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一、公司經營業績介紹1、公司經營情況公司堅持以“穩健增長、持續盈利”為經營原則,加大市場銷售力度,穩步推進新產能建設,持續優化供應鏈管理,快速提升研發工藝技術水平,推出人才激勵計劃,有力的保證了公司經營業績持續穩健增長。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4.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5.8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0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8.64%;公司報告期末總資產為718.9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233.63億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電池組件出貨量15.67GW,其中組件海外出貨量占比約67%,分銷出貨量占比約39%。2、持續加強科技創新,不斷推出受市場歡迎的新產品。2022年半年度研發投入20.48億元,占營業收入7.20%。截至2022年半年度,公司自主研發已授權專利1,178項,其中發明專利194項,發明專利較2021年末增加26項。目前公司量產的魄秀(Percium)電池平均轉換效率達到23.7%。N型高效電池中試線轉換效率達到25%,通過工藝提升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具備大規模量產條件。異質結高效電池研發項目中試線陸續試產,同時,研發中心積極研究和儲備IBC電池、鈣鈦礦及疊層電池技術,保持核心競爭力,從而實現未來更高功率組件的遠景規劃。3、新建產能按計劃投產,發揮垂直一體化優勢報告期內,曲靖10GW拉晶及切片(曲靖20GW拉晶切片項目第二期)、越南3.5GW電池、義烏5GW電池、合肥2.5GW組件等項目順利投產,各環節產能規模有序增加。此外,包頭20GW拉晶及切片、越南2.5GW拉晶及切片、寧晉1.3GW電池、寧晉10GW切片和6GW電池、揚州10GW電池、曲靖10GW電池和5GW組件、邢臺5GW組件、合肥11GW組件等新建、改擴建項目按計劃推進,按照公司未來產能規劃,2022年底公司組件產能將超50GW,硅片和電池產能約為組件產能的80%。在建和規劃產能明年將陸續投產達產,預計到2023年底組件產能將超過75GW,硅片和電池產能相應增加,其中N型電池產能將達到約27GW。4、公開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助力公司N型產品產能擴張公司擬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不超過100億元,用于“包頭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項目”、曲靖“年產10GW高效電池和5GW高效組件項目”、揚州“年產10GW高效率太陽能電池項目”及及補充流動資金。5、股權激勵在2020年股權激勵基礎上,實施新一批激勵計劃,向837名激勵對象授予1,502.76萬份股票期權;向32名激勵對象授予429.80萬股限制性股票。業績指標,以2021年經營業績為基數,未來3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基數的45%、70%、95%,未來3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基數的50%、80%、120%。6、一體兩翼”戰略公司以主產業鏈“光伏產品事業群”為依托,不斷完善組織架構,設立“智慧能源事業部”,加大下游光伏應用的投入,不斷擴大光伏電站開發建設規模,同步探索光伏應用場景的開發,包括BIPV、儲能等業務;設立“光伏新材事業部”,加強光伏輔材和設備的研發力量,包括單晶爐、石墨、碳碳材料、邊框等業務,為主產業鏈快速發展保障供應的同時,持續降低成本貢獻力量。智慧能源事業部,除了現有存量電站350MW,到年底將會有約700MW的在建電站項目陸續并網發電,持有的電站規模將超過1GW。光伏新材事業部與主產業鏈各環節匹配布局光伏材料與設備業務,目前主要產品有光伏拉晶設備、光伏熱場系統、光伏導電材料、光伏封裝材料等。二、問答環節1、國內有一些上下游公司,進入組件環節,有跨界擴產的情況出現,如何看待組件廠商后續競爭格局?光伏行業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新組件廠商進入是一種正常現象,在過去接近20年這個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是經常出現的,很多資本要進到組件環節或者是上下游恰恰說明這個行業是好的,而且發展快。對于晶澳來說,我們做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也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同時我們也會向行業內的優秀同行學習,最終目的是共同把光伏產業做得更好,為雙碳目標做貢獻。2、歐洲組件庫存比較高,下半年可能會出現去庫存的情況,價格可能會產生壓力,請管理層解釋一下目前的真實狀況。目前海關出口數據是比較好的,但到歐洲運輸周期是較長的,海上在途和庫存組件較高。進入9月份,安裝會有所改善,下游安裝需求在9-10月份會反彈,目前沒有看到特別大的風險點,庫存消耗沒有的問題。3、公司三季度的出貨目標?公司Q3的出貨目標在11GW左右。4、歐洲市場第四季度因放假的原因是傳統的淡季,今年歐洲的四季度的需求如何預測?我們預測今年歐洲是寒冬的可能性非常高,天然氣供應上會出現短缺,電力價格過高的情況,目前來看歐洲今年四季度會比往年需求好。5、海外組件價格趨勢?從三季度來看,交付價格是逐漸上升的。近期新簽分銷訂單價格有上升趨勢,大項目特別是遠期項目會與客戶存在商討過程。區域需求來看,國外還是要略強于國內,像一些傳統成熟市場需求比較旺盛,價格接受度相對較高。6、明年行業需求如何展望?明年公司的產能和出貨量的目標?目前從第三方數據看,在330GW到340GW左右。我們認為還存在向上修正的可能,預計在350-400GW之間可能性較大。希望我們的市場占有率保持穩步增長。7、公司在新技術路線如何選擇和判斷?目前Topcon是比較成熟的,公司研發投入大。同時,我們認為異質結在2-3年有大規模量產的可能性,公司的異質結中試線也已經投產,其他像鈣鈦礦、IBC等技術我們也一直有技術儲備。8、未來對N型產品產能規劃、占整體出貨的比例以及溢價情況。到2023年末規劃有27GW的n型電池產能,再結合具體投產時間節點、市場對新產品需求,初步預計n型組件占2023年出貨目標的1/3左右。n型產品較現有p型產品初步預期有1美分左右溢價,當然,成本也略高,盈利水平要看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9、公司二季度的毛利率略有下降是什么原因?公司毛利率二季度環比一季度是略有下降。主要有幾個方面原因:一是硅料價格上漲,二是隨著公司組件產能釋放,電池產能存在缺口,外購電池推高了成本,三是運費漲價問題,尤其是海外運費。但我們認為這些不利因素都是階段性的,會慢慢消除,硅料會回歸理性,公司新電池產能逐步釋放,減少電池外購比例,為降低成本貢獻力量。9、新特能源的硅料對公司的貢獻度有多少?公司與新特能源在內蒙合資建設10萬噸硅料產能,公司股份占比約9%,目前已經投運,未來會給我們帶來投資回報。另一方面,公司與新特能源的這種戰略合作,對于我們原材料的供應提供了更好的保障。10、海外一體化產能情況?海外產能目前以越南基地為主,海外最大的特點還是硅料和生產過程中的體外循環,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的供應鏈條件,今年的年底預期有4GW的一體化產能,明年會有一些增量,主要以提產增效方式。也在探索、論證除越南之外其他地區的擴充產能的方式。11、光伏新材事業部目前涉及哪些產品?占公司供應鏈比例?新材事業部產品主要包括單晶爐、石墨熱場、碳碳材料、漿料、邊框等,以自用為主。一方面是為公司供應體系做保障,另一方面是配合主產業鏈技術升級,做些輔助的研發工作。自產主要輔材占我們整個供應鏈的比例不超過20%。