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宏股份2023-04-19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吉宏股份2023-04-19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間
    QQ空間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調研地點 調研形式
    2023-04-19 吉宏股份 公司會議室 業績說明會,電話會議
    參與機構
    北京清和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建信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淳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星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鴻運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湖南皓普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國贊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深圳市正德泰投資有限公司,上海沃瓏港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紅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灃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萬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觀富(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長陽似錦(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泰德圣投資有限公司,上海翀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通創新證券投資有限公司,富安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進門財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健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東方財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敦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西藏源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州睿融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謙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德邦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江陰市海瀾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信保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途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農銀匯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浙商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譽輝資本管理(北京)有限責任公司,陽光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玖逸投資有限公司,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樸石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上海長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金股證券投資咨詢廣東有限公司,上海七曜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LYGH CAPITAL PTE. LTD.,上海玖鵬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深圳市前海禾豐正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金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米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煜德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謙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創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秉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市航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大正十方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建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平國發(蘇州)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聆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筌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天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杭州中財生生資本有限公司,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鄭州云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東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調研詳情
    董事會秘書朱瑤先生對公司發展歷程及經營業績作簡單介紹。
    
    一、公司介紹及2022年度業績情況說明
    
    公司是一家以“數據為軸、技術驅動”的跨境社交電商企業,2022年,公司持續深耕ToC端-精準營銷跨境社交電商業務、穩健發展ToB端-為快消品龍頭客戶提供全案營銷設計包裝服務業務,目前公司已成為東南亞地區跨境社交電商龍頭企業,并位列“2022中國印刷包裝企業100強”第五名。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76億元,同比增長3.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9.05%。截止2022年末,公司總資產為32.42億元,較上年增長10.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20.95億元,較年初增長12.24%。研發投入方面,公司2022年累計投入1.49億元,同比增加1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73億元,同比增加58%,截至2022年底公司貨幣資金余額9.82億元,現金流充沛。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發展及其他損益概述:
    
    (一)主營業務發展概況
    
    1、報告期內,公司跨境社交電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1.06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歸母凈利潤1.97億元,同比上升14.53%;
    
    2、報告期內,由于線下管控導致上游快消品龍頭客戶銷售增速放緩,包裝需求增速放緩、包裝原紙材料價格波動及人工成本上漲等原因,2022年公司包裝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9.83億元,同比下降5.07%,實現歸母凈利潤0.91億元,同比下降8.08%。
    
    (二)新業務發展概況
    
    新業務的探索及優化產業鏈布局始終貫穿公司長期發展主線,報告期內,公司在深耕包裝和跨境電商主業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創新業務發展模式,持續投入包括資金、資源、渠道等踐行跨境電商SaaS服務平臺戰略和電商品牌建設戰略,有效賦能主業的同時積極探索新的利潤增長點。
    
    1、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投入跨境電商SaaS服務平臺,目前平臺尚處于推廣和免費試用期,影響歸母凈利潤-1,102萬元;
    
    2、報告期內,公司拓展國內電商業務產生經營性虧損約865.50萬元。
    
    (三)戰略收縮業務及其他投資損益概況
    
    1、公司在報告期內對應收股權轉讓款計提壞賬準備6,235.74萬元,影響歸母凈利潤-6,235.74萬元;
    
    2、受國內廣告市場需求疲軟等影響,公司延續2020年收縮精準營銷廣告業務戰略,報告期內,公司精準營銷廣告業務營收規模及利潤下滑明顯,實現營業收入1.82億元,同比下降4.21%,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近700萬元,同比下降213.37%;
    
    3、參股公司廈門海晟融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報告期內業績虧損,公司確認投資損益-611.86萬元。
    
    (四)員工持股計劃
    
    公司在2022年實施第三期員工持股計劃,報告期內股份支付攤銷金額312.63萬元,影響凈利潤-312.63萬元。
    
    以上為公司2022年主營業務發展及其他損益的概述。
    
    對投資人關注的包裝和跨境電商兩個主營業務板塊,在此簡單為各位回顧一下公司的發展歷程。2016年公司上市當年,基本都是包裝收入,營收體量也相對較小,公司憑借“營銷策劃+設計/方案優化+生產制造+運輸配送+銷售”集成化的一站式服務、優秀的市場拓展能力和精細化的運營管理,聚焦服務快消品龍頭客戶,2016年至2021年包裝業務營收從5.7億元增加至20.9億元,凈利潤從0.34億元增長至近1億元;去年受外部不利環境影響部分包裝工廠存在短期停工停產現象,并且上游快消品龍頭客戶銷售增速有所放緩、包裝需求增速相應放緩、加上包裝原紙價格波動及人工成本上漲等原因,2022年包裝業務板塊實現營收19.83億元和0.91億元的凈利潤。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包裝業務的凈利潤也實現同比穩健增長。
    
