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投資者活動以電話會方式進行,公司董事長助理龐啟智先生介紹了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經營情況:今年新能源行業整體發展情況很好,隔膜需求旺盛。公司第三季度總營收19.75億元,同比增長73.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億元,同比增長117.48%;第三季度末總資產235.22億元;資產負債率42.6%;第三季度鋰電池隔膜出貨量約8億平方米,現在每月出貨都比上月增長1000-2000萬平。隨著行業快速發展,預計明年需求會更強勁,從供求關系來看,未來3-5年隔膜供應處于偏緊狀態。公司面臨著巨大的交貨壓力,但公司有相應的應對措施和未來布局的計劃,如設備保障、改造現有設備、擠壓現有產能等來保障既定目標的完成。今年隔膜新增產能主要來自江西和無錫基地,到年底公司有近60條產線,產能預計45-50億平方米。現在市場需求旺盛,未來幾年公司以每年新增25條生產線為目標進行產能擴展和產線建設。現在常州項目公司已成立,項目備案已完成;公司成立了專項小組負責跟進重慶恩捷項目建設進度;匈牙利項目廠房打樁完成,有序推進施工。根據現在的市場情況,我們會加快新產線的建設速度,比原計劃提前投產;同時持續優化工藝、改造設備,通過提速、增加幅寬、提升管理水平等方式增加產能、提升生產效率、提高收率和良率,提升交付能力,預計到2022年產能達到70億平方米,交貨能力達45-50億平方米;2023年爭取將產能提升至百億平方米,交付能力達65-70億平方米;2024年也將繼續提升產能。未來我們具備充足的交貨能力。我們以“世界一流的高分子材料研發生產企業”為愿景,憑借公司規模、成本、研發、產品和市場等方面的競爭優勢,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為達成經營目標和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努力!以下是投資者及管理層問答交流內容:1、鋰電隔膜每平米盈利情況?公司產能擴張明顯加快,設備如何保障?自研設備進展如何,目前規劃還是按照2023年末至2024年初產出嗎?三季度國內客戶需求提升幅度比海外客戶的提升幅度大,另外是實際發貨量要比報表收入多一些,因為各個月的發貨量均在持續增長,且增長幅度較大,所以造成整個季度各個月份月頭和月尾發貨與開票的剪刀差有所擴大。設備方面,公司和日本制鋼所進行了深度溝通,推動其產能適當提升,日本制鋼所實際交付能力還是做了一些提升,對公司未來的產能擴張也有所保障。目前市場上沒有能夠提供一攬子設備產線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公司整條生產線是集成多家供應商設備。公司核心設備以日本制鋼所為主,公司和其他設備商也有良好的關系,公司還會對現有生產線出一些改造和升級方案。自研設備是一個長期過程,初期公司會利用20多年的設備方面經驗做設備改造和技術工藝改進,注重Know-how保密,以提升技術壁壘,增強長期競爭優勢,而不是第一步就完成一個非常大的自建設備。設備領域門檻高、難度大,短期內自研設備是作為補充部分。公司努力爭取把自研產線時間盡量向前提,希望能夠在2022年到2023年就能有一定的貢獻。2、公司2021年三季度也有對一些小客戶漲價,請問漲價大概在什么時候體現?明年隔膜價格如何?公司三季度在線涂布出貨量多少,未來在線涂布產能釋放節奏是否有變化?公司對部分客戶和新產品做了一些價格上的調整,但在整體產品結構中的比例不大。影響公司產品整體均價的因素較多,比如產品結構和客戶結構等,不由單一因素決定。近期供需緊張,同時公司現在也在承受一部分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公司雖然也在通過規模化生產、技術工藝改造,和在成本上的一些管控措施努力消化上游傳遞過來的材料上漲的壓力,但這個壓力最后會一定程度的向下游傳導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公司的產品不是標準化價格,不是一個統一的價格,實際執行的價格是一個客戶一種產品一種價格,要根據客戶的具體采購規模、商務條件、客戶對產品的具體要求等來具體地定價。目前公司有7條在線涂布產線在生產,分別在江西、珠海和無錫工廠,主要客戶是國內知名的鋰電池廠商。到年底在線涂布產線將有11條,進度與公司計劃相符。目前在線涂布產品以陶瓷涂布為主,國內某鋰電池廠商的認證也已完成,現在有一些涂布膜產品的供應。在線涂布產品的穩定性、一致性等較好,訂單量進一步增加,但因為公司目前在線涂布產能的局限,所以也在和各客戶協商。在線涂布是生產工藝上的調整和變化,最終產品與離線涂布生產出來的產品沒有本質區別。公司計劃2022年達到34條在線涂布產線,2023年達到56條在線涂布產線,但不排除實際落地情況會受到改造升級影響的可能。3、公司原材料成本有一定上漲,但第三季度毛利率和凈利率環比有較明顯的上浮,是否因為公司某些客戶單平盈利環比有明顯提升?目前公司確實承擔了一些材料漲價的壓力,但這些材料相對占比不高,公司通過規模化生產、技術改進和工藝優化、加強成本管控力度,一定程度上消化了這些材料漲價的影響。