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就江陰銀行基本經營情況進行了交流,以下為投資者問詢及簡要回復情況記錄:Q:請介紹一下貴行的經營模式,當地經濟有什么特點?A:經營與金融互榮共生,本行的經營模式具有明顯的地方經濟特征。江陰市制造業發達,民營經濟活躍,被譽為“中國制造第一縣”與“中國資本第一縣”。江陰上市公司、優質大企業較多,同時大企業產業鏈上活躍著數量眾多的中小微企業。針對江陰經濟發展的特點,本行明確支持方向,積極發揮“小銀行”優勢,助力地方實體經濟發展。一方面,全力培育中小微市場主體發展壯大。本行始終堅持立足中小微市場主體的市場定位,持續強化科技賦能,積極打造普惠金融特色銀行,全力培育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本行見證并參與了許多知名企業從中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另一方面,靈活維護大企業需求。本行充分發揮獨立法人決策靈活、決策鏈短的優勢,堅持做到“短、頻、快”,采取靈活調度、投放短期資金的方法,加大力度支持上市企業、大企業和集團企業的發展,保證其短期、臨時資金得到及時滿足。Q:貴行在長期經營過程中形成了怎樣的風控模式?A:本行堅持貫徹中央防控金融風險目標要求,經過幾十年來的實踐創新,逐步形成了一套獨特而富有競爭力的風控體系,具體表現在:一是依托地方法人銀行的人緣地緣優勢,強化銀企村溝通交流,有效減少了銀企間的信息不對稱。二是強化技術賦能、科技賦能,提升風控技術水平。例如,小微金融采取德國IPC技術交叉驗證進行小微授信,同時通過積極優化信用風險監測模型、完善全行信貸管理和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智能化風控模型等方式,切實增強了全面風險管控能力。三是積極優化資產結構。本行堅持做小做散理念,加快零售轉型步伐,采取“壓降5000萬以上、鼓勵1000萬以下貸款”的信貸政策,持續提升小微貸款、零售貸款占比,壓降大額貸款占比,有效降低了貸款集中度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