    跨境電商板塊,2017年公司充分把握以東南亞為主的新興市場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蓬勃發展的流量紅利,借助包裝業務多年積累的供應鏈優勢,前瞻性的布局跨境電商業務,在持續提升數字化運營能力的基礎上,2017年至2020年,公司跨境社交電商業務營收從2.15億元增加至25.5億元,歸母凈利潤從0.36億元增加至3.66億元,公司跨境電商業務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自2018年以來,互聯網業務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超50%,成為公司第二成長曲線。2021年度,東南亞市場由于自身經濟基礎薄弱疊加線下長時間管控影響導致海外客戶購買力持續下降、加之國際運輸費用大漲、外匯大幅波動、行業競爭加劇等等不利因素,公司跨境電商業務在2021年仍然實現了28.3億元的營收和1.72億元的凈利潤。2022年海外逐步放開線下管控,各種不利因素有所緩解,公司憑借長期深耕東南亞市場和優秀的數字化運營能力,業績得以快速修復,最終實現31.06億元的營收和1.97億元的凈利潤。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公司自2017年布局跨境電商以來,營業收入持續提升,在過去三年國內外線下管控不利因素極致干擾的情況下,公司跨境電商業務順利度過周期,業績持續修復,仍然呈現出非常強的生命力和競爭力。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跨境電商業務的凈利潤同比實現100%的增長。
    
    回顧公司2016年上市以來的發展歷程,公司營收從5個多億增長到年營收超50億,凈利潤從上市時的3千多萬增長至每年數億元,公司也從單一的包裝主業發展到以跨境電商為主的數字化企業,面對過去三年國內外線下管控不利因素極致干擾下的眾多市場情況變化,公司持續進化度過周期,并實現可持續發展,接下來,公司仍將深耕跨境電商業務和包裝業務,在切實保障兩大主業持續穩健發展、保持良好盈利能力的基礎上,擁抱前沿技術、加強自主研發,保持高水平的數字化運營能力,并且積極延伸產業鏈戰略布局,比如持續踐行電商品牌戰略、加快推進跨境電商SaaS服務平臺的商業化運營和持續拓展國內電商市場,以促進公司業績的長效增長。
    
    二、投資者提問
    
    問題1:公司跨境電商業務模式及優勢有哪些?
    
    公司跨境電商業務主要通過自身AI算法分析海外市場和用戶畫像,并通過在Facebook、TikTok等國外社交媒體上精準推送獨立站廣告進行線上銷售。目前形成優勢主要包括精準推送、單品投放、庫銷比低、復購率逐步提高等,具體而言,比如精準推送: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用戶行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人找信息即用戶登錄谷歌去找到信息,到現在信息找人,比如抖音千人千面的推送信息,公司的社交電商模式也是從用戶登錄亞馬遜找到想要的產品即人找貨的模式演變成公司通過社交媒體主動將商品精準推送給用戶,實現貨找人的模式,公司基于大數據分析及對用戶精準的理解,通過廣告主動推送用戶所需產品,刺激海外用戶迅速決策和消費,相比人找貨的被動模式更加精準和高效。
    
    其次是單品投放有效降低客戶的選擇成本和提高轉化率。現在的社交網絡用戶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刷Tiktok、Facebook等社交媒體,公司通常只向用戶推送一款商品,便于其利用寶貴的碎片化時間深度理解產品信息,并借助精美的廣告頁面及突出的產品賣點迅速打動用戶,刺激其購買欲望。單品投放相比推送大量商品而言,有效降低了客戶的選擇成本和提高轉化率。當然單品投放也有一定風險,如果推送不夠精準,就是純粹的廣告消耗,所以社交電商的模式對公司數字化運營水平要求比較高。
    
    第三、庫銷比較低,現金流較好。公司基本上實現先有訂單再進行采購的運營模式,有效降低庫存。近兩年公司庫銷比均控制在3%左右,相比傳統的電商十幾、二十幾的庫銷比,庫存壓力小,現金流較好。
    
    隨著獲客數量的累積和運營效率的提升,公司通過Line、WhatsApp等社群營銷將大量用戶數據沉淀下來并進行二次轉化,去年約有10%的訂單來自于老客戶復購,此部分獲客成本較低,數據沉淀及復購率的提高也逐步形成公司的競爭優勢。
    
    整體而言,公司深耕跨境社交電商多年,在精準營銷、數字化運營、供應鏈管理、營收規模與覆蓋市場、風險控制等多方面均已形成頭部企業所具備的行業競爭優勢。
    
    問題2:公司Chatgpt方面的應用情況如何,目前是否有相應的財務量化指標?
    
