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近期經營及流動性情況:2021年1-11月份公司出欄生豬3,523.9萬頭,實現銷售收入673.25億元,公司現有生豬存欄量超3,500萬頭。公司目前各項生產經營情況穩定。根據目前資金計劃安排,公司不存在償債風險。公司將在保證正常生產經營支出,債務償付的基礎上,合理安排資金計劃,在有資金結余的情況下,滿足部分工程建設的需要。商票事件發生后,公司采取多種措施快速解決問題,規范業務操作,提升人員能力。目前公司與主要合作銀行業務推進順利,不存在抽貸斷貸的情況。公司今年10月份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向公司控股股東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牧原實業”)定向增發不超過60億元股票。公司會按照既定節奏進行相關申報工作,目前該項工作正有序推進中。本次股東大會的第三項議案為向控股股東牧原實業申請借款額度調整為不超過50億元,相關事項審議通過后,也將為公司下一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綜上,依照現有生產經營、資金計劃,當前公司資金儲備足以抵御有可能到來的豬周期低谷,公司目前生產經營與資金流動性正常。2、公司財務真實性及應對豬周期舉措公司經歷近30年的發展,在此過程中,各位股東及投資者從商業模式到技術,從企業管理到產品等方面都對公司提出了很多建議。基于旁觀者的角度,或許更能看清企業的發展方向。針對財務真實性問題,根據相關公開信息可以得出,公司財務數據符合邏輯,近期聘請的第三方審計機構也對相關事項進行專項核查,結論均為未見異常。公司近年來發展速度較快,同時由于外部環境等因素影響,現金流在某一階段緊張的情形屬于正常,公司在腳踏實地做事業的同時也借助了行業扶持政策,使公司能夠快速高質量發展。在生豬養殖行業,生豬、原糧等都屬于大宗農產品,流動性強。在每一個豬周期低谷,公司現金流會略顯緊張,因為資金基本都用于自身發展。當前公司規模較大,需要在資金計劃方面更加謹慎,做好儲備。公司目前在工程建設方面已經做出相應調整,建設進度有所放緩。公司將持續聚焦主業,繼續降本增效,實實在在創造價值,回饋股東,服務社會。公司會繼續以開放的態度,接納更多的新事物,在養豬業務上不斷探索,精進提升。3、對于企業發展要素的進一步思考與理解?人、財、物、技術、管理、土地和環境等,是企業發展的基本要素。我們認為企業生死存亡有三條命:(1)內部價值:如果公司哪一天失敗了,第一個原因就可能是成本太高,企業經營由于不能產生經濟利潤而導致退出市場。因此公司從舍、種、料、康、養、智等方面出發致力于提升豬效、人效與物效;同時對標同行,向農民學習,向丹麥優秀公司學習。目前已經顯現出部分養殖成績優秀的場線和批次。(2)客戶價值:客戶就是一切,公司會繼續從提高產品品質入手,思考如何服務更多的客戶,更好的服務客戶,進一步提升客戶價值。(3)社會價值:企業發展要融入社會,為社會創造價值,人民不認可牧原、社會不認可牧原,公司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公司致力于做環保亦是社會價值的體現,目前公司在節水、節氣、碳減排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效。4、公司由“運豬”轉向“運肉”的具體措施?進展如何?2019年以來,國家提出了從“運豬”向“運肉”轉變,公司積極響應相關政策,拓展屠宰相關業務。當前屠宰業務已經投產400萬產能,預計2021年屠宰生豬約290萬頭,產能利用率在70%以上。公司屠宰廠經歷了三代的設計創新,其中第二、第三代屠宰廠較第一代屠宰廠,智能化程度更高。銷售方面,公司目前有肉食銷售人員500多人,在全國70余個市與4,000多個客戶展開了合作,包括一些較大的食品加工企業、餐飲企業和商超等。5、公司在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數據流量如何變現?智能養殖設備替代人工如何實現?在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通過價值挖掘,一方面為內部生產提供運營服務,通過大數據報表支撐精細化生產運營。另一方面通過構建大數據與云計算平臺,逐步向養豬行業提供數字化服務。目前公司的智能化研發項目涵蓋飼料生產、養豬、屠宰、環保等方面。在養豬生產中通過智能環控,智能飼喂、智能巡檢以及其他的智能機器人,逐步提升養豬生產的效率,降低養殖技工的勞動強度。對部分人工的替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公司當下仍需不斷提升智能化設備的品質,把設備標準化,以更好的支撐養豬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