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秘書簡要介紹公司主要業務和經營情況。1問:公司主營業務今年是否受到疫情影響?答:上半年,受階段性靜默期等嚴格疫情管控措施影響,公司的供應鏈、組織生產和產品交付等環節受到影響,致使智能制造裝備業務產品交付低于預期,營收略有下降,但毛利率提升,智能制造裝備整體貢獻毛利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第三季度整體看疫情影響基本消除。2問:環保業務今年上半年營收有所下降,原因是什么?答:從產品交付與收入確認上看,環保工藝與裝備業務上半年僅實現工藝包及備件確認收入,未有成套裝備收入確認,營收同比出現下滑。3問:訂單的確認周期多久?答:公司簽訂訂單后,根據交貨時間組織實施,智能制造裝備類產品,從實施到確認收入通常需要6至18個月。新建項目計劃性和規劃性強,招標簽訂合同通常會早些。公司產品實際發貨、運輸及交貨日期,要根據用戶的現場條件(如基建、場地條件),與用戶協商確定。通常升級換代項目較新建項目實施周期要短。4問:訂單與往年比增長幅度如何?分布于哪些板塊?答:公司積極實施技術研發與產品創新,實現產品多品類擴張,隨著公司產品技術的創新及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等的推進實施,目前公司智能制造裝備產品應用市場需求旺盛,2022年中期,公司市場營銷工作在同比增速和總量上均創歷史最佳。其中以面向新能源原料多晶硅領域為代表的不規則固體物料智能制造裝備、面向電石礦熱爐智能工廠領域的機器人及成套系統裝備等方面為代表。5問:多晶硅領域智能制造設備的發展思路如何?市場前景怎樣?答:自2019年,公司首創塊狀多晶硅包裝裝備產品應用以來,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已在塊狀多晶硅、粒狀多晶硅兩個板塊內形成毛重式、凈重式、預制袋式、FFS自制袋等多種單元組合的系列產品。公司將單元系統裝備產品結合還原硅棒破碎、篩分磁選、AGV定向輸送、計量及塑型包裝、工廠物流等工藝,初步形成智能車間解決方案的能力。以新能源多晶硅原料為例,從行業會議了解到的信息,相關規劃產能在未來幾年或有較大擴張,市場需求看好。6問:機器人及成套系統裝備收入增速較快,市場前景如何?答:隨著技術的積累和對行業理解的深入,公司積極實施面向電石礦熱爐領域的智能工廠整體方案,今年4月,公司公告,與內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寧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簽訂電石成品后處理智能工廠/車間合同,合同總額合計3.6億元。面向電石領域智能工廠整體方案,以最大可能實現少人、無人車間,依托智能化生產決策管理,助力用戶安全、高效生產,推動相關行業智能制造產業升級。公司在電石行業(高溫)爐前作業機器人取得成功后,充分利用在電石領域積累的技術經驗,持續橫向研發高溫特種機器人在硅錳、工業硅爐、硅鐵等高溫爐前作業環境的應用,致力于多維度技術創新與突破,已陸續取得階段性成果。7問:公司產品在多晶硅新能源領域競爭力如何?答:公司面向新能源原料多晶硅領域的產品,技術優勢明顯,市場競爭力突出。8問:公司在產品應用領域的競爭力如何,客戶選擇博實產品的優勢是什么?答:技術領先優勢是公司重要的核心競爭優勢。從智能裝備產品線看,公司智能裝備達到高速、高精度、運行穩定,是替代進口的高端裝備,適用于對高效、安全生產要求比較高的客戶生產環境。公司在國內產品應用領域,產品、技術處領先水平。從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看,公司將多品類創新產品與制造業用戶生產場景相融合,能夠實現固體物料后處理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助力用戶實現工廠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實現智能制造。公司在國內主要產品應用領域享有持續領先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客戶忠誠度。公司以技術創新引領國內應用行業智能裝備發展,長期構建穩定、合作、共贏的客戶網絡;同時,優質的客戶資源及巨大的智能制造裝備需求潛能,是公司可持續快速發展的動力之源。9問:公司如何保證研發方面的競爭力?答:技術領先優勢是公司重要的核心競爭優勢。公司通過不斷提升技術應用水平與技術儲備能力,把握新機遇,拓展新領域,通過研發投入、技術積累與技術創新,技術領先優勢不斷增強,處于行業優勢競爭地位。縱觀公司技術、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進程,公司進入新行業、新領域,通常以關鍵單機設備(“點”)切入;在突破性解決行業痛點后,快速組成自動化生產線(“線”);隨著技術的積累和對行業理解的深入,進而完成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面”),助力用戶向數字化、智能化工廠升級。這種由“點→線→面”的技術進步進程,有助于公司集中資源,降低技術開發風險,打開行業成長的天花板,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10問:公司產品市場趨勢怎樣?答:公司長期耕耘在智能裝備領域,公司的產品應用于石化、化工、糧食、建材、新能源、食品、醫藥、港口、飼料等行業領域,近年來實現了產品多品類擴張。在國家產業政策指引下,企業內生對智能制造裝備及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的需求迫切,市場需求呈現長期的、持續性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