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1:為什么農藥登記證是一種行業壁壘?
答:農藥登記證作為一種行業壁壘,體現在3個方面:
1、行業準入壁壘。農藥產品在生產銷售前必須取得農藥登記證等,農藥制劑產品在獲得登記之前需經過田間試驗和毒性、環境及殘留實驗等,一般需兩年左右時間(原藥需要3-5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成(前述時間不包括企業研發產品投入的時間)。因此準入壁壘較高。
2、技術壁壘。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產品研發技術。行業內的優勢企業可以通過先發優勢,逐步擴大與本行業潛在進入者的研發技術差距。二是施用技術。農藥產品尤其是植物生長調節劑都有登記的用途,施用技術是建立在深入研究、田間試驗等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專有技術,施用技術的精確性要求較高,操作不當甚至會導致植物死亡。對新進入企業形成較高的技術壁壘。
3、資金壁壘。獲得一個產品登記證需要較多的資金投入,一般來講,一個原藥產品登記費用需要500-1000萬元,一個制劑產品登記費用也需要上百萬元。
問2:植物生長調節劑行業規模有多大?
答:目前國內的市場規模約90億元,據測算,每年約以10%-15%的增速增加。有關資料顯示國內植物生長調節劑未來市場規模約有600億元人民幣,行業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問3:非農業用藥市場未來發展展望?
答:非農業用藥主要應用于城市園林綠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環境有害生物防治、名木古樹復壯、家庭園藝及花卉等。公司是國內較早進入該市場的企業之一,生產、開發了系統的園林養護產品,積累了豐富的園林養護經驗,目前擁有1000多個經銷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非農業用藥的需求逐年提高。
問4:公司的銷售模式有何優勢?
答:公司主要產品為植物生長調節劑,該品類相較于其它農藥而言,對應用技術要求較高。公司的技術服務核心是將營銷工作下沉至廣大鄉鎮乃至種植戶,對經銷商、零售商、種植戶進行技術指導、培訓。這種特色培訓模式以及“技術營銷+技術服務”的推廣方式,解決了種植管理痛點,滿足了客戶需求、增強了客戶粘性。
問5:公司計提減值準備的原因?
公司在收購鶴壁全豐51%股權時,投資成本超過鶴壁全豐凈資產公允價值形成了約1億元的商譽。2022年度,因封控等因素影響鶴壁全豐生產和銷售業務的開展,導致未能完成全年的銷量目標;另外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鶴壁全豐毛利率同比下降,盈利不及預期。根據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公司計提了6600萬元商譽減值損失。
另外,受恒大財務危機影響,2022年繼續對恒大的債務計提減值約2600萬元。
上述事項不會對公司后續經營產生持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