    關于Chatgpt的問題,公司在此前的互動易和年報中均有詳細介紹,大家可以抽空查閱公開信息,在此簡單做些補充。Chatgpt的應用不能脫離具體的應用場景和各公司的數字化水平割裂進行論述,比如與國內其他優秀的跨境電商同行相比,公司有自身獨特的商業模式及競爭優勢。總體而言,國內其他優秀的跨境同行大多是做歐美的亞馬遜平臺,公司是做亞洲區域的社交電商,不管是銷售區域還是銷售模式都有一定的區別,平臺型賣家可以享受亞馬遜等平臺的智能化一站式服務,但公司跨境電商業務本身不依托于平臺開店,不能享受到平臺服務,只能自食其力,社交電商的模式又存在從選品、廣告投放到國內外物流等鏈條長、節點多等特征,所以從2017年布局跨境電商業務以來,公司就圍繞自身的跨境社交電商應用場景,累計投入超1.3億元自主研發電商管理系統,并且形成了如智能選品、智能廣告投放、智能文案及翻譯、智能客服等一系列AIGC技術,數字化能力的不斷提升也是公司發展至今營收規模持續擴張、而員工人數并未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除自主研發以外,公司還與華為聯合開發比如視頻素材的智能轉換功能、與亞馬遜聯合開發基于東南亞小語種的人工智能呼叫系統,輔助業務人員開展跨境業務。而Chatgpt的應用更多是穿插在公司跨境電商各個業務環節,比如選品端,對商品標簽體系數據進行訓練和豐富,比如廣告文案、素材處理、商品關系挖掘、智能客服等能體現量化的業務數據,公司均有做公開詳細的披露,但尚無法就Chatgpt單個技術拆分出量化的財務數據,一方面是因為Chatgpt的使用,事實上是疊加在公司本身電商管理系統和智能化功能的基礎上,確實有幫助各個業務環節提升工作效率,但無法單一拆分,另外使用時間僅兩三個月,周期還較短,暫無法進行財務量化,其實大家關心的量化指標,從長期看,還得從公司整體業務拓展情況和業績落地情況進行印證。當前新技術層出不窮,公司過去享受到了數字化運營帶來的跨越式發展紅利,所以團隊對此都保持非常開放的心態,也將聚焦在跨境社交電商的應用場景,利用以Chatgpt為代表的新技術充分提升數字化運營水平,持續借助IT技術驅動業績長效增長。
    
    問題3:我們有關注到各家機構預測公司2023年凈利潤3億-5億的都有,公司如何看待2023年業績預期?
    
    首先,根據監管要求,公司不會對外做任何業績預測和承諾,具體得等定期報告,機構的業績預測是基于自身專業的評估,公司無法干預。另外,過去三年,面對國內外線下管控等不利因素的干擾,公司業績本身發生了比較大的波動,以跨境電商板塊為例,20年因為大量線下消費快速轉移到線上,凈利潤實現3.66億,但線下管控長時間影響疊加其他不利因素又導致東南亞地區消費力不振、公司跨境電商板塊利潤受到擠壓,21年實現1.72億元凈利潤,22年線下管控逐步放開后凈利潤修復到1.97億,電商受市場環境的巨大變化相應波動也比較大,所以2023年第一季度剛結束就做全年的預測也并不客觀。回顧22年公司業績變動,比如跨境電商板塊一季度還延續21年海外線下管控導致消費力下行客單價下行的頹勢,但二季度開始,以新加坡為首的東南亞國家全面放開線下管控,海外消費力逐步提升,公司電商業績也有所修復,最終電商板塊實現1.97億的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4%,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對于2023年,即便是海外消費力在逐步提升、國際物流費用有所下降,一些不利因素有所緩解,但其實也僅僅是部分緩解的程度,比如一些東南亞國家還要依靠中國過去旅游帶動收入的提升,雖然國內放開線下管控,但遠沒有達到管控前去一趟泰國像去三亞一樣便宜和方便,客觀的講,海外消費市場的恢復還需要時間,線下管控三年的不利影響不會立馬消失,所以公司對2023年也是保持謹慎的樂觀態度,努力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實現整體業績的持續修復。問題4:未來公司有怎樣的發展規劃?
    
    關于未來發展規劃,一方面,公司將持續深耕跨境社交電商業務,據部分行業報告顯示,東南亞地區除新加坡外其他國家電商滲透率不足5%,相比國內30%多的滲透率和美國20%多的滲透率,還有比較大的增量空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

    我的收藏
    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數據
    關閉 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