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調研地點 | 調研形式 |
2023-04-11 | 朗姿股份 | 朗姿大廈 | 特定對象調研,線上會議,現場調研 |
參與機構 |
長江資管,財通基金,上海國贊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寧波梅山保稅港區信石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深圳中天匯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安財保資產,灃京資本,深圳市翼虎投資,誠盛投資,上汽頎臻(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域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證券自營,富安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Xingtai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 星泰投資管理,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自營,UOB 投資,愛建信托,雙城資本,招商基金,上海耀之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名禹資產,匯安基金,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寶基金,拓璞基金,朱雀基金,上海國理投資有限公司,澤茂投資,金信基金,星石投資,深圳前海道明投資管理公司,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漢享投資,北京安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信達澳亞基金,柏楊投資,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商自營,海通資管,海通創新,百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東方自營,工銀瑞信,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長青基業,華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思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尚近投資管理合伙企業,北京禹田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國投瑞銀基金,上海肇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尚城資產有限責任公司,明河投資,人保資產,鴻運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國信弘盛,云禧投資,上海仙人掌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興業基金,北京成泉資本,上海呈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粒子基金,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前海聯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人壽資管,建信信托,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億庫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灃沛投資,大成基金,上海混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新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眾行遠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恒復投資,工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東證融匯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梧資產,中海基金,龍場(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民生加銀基金,東海自營,興華基金,野村資管,上海潼驍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合伙),深圳興億投資有限公司,國泰基金,東方阿爾法基金,匯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國信證券,銀華基金,上海致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匯豐晉信基金,源峰基金,上海泰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東吳證券,中金基金,東方證券自營,前海聯合基金,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大家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富敦基金,惠升基金,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亙曦資產,中誠信托,廈門財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廣東惠正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農銀匯理基金,廣發證券,金元順安基金,紐富斯投資,睿揚投資,華安基金,匯豐晉信,東興基金投研部,深圳市翼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新華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敦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廣州瑞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清和泉,易鑫安資管,上海謙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Blackrock,中國人壽養老保險投資中心,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源樂晟,宏道投資,合遠私募基金,杭州玻粒二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普特資本,貝萊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西藏合眾易晟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大摩華鑫基金,凱石投資,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恒生前海基金,釔灃資本,黃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華泰資產,華泰柏瑞基金,大同銀行,東興基金,國新國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留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涌津投資,平安基金,東亞前海證券,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大正十方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萬宏源,光證資管,同犇投資,河南豫恒投資有限公司,磐厚動量上海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南京自營,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東莞市叁道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穩泰資本,上海瞰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