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可否請領導介紹一下公司的發展歷程及最新業務情況?
答:公司于1993年成立,2015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一家以模具為核心,集工業設計、模具制造、智能制造為一體化“模具+”服務提供商。
2、問:目前公司大股東股權轉讓進展如何?潘總上任為公司董事長后會對公司帶來哪些變化呢?
答:大股東股權轉讓事項是由股東自行處理,收到股東告知函后公司也及時披露公告,后續公司會及時關注事項進展,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目前潘總已經在履行公司董事長職責。
3、問:目前公司汽車類和消費電子類客戶主要有哪些?
答:目前公司的主營業務分為兩大板塊:汽車類客戶主要有延鋒、彼歐、弗吉亞、豐田等;通訊及消費電子類客戶主要是華
為、中興、思科、TCL、三星等企業。
4、問:這三大板塊業務占比大概是多少?
答:通訊類產品占主營約40%左右,消費電子和汽車類業務約各占30%。
5、問:公司與汽車類客戶的合作模式是怎么樣的,有沒有一些具體車型的合作?
答:公司主要是2類合作模式:作為一級供應商供貨或向整車廠供貨,供貨產品模具和結構部品均有,后續擬向整個模塊化的汽車智能部件進行業務延伸。
6、問:公司與比亞迪合作是通過一級供應商嗎?
答:公司在汽車模具和零部件產品上均有作為一級供方和二級供方與比亞迪進行合作。
7、問:模具和結構件的品類主要是哪些呢?
答:汽車類模具主要是內外飾;汽車結構件主要是塑料制品,如汽車內飾件、座椅等。
8、問:比亞迪業務占公司汽車業務的營收比重大概是多少呢?
答:具體經營數據請屆時關注公司披露的定期報告。
9、問:公司與比亞迪的合作是什么時候開始的啊?具體車型有哪些呢?
答:公司與比亞迪的合作時間較長,合作初期配套供貨偏低端的車型,后續與客戶的主力車型陸續介入合作。
10、問:汽車類跟其他的大的客戶合作關系和配套如何?
答:汽車類產品公司合作的客戶群體比較廣,也是公司主營核心業務,目前與寶馬、豐田、大眾等都有合作。
11、問:咱們給豐田、寶馬、大眾是以出口為主嗎?
答:國內和出口都有,這兩年因為海外疫情影響,主要是以國內為主。
12、問:前述提到汽車業務占公司總營收的30%。那汽車業務中模具和零部件的占比分別是多少呢?
答:目前公司以汽車模具為主導,汽車業務中模具業務約占比60%-70%,未來公司將以汽車智能部件為發展重心,比如天窗主件、側滑門、座椅總成部件等。
13、問:目前公司毛利率較低,原因主要是哪些呢?
答:綜合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模具業務方面,因全球疫情反復導致海外各車企削減車型開發數量或延后開發,工廠關停,導致公司模具業務毛利率水平略低;(2)通訊結構件業務方面,受中美貿易摩擦、芯片供應緊缺等因素影響,公司通訊類產品訂單也下滑。(3)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國際運費急速攀升等進一步壓縮了公司的利潤空間;(4)公司生產基地的搬遷整合對利潤也造成一定影響。總體來說,過去三年是公司特殊時期及困難時期,管理團隊對未來還是有信心的。
14、問:目前深圳的基地是都搬遷到東莞了嗎?國內還有哪些生產基地?
答:目前深圳大部分產能已經轉移至東莞,深圳保留了一小部分產能。國內像在惠州、廣州、天津、南通、武漢、長沙都有公司的生產基地。
15、問:以后公司業務的重心會放在哪里呢?公司未來的中長期的戰略規劃是怎么樣的?
答:公司目前正在做一些業務的轉型升級,重點在2個方面:一是以汽車智能部件作為戰略升級重點業務;二是公司半導體高端裝備整機集成作為戰略升級業務。當然公司目前依托模具、結構件業務會控制一定規模,爭取做專、做精、做出利潤。
16、問:這2個戰略升級業務協同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首先這2塊業務都是依托公司在汽車模具和結構件上積累了大量設計制造經驗,也積累了一大批優質客戶資源,有完善的客戶群體,公司在做好現有業務的同時,與存量客戶進行新業務的開發和突破,完成業務的轉型升級。
17、問:可否展開介紹智能部件的形態?及哪些會進行外購,哪些會自行生產?
答:汽車智能部件像智能天窗、智能側滑門系統、車內智能座椅系統等,公司會以結構為底層,功能性賦能做整個設計開發。像電機馬達、玻璃核心部件可能是要外購的,但結構件公司會自己做,會通過生產、組裝、調試、最終以智能部件形式供給客戶。
18、問:公司在技術方面有哪些儲備呢?
答:目前公司有完善的模具制造標準體系、具備復合模塑高端模具的設計開發與生產制造能力、有豐富的技術研發成果、有優質的客戶資源優勢等等。這些公司在定期報告中均有相關介紹。
19、問:目前公司在半固態壓鑄上有布局嗎?
答:公司有相關專利,儲備了一些技術,公司也在持續緊密跟進其行業發展動態。
20、問:公司業績拐點大概出現在什么時候?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能看到嗎?
答:具體業績情況屆時請您關注公司披露的定期報告,目前公司也在采取調整競爭策略,增加高附加值產品,摒棄利潤率低的產品等措施提振公司業績,公司管理層對未來發展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21、問:公司的利潤端的拐點會在什么時候出現呢?收入的改善來源于哪塊業務?
答:作為經營管理團隊,明年扭虧為盈是我們最大的目標,但要看市場、疫情等大環境情況,目前公司在積極做好基礎業務,也在做一些戰略的轉型升級,后續公司會有一個爬坡及改善的過程。
22、問:在汽車業務這塊新能源供貨比例大概是多少?公司后續會不會重點布局新能源汽車這塊?
答:具體的經營數據屆時您關注一下公司披露的定期報告,從戰略規劃角度,公司后續戰略轉型的重點也是依托公司汽車模具、結構件業務做升級,布局汽車智能部件、爭取拓展智能部件市場。
23、問:這部分重點導入或者突破客戶有哪些?
答:目前公司有優質的存量的客戶,后續公司會在傳統的模具及結構件上做好增量,做好現有客戶的關系維護,爭取在智能部件合作上進一步打開突破口。目前存在不確定性。
24、問:目前汽車類產品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哪些?
答:目前與公司對標的主要有一些大型模具廠,如天汽模、格力模具廠、華益勝等。
25、問:公司單套模具的價值大概是多少呢?等業務穩態后,預計汽車類及通訊類的毛利率分別能達到多少呢?
答:單套模具形態不一樣,其價格也會不同。像保險杠、尾門等單套模具的價值都比較高。后續公司的目標是將汽車類業務毛利能做到20%以上,通訊和消費電子類能做到15%以上。
26、問:定期報告中前五供應商有廣東鴻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向其采購什么?
答:公司與廣州鴻圖的合作主要是基于公司通訊及消費電子類產品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