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介紹階段
介紹公司基本情況、發展戰略:
公司從1988年至今35年始終堅持“飼料、養豬、肉制品”三大主營業務,堅持做生豬全產業鏈。2022年公司實現飼料內外銷量約616.63萬噸、實現生豬出欄215.79萬頭,其中,肥豬出欄189萬頭,占比87%。公司從1995年開始打造肉制品品牌,以傳統香腸、臘肉等中式特色風味產品為基礎,逐步向下游預制菜延伸,總結而言,公司具有以下發展優勢:
1、生豬產業鏈發展優勢。公司始終堅持生豬全產業鏈經營,從生產經營來看,全產業鏈的經營模式能夠提升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比如飼料業務能夠降低生豬養殖成本,提供經營活動現金流;下游肉制品業務能夠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2、技術優勢。公司技術優勢主要體現在種豬優勢和飼料營養優勢方面。公司從2008年就開始從事生豬育種業務,并在2020年引進1400多頭曾祖代新丹系種豬,經過2年多時間的培育,逐步由“新美系”向高繁殖性能的“新丹系”種豬體系過渡,公司優秀的丹系種豬子公司可做到PSY30的優秀成績,同時,公司丹系仔豬具有生長速度快、料肉比低等特點。公司從事飼料營養研究30多年,通過飼料營養配方改善提升不斷降低養殖成本。
3、資金優勢。公司充分發揮上市公司融資平臺優勢,自2019年以來先后通過可轉債、定增等形式募集資金近40億元,并始終保持穩健發展策略,資產負債率控制在行業較低水平。同時,公司飼料業務能夠提供較多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支持公司養豬業務發展。
4、供應鏈優勢。公司發揮集團化公司采購優勢,提升公司原料采購的議價能力,形成和原料供應商的戰略合作關系,并利用期貨工具等發現價格、降低原料采購成本。5、管理優勢。公司經營管理團隊從事生豬行業多年,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具備抵抗周期性波動的能力和信心,特別是養豬業務團隊經過這些年的鍛煉和磨合,在生產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公司實行數字化轉型和流程清單管理,不斷提升公司營運管理能力和業務協同能力,不斷發揮生豬全產業鏈經營優勢。
第二:問答階段
Q:公司2023-2025年出欄規劃?規劃中生豬的自養、“公司+農戶”比例是多少?
A:公司2022年制定了2022-2024年生豬出欄計劃,其中2022年出欄目標200萬頭,實際出欄215.79萬頭;今年目標350萬頭,預計肥豬出欄占比約80%;2024年目標500萬頭。
根據實際情況不同而采取的養豬模式也不同,公司采取“因地制宜”策略。子公司龍華農牧自成立以來采取全“自繁自養”模式,未來依然會堅持這種模式;集團美神事業部以“公司+農戶”模式為主。美神事業部的生產成績、管理能力較前期有所改善,預計未來公司出欄規劃中自養模式和“公司+農戶”模式占比約為1:1。
Q:公司未來養殖成本下降途徑?
A:公司養殖成本下降主要來自以下三個方面:(1)飼料成本降低:發揮規模采購的優勢,調整內供料配方,內供料更注重性價比,依據飼料原料價格及時調整配方,同時更廣泛使用多段料,有利于精細化飼養;飼料原料成本或有一定下降空間,比如豆粕、玉米成本降低;(2)加大高繁殖率的新丹系種豬優質母豬的補充,生產指標進一步改善,如PSY、成活率等指標改善;公司核心原種豬經過2年多的培育,丹系種豬體系逐步擴大,PSY有持續改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仔豬成本;(3)產能利用率提升,攤薄固定費用:隨著生豬產能利用率的提升,生豬養殖成本有望逐步下降。
Q:公司去年飼料銷量、今年1-2月飼料銷量情況?
A:公司2022年飼料銷量約616.63萬噸(含內供飼料),同比增長約7.83%。今年1-2月飼料銷量同比有小幅增長。
Q:公司肉制品發展情況?
A:公司自1995年開始從事肉制品加工,主要產品有香腸、臘肉等,在湖南區域有一定的客戶群體和品牌知名度。此外,公司在探索預制菜等新式業務,目前公司預制菜已研發出數十種產品,且已組建預制菜研發和銷售團隊,同時開發不同的銷售渠道,打造低成本、高效的供應鏈,提高產品終端競爭力,從團隊、產品、渠道、客戶等多方面嘗試突破。
Q:公司生豬屠宰產能規劃?
A:公司目前在湖南省株洲市、河南省南樂縣分別約有100萬頭生豬屠宰產能;子公司龍華農牧為全自繁自養模式,養殖區域集中,未來或建設100萬頭生豬屠宰產能。
Q:公司現在樓房養豬的產能及樓房養豬后續的規劃如何?
A:子公司龍華農牧大部分生豬養殖產能為樓房養豬。公司本部廣東區域的自建豬場為樓房養豬,如韶關、茂名、云浮等養殖項目。樓房豬舍具有節約土地等特點,能夠解決南方土地和地形制約養豬發展等問題,支持公司在湖南、廣東等消費區域釋放生豬產能,支持公司生豬發展戰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