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就江陰銀行基本經營情況進行了交流,以下為投資者問詢及簡要回復情況記錄:Q:公司普惠小微業務發展模式?A:近年來,我行堅持“做小做散”的市場定位,積極推進零售轉型戰略,壓降大額貸款占比,積極拓展1000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及個人類貸款,持續提升小微貸款、零售貸款占比,持續優化調整資產結構。一是強化戰略引領。2020年,第七屆董事會制定三年戰略發展規劃,堅持服務實體本源,秉持全覆蓋、惠民生和長效化原則,服務小微、踐行普惠,有力支持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加強機構建設。我行設立普惠金融部、小微金融部、網絡金融部,對普惠小微貸款實行精細化管理。普惠金融部扎口管理全行1000萬元以下公司類貸款,小微金融部管理一定額度以內的個人貸款,網絡金融部負責全行線上類貸款的管理,形成小微、普惠,線上、線下并駕齊驅的路線,不斷提升金融綜合服務力。三是強化渠道建設。搭建“責任網格化、建檔標準化、產品多樣化、服務精細化”的網格化金融服務體系,規范業務營銷管理標準,實現有效信貸需求全覆蓋、業務營銷全覆蓋,不斷探索實現流程、審批過程的標準化,簡化業務流程,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四是打造特色產品體系。持續開展產品創新,不斷豐富產品線的寬度和深度,構建線上線下并行的產品體系,針對不同的區域、行業和客群的屬性,打造不同的產品體系,提升產品與客群的匹配度。五是加強客戶經理隊伍建設。依托網點智能化改革,分流柜面人員,充實普惠小微客戶經理團隊。同時,通過優化調整績效考核的方式,推動薪酬政策向客戶經理、向一線傾斜,激發客戶經理營銷拓展的積極性。六是打造普惠特色支行體系。明確普惠專營機構,從單列特色支行考核強化考核引導、常態化經營分析強化條線指導、獨具普惠特色的營業辦公環境建設營造轉型氛圍三方面著手,打造“7+1+4”普惠特色支行體系,加快推動營業網點普惠轉型。七是復制本地成功經驗,積極拓展外部市場。充分挖掘3家蘇南分行、8家異地支行、5家村鎮銀行所在地的小微信貸需求,通過人員及技術輸出的方式,復制本地普惠小微業務成功經驗至異地機構,促進異地機構普惠小微業務的發展,進一步打開小微業務成長空間。Q:凈息差環比變化趨勢如何展望?請從資產負債兩端介紹?A:近年來,我行做實降本增效工作,主動加強對資產負債結構的調整,從資產端來看,今年受LPR利率下調影響,我行新發放貸款利率較之前有所下降,我行通過積極推進零售轉型戰略,不斷提高收益率相對高的貸款占比,壓降貼現類資產占比,通過優化貸款結構的方式提升貸款整體收益率水平;從負債端來看,2022年我行在制定年度經營目標時,在注重存款量的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存款結構的逐步優化,逐步降低高付息成本存款的占比,對高成本存款采取主動退出策略,促進存款付息率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