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就張家港行經營情況進行了交流,以下為投資者問詢及簡要回復情況記錄:Q:看到貴行在中報中提到建立專業化經營
網格化營銷的網點轉型模式,形成“7+2+16+1”模式,想請教一下具體是如何實施的,同時也看到要推進異地機構轉型,將16家異地支行打造成為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專營機構,做亮異地機構經營特色,這一塊是如何進行的?A:為深耕本土市場,我行于近年實施了零售轉型機構改革,在本地形成了“7+2+16+1”模式,同時明確異地分支機構(除三大分行外)以經營1000萬以下的普惠型貸款進行展業,我行16家異地機構轉為普惠小微專營機構,業務轉型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未來,本行異地機構轉型發展依然會緊緊圍繞“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
服務三農
服務縣域
小微和民營經濟”,通過加大數字化轉型,探索“線上+線下”服務融合新模式,持續加大對部分重點區域的資源傾斜,推動異地機構轉型升級和業務的可持續發展。Q:貴行整體的風控體系能否具體介紹一下?A:我行不斷優化風險體系,隨著2020年下半年部室改革,同步調整風險架構,做實一二道防線風險職責。構建全面風險管理模式,總行風險管理部為全面風險管理的牽頭部門,負責頂層設計和風險偏好管理,坐實條線部門風險管理職責,相關條線管理部門負責各自的風險管理職責,同時總行前臺業務部門內嵌風險管理團隊,負責具體的風險管理落地。利用這樣的風控管理模式嚴格劃分一二道防線風險管理職責,高效傳導風險意識。Q:目前對可轉債是怎么樣的安排?A:目前可轉債轉股節奏較為緩慢,后續我行將通過持續增強服務區域實體經濟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經營業績,同時提升投資者關系管理,以穩健良好的業績回報投資者,努力推進可轉債轉股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