加拿大鮑爾,朱雀資本,東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循遠資產,西部利得基金,平安理財,上海玖鵬資產管理中心,篤道資產,平安養老,永贏基金,安信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天弘基金,合眾易晟,上海締九投資,華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九投資有限公司,沙鋼投資,度勢投資,觀富資產,杭州亙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橡果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理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野村投信,招銀理財,華夏財富創新,前海人壽,鄭州市鑫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融通基金,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格林基金,華夏久盈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歌汝投資,九泰基金,上海百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遠惟投資,深圳創富兆業金融管理有限工公司,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乾璐投資,萬向信托股份公司,湖北同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長安基金,首創證券研究所,彬元資產,太平養老,上海天猊投資,肇萬資產,國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霄灃投資,寧銀理財,華創自營,上海深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建投,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和諧匯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東方基金 |
調研詳情 |
一、介紹公司2022年度經營情況 公司2021年和2022年財務報表,因為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所以進行了追溯調整,原因如下: 2022年10月,公司以現金方式收購蕪湖博辰五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有的昆明韓辰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75%股權。本次收購屬于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需對2021年12月31日的合并資產負債表、2021年1-12月的合并利潤表及合并現金流量表相關財務數據進行追溯調整,即公司將昆明韓辰2021年1月至本報告期末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納入合并財務報表。 追溯調整后,2022年度,公司實現整體營業收入38.78億元,較上年同期同比上升1.19%;實現毛利率57.51%,比上年同期增長0.8%;受宏觀經濟形勢下行、需求萎縮的影響,實現歸母凈利潤1608萬元,同比下降90.73%;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11萬元,同比下降99.40%(主要因為報告期內,公司本次合并產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當期凈損益計入非經常性損益)。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71.10億元,較上年末下降0.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28.78億元,較上年末下降1.40%。 其中,2022年度,女裝實現整體營業收入15.3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26%,占公司總營業收入39.58%(2021年度占收入的比例為44.14%);實現毛利潤9.66億元,毛利率62.94%;實現歸母凈利潤-290萬元。醫美業務實現整體營業收入14.0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25%,占公司總營業收入36.25%(2021年度占收入的比例為33.57%);實現毛利潤6.96億元,毛利率49.54%;實現歸母凈利潤-566萬元;嬰童業務實現整體營業收入8.7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55%,占公司總營業收入22.63%(2021年度占收入的比例為21.29%);實現毛利潤5.31億元,毛利率60.52%;實現歸母凈利潤1307萬元。 二、投資者交流問答情況 1、請介紹一下女裝業務各品牌的收入情況 2022年度,朗姿(包括L?NCY(朗姿)、L?NCYFROM25(悅朗姿)、liaalancy(儷雅)、LANCYFROM25)品牌實現收入10.93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11.1%,占女裝收入的71.19%;萊茵品牌實現收入3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2.51%,占女裝收入的19.44%;莫佐品牌實現收入1.0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6.83%,占女裝收入的6.63%。 2、請介紹一下公司醫美并購基金的情況 回復:公司于2020年底先后設立了六支醫美并購基金,基金整體規模27.56億元。截止2022年12月31日,朗姿股份實繳7.64億元,基金實繳金額15.8億元。 3、請介紹一下公司醫美各品牌的經營情況 回復:2022年度,米蘭事業部實現營業收入7.82億元,同比增長11.3%;實現毛利率50.57%;實現凈利潤-1,763萬元。晶膚醫美實現營業收入2.94億元,同比增長14.71%;實現毛利率45.86%;實現凈利潤-218萬元。高一生事業部實現營業收入1.34億元,同比下降16.48%;實現毛利率48.44%;實現凈利潤714萬元。昆明韓辰實現營業收入1.95億元,同比增長17.05%;實現毛利率51.68%;實現凈利潤1481萬元。 4、公司醫美各機構按照運營時間劃分的經營情況如何? 回復:2022年度,老機構實現營業收入9.23億元,同比增長12.59%;次新機構實現營業收入4.82億元,同比增長66.75%;新機構實現營業收入67萬元,同比下降99.62%(變動較大的原因是昆明韓辰2021年1月1日納入朗姿醫療合并報表,因此2021年作為新機構,2022年作為次新機構。)2022年度,老機構實現凈利潤4605萬元,同比下降57.37%;次新機構實現凈利潤-4139萬元,同比提升29.53%;新機構實現凈利潤-252萬元,同比提升91.75%; 2022年度,老機構實現毛利率50.30%,次新機構實現毛利率41.71%。 5、公司醫美業務手術類和非手術類的經營情況如何? 回復:2022年度,手術類醫療美容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9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6.56%,占醫美整體收入的21.06%;實現毛利率54.01%。非手術類醫療美容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1.1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19.08%,占醫美整體收入的78.94%;實現毛利率48.34%。 6、前五名機構收入情況 回復:2022年度,米蘭柏羽主營收入約4.86億元,同比增長4.67%;昆明韓辰主營收入約1.95億元,同比增長17.05%;成都高新米蘭主營收入約1.48億元,同比增長83.33%;陜西高一生主營收入約1.29億元,同比下降11.02%;西安米蘭主營收入約1.25億元,同比下降7.67%。前五機構主營收入合計約10.84億元,同比增長9.15%,占醫美主營收入的77.08%。 |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