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就江陰銀行基本經營情況進行了交流,以下為投資者問詢及簡要回復情況記錄:Q:金融投資方面,攤余成本的債權投資科目大幅增加,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科目大幅降低,如何理解這種結構變化?A:年初,金融同業部根據對經濟面的判斷確定投資策略,同時每個季度會根據市場變化情況及時對投資策略進行調整,2022年我行金融投資業務采取的是以票息策略為主,買賣差價交易策略作為增厚的投資策略,2021年下半年我行抓住市場機遇,配置了一批票息較高的地方債,為2022年全行投資業務利息收入的增長奠定了穩定的基礎,由于2022年我行采取的投資策略為票息策略,因此攤余成本的債權投資科目余額有所增加。Q:從區域角度來看,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A:目前,我行江陰地區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異地機構貢獻逐年增長。金融與經濟互生共融,我行將充分利用本地良好的經濟及信用環境,扎根江陰、密植蘇錫常地區,業務發展重點集中在長三角地區,通過人員及技術輸出的方式促進異地機構普惠金融的持續發展,不斷調優全行區域機構布局。Q:存款成本還有沒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A:全行調整存款結構的主觀能動性持續增強,2022年高付息成本存款增量占比較上年顯著下降,存款結構不斷優化。2023年年初我行會有一定規模的高付息成本存款到期,我行將根據市場利率情況對這部分存款作重定價,如果實施,這將會促進存款付息率水平的進一步降低。Q:如何展望2022Q3和2022年全年資產質量走勢,包括不良率、逾期率、關注率變化趨勢如何?A:6月末,我行不良貸款余額9.79億元、不良貸款率0.98%,分別比年初減少2.26億元、下降0.34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加關注類貸款占比低于1.5%,不良貸款率降至歷史新低。撥備覆蓋率496.08%,較年初提升165.46個百分點。針對不良貸款的管理,我行堅持貫徹中央防控金融風險目標要求,積極落實金融機構風險防范主體責任,依托風控優勢,扎實提升各項資產質量。一是優化信用風險監測模型,建設風控體系,持續完善全行信貸管理和信用風險體系,強化工具運用及體系建設,加快建設智能化風控模型,切實增強全面風險管控能力。二是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持續改善資產質量。三是嚴防信用風險。始終堅持做小做散理念,嚴格執行大額貸款管控有關要求;高度重視普惠金融領域風險管控,注重團隊素養的培訓提升,在與客戶接觸過程中精準識別風險、靠前化解風險,共筑風控底線。Q:中報數據來看,貴行資本是相對比較充足的,那么貴行對于轉債轉股的進度有什么預期和規劃嗎?A:我行可轉債將于2024年到期,我行也在加強同投資者之間的溝通,積極促進可轉債轉股事宜。目前我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2.17%,一級資本充足率12.18%,資本充足率13.34%,均處于較高的水平,能夠支持我行業務發展。同時我行也將根據業務發展情況,積極探索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資本補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