現在公司鋰電池隔膜業務的收入增幅較大,隔離膜產品的毛利相較于公司其他產品是高的,所以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隨著鋰電池隔膜產品收入占比的增加會相應提升。4、公司擴產產線都由日本制鋼所提供還是綜合日本制鋼所加東芝和布魯克納?公司的產線采購優先排序盡量是以日本制鋼所的設備為第一優先位,日本制鋼所也在提升其交付能力。公司也一直和布魯克納、東芝和其他設備供應商保持充分的溝通和密切的關系。在必要的情況下,公司也愿意用其他的設備來作為日本制鋼所產線供應的補充。5、通過持續技改或設備迭代,公司未來的成本差距跟競爭對手之間是會縮小還是擴大?公司未來在成本上仍將保持長期優勢。公司在技術改造和成本管控方面有豐富的積累經驗,公司有20多年行業經驗積累,已經擁有很多熟練工人和專業技術團隊、很強的設備改造和優化生產工藝的能力,并且持續投入,如公司的研發投入是行業領先,研發投入不斷轉化成公司在成本管控、品質、設備工藝等方面改善的成果,最終都體現在競爭優勢上,競爭優勢(包括技術、成本管控等)其實是一個動態的優勢,公司豐富的經驗積累疊加不斷地加大投入,競爭優勢會長期保持。6、公司上游是否供應緊張?公司已經在規劃未來一至兩年內的采購安排,努力保障原材料的供應。公司主要原材料供應比較充分,但有些輔料如PVDF最近供應狀況有些失衡導致價格大幅上漲,公司推出了一種新型涂布材料,從技術上已得到客戶的認可,未來材料漲價公司能夠從技術上得到解決。這種替代材料以前在涂布上用過,但因為其成本比PVDF高,以及從技術方面看性能表現上有缺陷,會導致隔膜的內阻偏高,可是①目前公司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做到降低其成本,另外現在PVDF價格已經比這種替代材料貴很多,所以這種材料原先的劣勢變成了優勢,這種替代材料是通用材料,沒有瓶頸問題,所以公司和客戶都在積極地推進工作;②技術方面如果單從涂布環節是無法解決這種材料的內阻問題,但公司生產基膜和涂布膜,現在公司在技術上從基膜的層面把其原有的不足之處進行了改進。7、公司傳統業務的成長情況如何?公司認為未來傳統業務還會保持增長趨勢,傳統業務主要是煙草配套業務和非煙業務,其中非煙業務中的平膜業務受益于現在整個市場蓬勃發展以及價差增大,該業務今年情況較好;另一個增長來源于無菌包裝業務,該業務現在處于快速增長期,如果市場有所突破,公司認為未來該業務還會保持快速增長。8、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銷售費用環比增加較多的原因?主要因為公司在三季度集中支付了一些涂布技術的專利授權費。9、磷酸鐵鋰電池發展速度很快,未來公司在磷酸鐵鋰電池方面可能會有很多海外業務,公司在涂布專利方面的布局情況及專利授權費用情況?從隔膜使用情況來說,并不是簡單根據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來區分隔膜的使用,實際會根據行業屬性或產品屬性來決定,目前整體來看濕法隔膜在動力和3C領域是絕對主流,這個趨勢在未來多年內是不會改變的,因為3C類和動力類電池產品都是移動化的,對輕薄化有要求;對體積和重量都有限制,相較于干法隔膜,濕法隔膜很重要的一個優勢是可以做得很薄,能夠充分滿足體積、重量等要求,所以在3C和動力領域濕法隔膜是主流,不論動力類電池是選用三元電池還是磷酸鐵鋰電池。我們認為未來無論是三元電池還是磷酸鐵鋰電池的發展都對公司的隔膜沒有影響,目前某國內鋰電池廠商在某國外車企的磷酸鐵鋰電池供應項目中使用的是公司的濕法隔膜。未來儲能的市場很大,公司認為儲能市場有可能會讓干法隔膜的使用有很大的空間,所以公司在干法項目上是有所布局的,公司已公告與Celgard的母公司在江西成立合資公司,公司持股51%,對方持股49%,會在明年出產品并進入市場。關于涂布專利布局方面,公司相較于同行已提早考慮相關問題,在五六年前就開始了相關工作,專門聘請了兩個美國律師事務所來協助公司做專利工作。公司在專利方面有兩個有成效的策略:①公司自研并申請了很多發明專利和技術專利,構建公司自有專利池;②公司與同行進行合作,公司在隔膜行業是后來者,同行特別是海外同行已前行了很多年,有豐富的專利和相關經驗,與他們合作是客觀且理性的選擇,公司與全球在隔膜涂布領域擁有專利最多、覆蓋面最廣的三家企業已達成合作。現在公司的專利布局非常完整,目前公司對市場上主流涂布產品專利均有覆蓋,這有助于公司拓展全球市場,公司可以無障礙進入任何國家和任何客戶的市場,在市場開拓方面有積極影響。專利授權費方面,具體情況各不一樣,專利授權費對公司成本或整體費用影響較小。10、公司干法隔膜產能是如何安排的?什么時候可以出貨?公司認為儲能市場剛起步,目前儲能市場是以絕對成本作為競爭的先決條件,因為干法隔膜在價格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公司認為干法隔膜未來有較大的空間,在干法領域也有所布局。公司是行業的龍頭,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在各個市場進行布局,目前在江西成立了合資公司,建設規模是10億平方米,預計明年出產品,如果未來干法在儲能市場市場有更大的空間,公司會視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