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讀2022年年報基本情況
2022年度,受到俄烏戰爭、中美貿易沖突、各國之間往來受限、宏觀經濟恢復不達預期的影響,產業鏈下游消費電子等行業需求持續疲軟,下游客戶采取謹慎采購策略以去庫存為主,導致公司2022年訂單量下降;疊加公司主要原材料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等因素,公司成本上漲較多。其中第一季度開工率較低,第二季度訂單量在一季度基礎上環比上升,但下游客戶整體開工率恢復進度仍低于預期,導致第三季度開工率再次降低,第四季度銷售收入環比第三季度有所增長,但因第四季度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導致賬面美元資產產生匯兌損失,對公司凈利潤有一定影響。此外,公司因實施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和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導致期間費用有所增加。在上述因素綜合影響下公司業績同比出現下滑,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30,118.28萬元、營業利潤17,796.20萬元、利潤總額17,631.65萬元、凈利潤16,586.98萬元,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30.10%、59.47%、59.77%和57.35%。
具體項目來看,銷售費用略有下降,同比下降8.34%;管理費用上升35.87%,主要系報告期計提股權激勵持股計劃費用及折舊攤銷費增加所致;財務費用下降253.48%,主要系報告期受匯率波動影響,財務費用中形成匯兌凈收益,去年同期為匯兌凈損失。
二、重點關注問題問答:
問題一:目前行業景氣度如何?
答:目前紙質載帶稼動率超過6成,毛利率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離型膜稼動率低一些,但是已經部分恢復,重要客戶給我們的訂單都在恢復;流延膜目前處于滿產狀態。
一季度銷量跟去年四季度持平,但考慮到春節假期,其實是增長的。其中1~2月只是弱修復,3月份有了明顯的增長;從四月份的數據看今年二季度預計環比有10~15%的增長;同時二季度主要原材料也處于降價通道,整體對公司是有利的。
問題二:目前公司產能情況是怎樣規劃布局的?
答:紙質載帶:今年下半年會再投產一條電子專用原紙生產線線,新增年產能2.88萬噸;
塑料載帶:2022年進行了大幅擴產,目前具備產能超過15億米/年;后續會根據客戶的需求安排擴產,菲律賓基地也在規劃中。塑料載帶未來的方向主要就是東南亞和我國臺灣地區,我們先和這些客戶配合起來,根據客戶具體情況再配合工廠投放。
基膜:BOPET膜二期項目已經啟動,建成后將新增2萬噸/年,投產后達3.8萬噸/年。
離型膜:肇慶基地建設進展順利,布局2條離型膜涂布生產線,達產后將新增1億平米/年產能,預計2023年下半年陸續投產;天津基地已于2022年下半年取得了用地規劃,進入前期設計階段。
流延膜:去年四季度滿產滿銷,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增長,鋁塑膜用流延膜訂單增長,客戶驗證穩步推進;另一方面對光電顯示用流延膜工藝技術進行大量改進,產品已逐步導入下游客戶。流延膜二期項目預計2023年底投產,投產后總產能翻番達年產6,000噸。
問題三:公司膜項目目前進展如何?
答:離型膜方面:(1)目前年產能3億平米,滿產可實現銷售約5億元;廣東肇慶項目年產能1億平米正在建設,天津基地規劃有年產能4.8億平米。去年離型膜銷售額下降,主要是受到了行業下游需求下降的影響。
(2)目前離型膜的整體毛利率還比較低,但是隨著中高端的產品放量以及離型膜基膜自制就會改善和提升毛利率,偏光片等中高端產品也在持續導入客戶端。流延膜方面:目前主要供用在動力電池的鋁塑膜和自粘膜如背光增亮膜方面的。
問題四:高端離型膜的進展是怎樣的?
答:由于國外客戶都需對自制基膜有要求,公司自制基膜的中高端離型膜2022年下半年開始開始給海外客戶送樣,目前客戶正在按計劃驗證及小批量試用。同時,國內(含臺灣)客戶切換使用自制基膜,但受到行業拖累切換速度有所延遲,今年一季度及二季度部分客戶切換完成。
問題五:中低端離型膜和高端離型膜的具體區別有哪些?
答:主要體現在表面粗糙度、厚度均勻性、一致性及異物管控方面,原材料、材料工藝等都有區別。除了工藝配方設外,設備要具備生產能力才能實現從中低端到高端有迭代,公司的設備能夠覆蓋中粗糙度和低粗糙度即中高端產品的生產要求,同時還需要配合客戶的使用場景,每個客戶都是有區別的。我們的核心優勢是技術優勢、客戶優勢及產品品類優勢。注:會議過程中,公司參會人員與投資者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溝通,嚴格按照有關制度規定,沒有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泄露等情況。參與現場調研的投資者同時已按深圳證券交易所及公司《投資者來訪接待管理制度》要求簽署調研《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