌為主,少數國內頭部企業在積極地推進進口替代,正逐漸開拓這部分市場。中高端產品市場主要以部分國外品牌、合資企業以及國內頭部的企業為主。從市場發展趨勢來講,中端產品在努力的搶占高端產品的市場,逐漸向高端市場發展。同時隨著工業過程控制對于數字化、智能化的要求,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的迭代,中端的產品也在逐漸替代普通的產品市場,已經初步形成了中間大兩頭小的市場競爭格局。中高端的產品市場發展趨勢和潛力會越來越明顯。
3、問:公司自身下游板塊的分布如何?后期將如何布局?
答:公司除了在石油化工、鋼鐵冶金、電力能源等行業積累了一大批優質客戶資源外,在新能源(太陽能)、新材料(多晶硅、半導體、鋰電池)行業、環保行業的市場在逐年擴大。據公司最新的不完全統計情況來看,石油化工領域的業務占比較大約為55%,新能源新材料業務占比約20%,其他領域占比約為25%。
石油化工、紡織、電力能源等傳統行業市場規模巨大,需求穩定,而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環保行業這一市場是國家能源戰略轉型過程中出現的新的市場,公司通過這幾年的產品創新與提前布局,在該領域取得了領先的技術與市場優勢,贏得了較好的市場業績。為了公司能夠更快更好地適應市場,公司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拓展新的數字化、智能化產品,并提高產品質量,積極探索拓展與擴大產品應用領域,開發適合新的市場應用領域的產品。
4、問:目前公司產能釋放情況如何?
答:公司目前折合產能約為3.2萬套,目前產能利用率在90%左右。開關閥基地建成后,遠期產能將得到有效釋放。
5、問:公司前幾年的毛利率、凈利率有下滑的跡象,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公司的毛利效率、凈利率在總體趨勢上與同行企業是基本一致的,略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近年,公司近五年毛利率呈現一個U型的結構。主要原因是上市后公司持續進行了大量固定投資,產能爬坡有一定周期,近兩年毛利率受固定成本攤銷影響較大,相信隨著產能放量提升,規模效應的逐漸顯現,公司毛利率會得到持續改善,盈利能力也會進一步增強。
6、問:與國外控制閥企業相比是否有較大差距?
答:目前國內產品與國外產品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近年來,二者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國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在不斷上升。公司的產品具有鮮明的特色,首先是產品種類全,應用范圍廣,適用性強;第二,產品主要應用于中高端市場,長期以來,公司堅持走國產化的自主研發的產品發展的道路,產品開發主要瞄準市場應用最普遍的中高端市場,特別是在一些特殊工況、嚴酷工況下的產品應用,提升產品的附加值;第三,產品品質穩定、可靠,特別是在一些大型煉油、石化、新材料、新能源領域具有產品質量的優勢;第四,公司建立的快速反應機制,可以為用戶裝置的特殊要求,提供各種解決方案,設計并生產出滿足客戶所需要的各種特殊應用場景的產品,并形成一批特殊應用的產品,形成了鮮明的產品應用特點,占領市場;第五,公司提供優質的檢維修服務,對客戶應用過程中出現的智能控制閥故障,提供優質且快速的維修服務。同時對客戶應用的國內外其他品牌控制閥,也能迅速排查故障、提出解決方案。
相較于國外進口產品,我們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同時能夠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并且我們在價格、快速響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我們有信心有能力逐步縮小與國外產品的差距。
7、其他問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